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開闢
隴關道初稱隴坂道,是沿渭水北側西去,循汧水過隴州,翻越陡峻的隴坂,通往“西陲”的一條谷道。也稱絲綢之路南道。西漢建隴關後,後世習稱隴關道。漢武帝通使西域後,成為長安通往西域的主幹驛路之一,至唐代達於極盛。宋、元、明、清時期,主幹驛路地位為邠州·蕭關道所取代。
隴坂道的開闢與秦人的活動緊密相聯。秦人的祖先最初活動於東方[105],和夏、商王朝有著密切的關係。秦人的不少首領,在殷商時為殷王的大臣[106]。而殷商的外服範圍,“其西界達渭水之中游”[107]。秦人首領中濡曾率一部分秦人替殷商奴隸主保衛西方的邊陲[108]。西周滅殷後,因秦人參與反周叛亂,被周人趕往西陲,約在今甘肅東南部一帶。秦人西去,途經隴坂。至周孝王時,由於秦人首領非子善於養馬,被召至汧渭之間,負責給周孝王養馬,並封為“附庸”,且準許在汧渭之間建築城邑。這時,隴山東、西側的秦人,靠隴坂道互相通往聯繫。
周宣王三年(前825),秦仲奉周宣王之命伐西戎,六年(前822)死於爭戰中。之後,秦仲之長子莊公昆弟5人又奉周宣王之命領兵7000與西戎作戰,取得勝利,莊公因之被封為“西垂大夫”。周幽王五年(前777)秦襄公即位,將其都城遷於汧邑,節節向東逼近。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幽王被戎、狄圍攻,秦襄公曾派兵救助。周幽王死後,秦襄公又曾派兵參加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陽,因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並賜“岐以西之地”。從此,建立了秦國。後經長期與戎、狄爭戰,先在平陽、後在雍城建都。至秦穆公時,伐西戎得勝,“開地千里,遂霸西戎”[109]。秦的統治地域,西達甘肅中部以至更遠的地方,隴坂道遂成為雍都通往西戎故地的交通幹道。
隴坂道穿越隴山。隴山位於陝、甘兩省交界處,呈南北走向,海拔約2400米。隴山東西兩側氣候迥異,隴山以西土地廣闊,居住著眾多遊牧部族,周秦時期即與建都於關中的王朝有密切往來,但所經的隴坂道並未闢為驛路。秦及西漢初期,蹌隴山經由“回中道”。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第一次西巡,“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110]。回中宮約在今隴縣西北,即由今寧夏固原縣經甘肅平涼市、華亭縣南下回歸鹹陽。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出巡北地郡,“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111]。漢之回中道,約為由今隴縣西北向,循峽口河谷地而行,經甘肅華亭縣達於平涼市,即秦始皇過回中宮的道路。回中道雖可徑至北地郡,但去天水郡、隴西郡繞道迂迴很多,不如經隴坂西去捷近。因此,隴坂道得以闢為驛幹道。
漢王朝出於安全考慮,於隴坂置大震關,以控制東西交通往來。《通典·隴州淠源縣》記:“隴山,一曰隴坻,漢隴關。王莽命右關將王福曰:汧隴之阻,西當戎狄。今(唐)名大震關,在縣西。”王莽時設“四關將軍”,隴關為其一,是關中西側的禁止。隴關所控制的谷道稱隴關道。
歷代運用
漢唐時期,隴關道多用於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也有階段性的軍事行動。
漢武帝為征伐匈奴,通使西域,在軍事行動之後,即設定軍事、行政機構和校尉管理屯田,並築亭障,設驛站。“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把戍守、屯墾、驛道三者結為一體。戍守可保證驛路安全,屯墾可解決驛站供應,總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展疆拓土的成果。西漢京都長安,距西域萬里之遙,且路經峻岭、戈壁灘、大沙漠或沼淖草地,“險阻危害,不可勝言”[112],運輸極為困難。西域商販、使者東來長安的引誘物則主要販運絲綢等體積小、分量輕、價值昂貴的物品。《漢書·西域傳》記:“漢使臣嘗以財物賄賂西域各國,而西域各國亦貪漢財物,絲絹之類嘗居奇以為交易之媒介物。”甚至西域各國的使臣,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時,兼負採購絲綢的任務。特別是漢朝政府實行驛站免費供應食宿辦法,對“商胡販客”更具有吸引力,故由西域東來的商販,“日款於塞下”[113]。有些西域商人,冒充貢使奉獻,以享受沿途驛站免費供應食宿。漢政府為了博取“萬國來朝”的虛名,亦不加過問。漢政府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於道。諸使外國一輩大者數百,少者百餘人……漢率一歲中使多者十餘,少者五六輩,遠者八九歲,近者數歲而返”[114]。自此以後,“絲綢之路”上的使團、商隊絡繹不絕。
