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他在芝加哥大學接受教育,初期興趣在化學,不久轉到心理學,1914 年在該校博士畢業,1917 年方被授予博士學位。1915-1917 年間任明尼蘇達大學講師,1916 年同海倫(Helen Rich)結婚。獲得博士學位後,1917-1920 年受聘於芝加哥大學任講師,1920 年應聘於印第安納大學任心理學助理教授,1921 年為副教授,1923 年升任心理學教授,他在那裡一直工作到 1959 年退休,退休後為該校名譽教授。退休後他仍繼續工作,1962-1964 年分別任紐約大學和馬里蘭大學的訪問教授,他也經常出席各類專業演講,從 1974 年開始,他還經常赴墨西哥參加各類研討會。
個人成就
坎特提出了稱之為“行為主義間”的系統心理學。這種心理學和傳統的行為主義都否認精神或精神活動,而贊成客觀方法。他對行為主義間心理學的第一次陳述出現在他的兩卷本《心理學原理》中。認為心理的內容由有機體和刺激物的相互作用構成,反應的有機體和刺激物是同樣重要的。這種相互作用構成一系列行為環節,並且是有機體行為間歷史的一種功能,也是構成相互作用發生的背景即環境因素的作用。坎特還提出,相互作用的發生必須依賴於接觸媒介。例如,在沒有光的情況下要察覺一個視學物體是不可能的。坎特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具有其自身內容的科學,不應被認為是生物學的分支,儘管生物學因素可能參與心理學的相互作用。根據這種範例結構,坎特解釋了心理活動,例如感覺、情感、學習、記憶,以及各種各樣的含蓄行為。
與心理學史家
坎特還是一位心理學史家。他的兩卷本《心理學的科學發展》是心理學史領域的重要著作之一。他還著有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科學哲學、心理學邏輯和語言學方面的著作。
主要著作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924-26; 1926;
An Objective Psychology of Grammar; 1936;
Psychology and Logic; 1950;
The Logic of Modern Science; 1953;
Interbehavioral Psychology; 1959;
Scientific Evolution of Psychology; 1969;
The Aim and Progress of Psychology and Other Sciences; 1971;
The Science of Psychology : An Interbehavioral Survey; (with N. W. Smith) 1975;
Psychological Linguistics; 1977;
Cultural Psychology; 1982;
Tragedy and the Event Continuum; 1983
Psychological Comments and Queries;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