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司病

雅司病是由雅司螺鏇體引起的慢性接觸性傳染病。病原為雅司螺鏇體,亦稱纖細螺鏇體,形態似梅毒螺鏇體,體長10~13μm,螺鏇緊密,能活潑運動,在體外不能生長,於特殊培養基中能存活數日而不能增殖。能在~70℃乾冰低溫存毒力多年。

基本信息

病因

為病人,青少年多見,系接觸傳染,雅司螺鏇體由外傷處侵入人體而感染,並非由性交傳染而非性病。本病流行於中非、南美、東南亞一些熱帶地區,偶也見於溫帶,我國原無此病,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流行於江蘇北部淮陰一帶及其鄰近地區。解放後經大力防治,加上民眾生活改善,衛生狀況改善,本病在60年代中期即已基本消滅。

臨床表現

本病發展分三期。

1.第一期母雅司期

感染後潛伏期約為2~3周,在潛伏期病人感頭痛、倦怠及發熱,在螺鏇體入侵處出現丘疹,漸增大為結節,上覆有厚薄不一的深褐色痂,常單個,如楊莓大,質硬如橡皮,間有擴大或增殖成圓形或環形小片肉芽腫,或潰破形成邊緣微高的淺潰瘍,上覆厚痂,直徑可達3~4cm,有癢或痛感,稱母雅司,在其周圍可出現一些同樣但較小的損害,呈衛星狀,上可結痂,除痂後表面似楊莓狀。本期損害膿液中有大量螺鏇體。母雅司多見於面和四肢暴露部位,尤以下肢為多,病程慢性,數月後癒合遺留萎縮瘢痕。可發生骨膜炎,特別在兒童。

2.第二期雅司疹期

發生於母雅司出現1~3月後,此時有些病例母雅司尚未癒合,常伴有畏寒、發熱、納差和全身酸痛等。皮疹主要有兩型,一種為玉米至黃豆大小結節型,呈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覆以乾燥灰色薄痂,較密但疏散而對稱分布全身,以軀幹和四肢為多。另一種為楊莓大結節型,上覆黃色或深褐色厚痂,除痂後表面似楊莓狀,有少許滲液或出血,質硬如橡皮,有壓痛。數目僅10餘個至數10個,主要分布於頭部和四肢外側,軀幹少許,兩型損害去痂後的漿膿性分泌物內含大量螺鏇體。第二期雅司經數周或數月後損害可消退不留痕跡,或發生色素沉著。二期雅司局部淋巴結腫脹,但不化膿。 二期復發雅司疹,在第二期雅司疹癒合後,也有二期復發雅司疹,也有兩型:一種似上述的大結節型,但常反覆出現新疹,使有些病例整個背部散發新結節及不同時期的老結節和瘢痕,二三十個混雜排列,病期達二三十年不愈。另一種為不同時期的大小不一的片狀損害,每片約10餘個黃豆大或更大的膿皰瘡樣損害,有的密集成群,有的排列成環,有的已愈,有的剛發,可同時見到3~5片。醫學教育網

3.第三期潰瘍結節性壞死期

發生在感染後5~6年,損害為結節,數個或10餘個,排列成片,環形,多環狀或匐形性,潰破後形成潰瘍,具鑿緣,不甚規則、見於臂、腿部屈側,覆有少許漿液和厚痂,愈後留下萎縮性或肥厚性瘢痕,其下長骨常同時受累及,產生骨膜炎,骨質疏鬆,甚至腔隙形成。上齶穿孔或鼻骨破壞者也偶有所見,病程慢性,可數年不愈。

診斷

病前有與病人密切接觸史,或流行區居住史,具典型皮疹,診斷不難,一、二期損害可查螺鏇體,發病1~2月後血清VDRL或USR有助於診斷。

鑑別診斷

本病需與梅毒鑑別,前者有冶遊史和性病史,損害的分布與形態和本病不同,可予區別。

治療

採用苄星青黴素G,240萬u肌肉1次注射,10歲以下兒童注射120萬u,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氯黴素或四環素,500mg,每日4次,共2周,兒童劑量酌減。療程視病情而定,原發或繼發損害的早期,一般為4~6月,而繼發損害的後期,則需6~12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