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描繪
這是明代詩人李溥登臨山西太原永祚寺雙塔後的抒懷。
三晉樓城俯首看,一聲長嘯倚欄桿。
振衣絕頂青雲濕,酌酒危峰白日寒。
矗矗蒼龍擎宇宙,綿綿紫氣發林巒。
我來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覺世界寬。
雙塔介紹
凌霄雙塔,高度分別54.76米和54.78米。古塔,最早起源於印度,是埋藏佛舍利的建築。公元一世紀,隨著佛教的傳入,佛塔建築進入中國。後來塔建築逐漸中國化,在明清之際大量出現與佛教無關,而取塔如筆狀、以改變文運為建塔目的的文峰塔。太原雙塔即是儒佛兩塔並峙,建塔原因及方位走向等又包含了道家思想,從雙塔的建築意蘊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儒釋道之和的中華和諧文化。
太原雙塔並非同時而建,首先建起的是“文峰塔”。北宋初平定北漢後,趙宋王朝為了鞏固其統治,火焚水淹了存在1500年的繁華大都市晉陽古城。982年,又新建了一座城市,這也是現今太原城的前身。百廢待興,自然人才凋零,後繼乏人。1599年,官僚學士們尋根究由,認為太原西北高於東南,“左痹不勝右”,所以“文明不開”、“其民摯悍”,因為“奎星”所處的方位地勢較低,必須在太原城東南一帶建造高塔,才能“開山川之形勝,創文運之興盛。”,於是集資興建了文峰塔。值得一提的是,建塔幾年後,17世紀傑出的學者、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傅山先生誕生了,而當年帶頭建塔的就是他的爺爺傅霖。
於1608年開建的宣文塔是一座佛塔。命名為“宣文塔”,是為了紀念明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皇太后李氏。據說,這位當年未得穆宗皇帝寵幸的妃子,曾拜妙峰祖師為師,並向他請教乞子求榮之法。妙峰祖師回答說:“造塔、建寺、修橋補路,能大興這三件善事,必有上天保佑。”李太后對此深信不疑,於是以做“功德”為名,拿出大量金錢資助造塔建寺。建造宣文塔的費用,也是李太后資助的。
雙塔兩塔一線指向東南方向。《禮記》中言:“天地溫厚之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此天地之盛德氣,此天地之仁氣也。”“氣”是道家思想的特徵,雙塔走向指向東南巽方,體現了古人興文運崇尚和祈求東南之氣,這也正是道家世界觀的反映。
1612年,宣文佛塔建成。今年恰是宣文佛塔建塔400周年,期望太原能藉此契機大力宣傳雙塔文化,不斷擴大太原雙塔的國際知名度。同時也歡迎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太原,登上雙塔,感受有著深厚底蘊的中華傳統文化,體驗“我來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覺世界寬”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