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垌

雙垌

雙垌,為廣東省信宜市思賀鎮的一個管理區,也稱桑垌,當地居民覺得雙垌更簡便易記,更易於書寫,且有好事成雙的風俗,所以雙垌的叫法更為人們認可。

簡介

雙垌地理坐標約是北緯22.51度,東經111.66度。處在雲霧山脈腳下,山峰連綿,風光綺麗,1月均溫14.3°C,7月均溫28.1°C。自然資源豐富,水資源特別豐富。野生動物品種有山豬、黃瓊、穿山甲、金錢龜等,尤其以鱷蜥數量占全球近一半稱著。雙垌還種植了大量的八角藥材,信宜市也因此有了國家“南藥”基地之一的稱呼。

雙垌距思賀鎮約12公里,由於轄區內有大片的經濟八角林,是思賀鎮重要的稅收來源,近年還受惠於“村村通公路”,已建成硬底化水泥路通往思賀鎮,交通已經十分便利,雙垌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良的生態環境,是雲浮、陽江、茂名三市交界點。雙垌有墩背,大寨,灣角,森木坑,牛坋寨,荷木坑,貫伍,垌油坪,朋田落,子京坑,梅子坑,上葵垌等自然村,雙垌的主要語言為白話和客家話,但雙垌白話和思賀話(粵語的一個小分支)有一點區別,居考究,雙垌白話為陽山話一個分支(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為何和千里外的陽山有共同的語言,這個可能與雙垌初期的居民為陽山遷徙過來有關,因陽山地處粵北,為古時中原人遷徙南方的必經之路。劉姓為雙垌第一大姓,其次為歐,謝,莫,陳,李等。

歷史

歷史上,雙垌一直是一個寧靜小山村,在解放前都只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相對比較封閉,也有一定數量的地主和富農,但貧農占絕大多數,土地改革時,地主和富農都因階級成份多數被打倒,農民翻身當家做主,但很多無辜的人都被無辜的牽連以致受迫致死,到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厲害,導致大部分的“階級成份不良”的人紛紛外出避難,但這部分人為成為改革開放後先富起來的人,成為以後建設家鄉的主力。

雙垌的第一間集體經濟實體為雙垌供銷社,為雙垌早期主要的消費品供應集體企業,現在雙垌居委會對面,而雙垌第一間私有化個體戶,為80年代末雙垌墩背村的劉傳勛在雙垌大隊旁開辦的日雜百貨商店(現位於雙垌供銷社旁),從此,雙垌的自由經濟開始慢慢發展起來。

位於雙垌大寨的劉氏宗祠建於清朝末年,主體建築坐北朝南,中央天池,前後兩座,為雙垌最古老建築。在文化大革命時間,建築受到了破壞,祠堂內的大多工藝、美術壁畫已蕩然無存。後經過局部修復,大門祠堂內現還有存精雕細刻和秀美壁畫。門檻是用石質雕成,構思巧妙,雕工細膩。劉氏祠集嶺南建築藝術之大成於一身,併兼有精湛的民間工藝藝術,堪稱一座古代建築工藝寶庫。

2007年,坐落在廣東省信宜市思賀鎮雙垌範圍內的茂名市林州頂自然保護區里,當地居民開始陸陸續續發現疑似野生鱷蜥的蹤跡,2008年經過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及多方研究人員的鑑定確是鱷蜥。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生活在北回歸線以南的鱷蜥,這一重大發現使鱷蜥的種群數量及分布圖被重新改寫。當地有關部門立刻著手展開救護工作。在已救護的250多隻鱷蜥中,還發現了約50隻鱷蜥“準媽媽”,因此該區域的鱷蜥數量還將有大幅增長。林洲頂的鱷蜥種群極可能是目前已知鱷蜥種群中數量最大的。單是林洲頂這一個地方的野生鱷蜥數量就可能有1000隻。這裡的發現,很可能使全世界的野外鱷蜥總數至少翻一倍,而且光是這裡的鱷蜥可能就要占世界鱷蜥總數的一半左右。作為唯一分布在熱帶的鱷蜥種群,林洲頂的鱷蜥與其他地區的鱷蜥相比可能會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具有極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林洲頂自然保護區目前正在建設一處約6000平方米的鱷蜥救護繁育基地,建成後這裡將是世界上最大的鱷蜥繁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