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原文
《孟子·公孫丑上》說:
“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捨之所養勇也,曰:‘視不勝猶勝也;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是畏三軍者也。舍豈能為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矣。’孟施捨似曾子,北宮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捨守約也。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捨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釋義
孟子是在與公孫丑討論關於勇氣的話題的時候,講出這番話的。據楊伯峻先生《孟子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版),這段話的大意是這樣的:
北宮黝(齊國的勇士)鍛鍊勇氣的方法是,肌膚被刺而不躲閃(“撓”是“退卻”的意思),眼睛被戳都不眨一眨。別人對他有一點點侵犯,在他看來,都像是在大庭廣眾下被鞭打一樣,不能忍受。對於侮辱,無論是來自卑賤的人,還是來自大國的君主,他一概不容忍。在他看來,刺殺一位大國的君主,跟刺殺一個穿粗布衣服的卑賤的人,沒有什麼兩樣。對於諸侯,他毫不懼怕(“嚴”是“畏懼”的意思),挨了罵就一定回擊。
孟施捨(無從考證,大概是另外一位古代勇士)培養勇氣的方法與此不同。他說:“我對待不能戰勝的敵人,跟對待足以戰勝的敵人一樣。如果先估計敵人的力量然後才敢前進,在確定能夠取勝的情況下才敢與敵人交鋒,這種人如果遇到數量眾多的敵軍一定會害怕。我怎么可能每戰必勝呢?只不過是能夠無所畏懼而已。”
孟施捨跟曾子(孔子的弟子)類似,北宮黝跟子夏(孔子的另一位弟子)類似。這兩個人的勇氣,誰更強一些,我也不知道,但是孟施捨的方法比較簡便。
從前,曾子對子襄說:“你希望能勇敢嗎?我曾從孔子那裡聽到關於大勇的:如果反躬自省,覺得正義不在我這一邊,那么,即使對方是一個卑賤的人,我也不會去恐嚇他。如果反躬自省,覺得正義的確在我這一邊,那么,對方縱然有千軍萬馬,我也會勇往直前。”
孟施捨的方法是保持一種無所畏懼的氣勢,曾子則把勇氣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上。這樣看來,曾子的方法更加簡便一些。
解析
文中最難解的,其實是“縮”和“惴”這兩個字。
關於“縮”字,《禮記•檀弓》曰:“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孔穎達《正義》云:“縮,直也。”也就是說,古語中“縮”和“衡”是相對的,縮就是“直”,衡就是“橫”。《禮記》里那句話的意思是:古代的帽子,縫兒是直的;現在的帽子,縫兒是橫的。這樣看來,“縮”字有“直”的意思,在孟子的話里,可以解釋為“理直”,也就是“正義”的意思。
至於“惴”字,在此可以用古漢語中的“使動用法”來解釋。惴,本來的意思是害怕,在此的意思是“使……害怕”,也就是“恐嚇”的意思。
勇氣從何而來?
人怎樣才能變得勇敢呢?
細究起來,孟子實際上給出了三種途徑:
一是養“習”,就是北宮黝的方法。刺皮膚,戳眼睛,睚眥必報,都是些行為訓練的方法。這種訓練做得多了,成為習慣了,人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勇敢的表現。
二是養“氣”,就是孟施捨的方法。表面上看,這個方法跟北宮黝的方法差不多,都是無論對手強弱,都不懼怕,但實際上,孟施捨的著眼點在於形成一種“無畏”的氣質,不像北宮黝那樣停留在行為的層面上,因此顯得略高一籌。
三是明“志”,就是曾子的方法。曾子引用孔子的說法,認為真正的勇氣建立在正義之上。經過理性的思考,確認真理和正義在自己這一邊,人才會有真正的“大勇”。這就比孟施捨的方法更高一層了。
眾所周知,孟子是主張“養浩然之氣”的,其實,在孟子看來,“志”比“氣”更具根本性。“志”是人的思想意志,“氣”是意氣或者情感力量。思想意志是意氣情感的主帥,意氣情感是充盈身體的力量,思想意志到了哪裡,意氣情感就在哪裡表現出來。所以孟子又說: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勿暴其氣。”
可見,在孟子的思想中,“雖千萬人吾往矣”,並不是在描繪一種任俠的霸氣,而是建立在理性和道義基礎上的大勇。這種勇氣,跟李敖先生那種特立獨行、百無禁忌,或者《天龍八部》里獨闖聚賢莊的喬峰大俠那種快意恩仇、視死如歸,是有本質區別的。
勇氣是什麼呢?
不是好勇鬥狠,而是無所畏懼。
勇氣從哪裡來呢?
不是“殺人練膽”,而是站在正義一邊。
站在正義一邊的人,是道義上的強者,所以——
雖千萬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