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台子河口自然保護區

雙台子河口自然保護區

雙台子河口自然保護區1985年建立,1987年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8年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0000公頃。1993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一、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遼寧省中部盤錦市西南,地處遼東灣遼河入海口處。
二、自然環境
保護區地貌為地勢低洼的退海平源和入海河口,除雙台子河外,區內還有繞陽河、大凌河、遼河、渾河、太河等十幾條河流的入海口,俗稱“九河下梢”。由於河水停滯和海水倒灌形成大面積的沼澤,其中大部分為蘆葦沼澤濕地(圖1)。沼澤平均水深20~30厘米,水的PH值為7.9~8.2。此區為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65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8.5℃。
圖1
雙台子河口區是淡水與鹹水互相侵淹和混合之地,是陸地水入海前的一個天然蓄水庫,大量的營養物質和懸浮物在此沉積,所以它既是營養物質供應之地,又是儲存庫,同時還有很強的泄洪與水淨化能力,這就為野生動物植物的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動物資源
保護區陸棲脊椎動物有225種,其中獸類20種、鳥類191種、爬行類10種、兩棲類4種。本區是鷺類、雁鴨類、鶴類、鷸類的重要繁殖地與遷徙驛站。每年經此遷飛、停歇的候鳥多達172種,數量在千萬隻以上,其中國家一級鳥類有丹頂鶴、白鸛、白鶴、黑鸛,二級有白枕鶴、灰鶴、大天鵝、白尾鷂等。
雙台子河口保護區不僅是水禽的重要繁殖地,也是珍禽丹頂鶴的自然繁殖地的最南端,還是珍禽黑嘴鷗在全球僅有的少數幾處繁殖地之一。
黑嘴鷗是中國特產鳥類,它們僅僅在中國東部沿海的河流入口處繁殖。雙台子河口自然保護區存在著最大的繁殖群,是目前最大的黑嘴鷗種群的繁殖地,黑嘴鷗每年3月底4月初,由南方越冬地來這裡。那時蘆葦沒有發芽,它們在葦田、沼澤和湖溝等地,尋覓小魚、小蝦。一個月以後,大地剛剛露出春色,一群群的黑嘴鷗到沿海灘地,在低矮而稀疏的鹼蓬中間營巢。它們的巢像是一隻淺淺的盤子,建築巢的材料主要是鹼蓬、白刺和蘆葦莖桿,每窩裡產卵3枚,第一枚卵產下來就開始孵化(圖2)。5月底6月初,黑嘴鷗幼雛破殼而出。出殼一天,便能離巢,雌雄鳥用小魚、小蝦、小蟹餵養他們。一個月後,能飛翔,秋後飛到江蘇、福建、香港等地越冬。
圖2
為保護珍禽黑嘴鷗的棲息繁殖地(圖3),保護區現已劃出5600公頃的面積,作為黑嘴鷗永久繁殖地。1993年在防潮堤外灘地上建築了一處1200平方米的人工島,讓它同周圍隔離開來,並且栽培鹼蓬,還做了假架,招引黑嘴鷗來此繁殖。結果,當年就有2對黑嘴鷗前來產卵、還有一對蠣鷸也產了卵,而且全部孵化成活。
圖3
四、植物資源
保護區有高等植物130多種,90%以上為喜濕或耐鹽植物。木本植物只有檉柳、柳、小葉楊、枸杞等15種。區內主要植被沼澤蘆葦群落及一些水生濕生植物香蒲、苔草等。此區無國家級保護植物。
雙台子河口的沼澤蘆葦群落84萬畝,在東北,盤錦是著名的“獻荒”,是世界最大的蘆葦群落,幾十萬畝的蘆葦海洋,大到無邊無沿,其景色的優美、獨特不難想像;其次是紅海灘;遼寧鹼蓬、灰鹼蓬,一受到海水浸泡,就變成紅色,漂亮極了。在蘆葦海和紅海灘上,生活著236種鳥類。特別是遷徙季節,鷗、鴨、雁類,一般的鳥群也有千隻左右,上萬隻的鳥群不少。
人們用“渤海金環上的明珠”來形容這塊寶地。

相關條目

自然保護區環境 環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