雙墩漢墓

雙墩漢墓

雙墩漢墓,位於安徽六安市三十鋪鎮雙墩村境內,為並列兩座大墓,此外還有三座陪葬墓。在陪葬墓現場遺留中發現了盜掘器皿和工具,經過盜墓工具的分析證明車馬坑曾在唐代被盜。

基本信息

簡介

雙墩漢墓,位於安徽六安市三十鋪鎮雙墩村,這是安徽境內第一次發現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發現的古墓中全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構造

雙墩漢墓雙墩漢墓
發掘工作從2006年3月開始。10月,一號墓葬封土發掘結束,露出墓口。10月中旬發現木槨墓室和外藏室,並發現了“黃腸題湊”木結構,確定了墓主“王”的身份。銘文對應“六安王”劉慶。在出土的諸多精美隨葬物中,有銅器、玉器、漆器、木器等,而且不少漆木器貼有精美的金箔或銀箔質的飛禽走獸圖案,光潔溫潤。而最讓汪景輝驚喜的是,一些銅器上還有“共府”字樣的銘文。“這字樣正好與史書上記載的六安國第一代王‘六安王劉慶對應。”2008年六月安徽省文物部門首次對外宣布了蚌埠雙墩1號墓的初步考古發現。從墓葬的規模葬制看,該墓為春秋時代諸侯王級墓葬。在該墓中首次發現了五色顆粒混合土、白土墊層、填土構成的放射線遺蹟和土偶遺蹟,其圓形墓坑結構、墓底埋葬布局等在全國也屬罕見。目前,安徽省文物部門正在進一步發掘,以確定墓主身份並進行其他相關研究。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境內的蚌埠雙墩1號墓發掘獲得重大新發現,專家稱其是“從未見過的新文化現象和建築遺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