東漢初年,為平隗囂叛亂,來歙曾由番須口向西開闢一條道路,“徑至略陽”(漢略陽縣治所在今甘肅秦安縣東北隴城鎮),稱“略陽道”。平定隗囂後,來歙向光武帝建議:“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財谷,則其眾可集。”“帝然之。於是大轉糧運”,“詔於汧(縣)積穀六萬斛,驢四百頭負馱”[115]。
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隴關道曾是一些高僧傳經、取經之路,東漢明帝時,天竺國高僧伽葉摩騰與竺法蘭,曾隨漢使經隴關道到達中原,在洛陽白馬寺譯經。三國時,穎川人高僧朱士行,第一個結隊經隴關道到西域求經。東晉時,65歲的高僧法顯,同行9人,於鹹康五年(339)從長安出發,度隴坂,過苑川、南涼到達印度。北魏孝明帝初年,洛陽崇立寺和尚宋雲和惠生,也從長安出發,遠行萬里,到天竺取經,攜回經典170部。唐太宗貞觀元年(627),玄奘從長安出發,經隴關、蘭州去西天取經,返回時亦經由隴關道。
唐代,隴關道亦為唐與吐蕃王聯姻之路。貞觀十五年(641),文成公主與吐蕃王贊普松贊乾布聯姻;景龍二年(708),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她們西去時均經行隴關道。
隴關道的繁盛在唐代達於頂峰,沿途館驛、逆旅密布,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驛驢客乘,周全地為行人服務。唐代絲綢之路的繁盛,對沿途經濟的發展影響很大。無論是全國統一時期或分裂割據時期,沿途的地方政府或獨立政權,都從抽稅中增加了收入。唐末李茂貞據鳳翔自立,財力枯竭,靠隴關道與隴西和西域貿易,緩解了財政危機。隴右地區亦受益匪淺。《資治通鑑》記:天寶十二年(753),“是時中國強盛,自安遠門(開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
宋代的隴關道位於“秦風路”境內。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開始,“轉運使(設)於秦州,提點刑獄設於鳳翔府置司”[116]。不久,又以鳳翔府作為“秦鳳路”首府[117]。隴關道像一條神經中樞,連線著秦州和鳳翔府。南宋初年,宋與金兵“富平之戰”失敗後,金兵越過六盤山攻下順德軍,包圍秦州,切斷隴關道。
北宋初年,隴關道為宋與羌人“茶馬互市”之路。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王韶開闢河湟,上言:“西人(羌人)頗以善馬至邊,所嗜唯茶,乏茶與市。”於是,北宋政府於熙寧七年(1074)派李杞、范宗閔入蜀,盡榷蜀茶運至陝西邊境與西羌博馬。元豐年間(1078~1085),於四川成都府和秦鳳路設四川、陝西2茶馬司,於秦鳳、熙河置互市榷場6個。當時川陝等驛路忙於轉運茶葉,以換取馬匹。番馬輸宋,宋初每年約5000餘匹;天聖中(1023~1032)至3萬餘匹;建炎二年(1128)約2萬餘匹;乾道初(1165)減為9000匹。
元、明、清時期,陝西、甘肅間的大驛路固定在長安、邠州、涇州、平涼一線,隴關道成為一般通道,為隴州、秦州間的捷徑。
路線經地與館驛設定
漢代的長安·隴關道是由長安雍門西出,過西渭橋,經槐里、邰城、雍縣至汧陽,西行50餘里進隴坂東口,在山谷中又行50餘里至關山上的馬鹿鎮,再西北行20里至閻家店,閻家店是分岔路口,西北經隴城縣、略陽縣至天水郡,再西,達隴西郡狄道縣;由閻家店西南行,穿越60餘里峽谷,經清水、上邽、冀縣亦達隴西郡[118]。隴西郡又西,經河西四郡,達於西域。 唐代長安,從西市出開遠門人驛路。《南部新書·己》記載:“平時開遠門外立堠,謂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戍人不為萬里之行。”而宮使西去,均由長安朱雀街都亭驛出發,西北行經開遠門西至臨皋驛。由臨皋驛西行,經三橋過鹹陽橋至鹹陽縣望賢驛(《長安志》記為陶化驛)。望賢驛又西,中經溫泉驛約50里至始平縣,郭下置槐里驛。唐中宗景龍二年(708),金城公主出嫁吐番,中宗送至於此,因之改名金城縣,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又改名興平。 由槐里驛西去,20里至馬嵬店,置馬嵬驛。唐玄宗賜楊貴妃死於此。馬嵬驛又西,經望苑驛至武功縣。 由武功縣西去,中經杏林古驛[119],70里至扶風縣,杏林古驛當為扶風縣驛或扶風縣境內的一個驛站。又西,30里至龍尾驛。再西,20里至岐山縣,置石豬驛。 岐山西50里,中經橫水(驛)至鳳翔府治所雍縣,府有館驛。向西微北行,70里至汧陽縣,當置驛。由汧陽循、汧水河谷西北行,80里至隴州治所汧源縣。隴州置有館驛。《新唐書·史憲忠傳》記:“(遷)隴州刺史,增亭障,徙客館於(州城)外,戎諜無所伺。”《太平廣記》“姚康成條”記:“太原掌書記姚康成奉使之汧隴,會節使交代,入蕃使回,郵館填咽。”由此可見隴關道為唐中葉以後通吐蕃要道[120]。 隴州又西約三四十里至安戎關,依山臨水,《唐會要·關市》記為大中六年(852)三月隴州防禦使薛逵新置關城。《新唐書·地理志》記,隴州汧源縣“西有安戎關,在隴山、本大震關,大中六年防禦使薛逵徙築更名”。 大震關又西50里至小隴山分水嶺,有分水驛。《元和郡縣誌》記:“小隴山一名隴坻,又名分水嶺。……隴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東人西役,到此瞻望,莫不悲思。”又西南行,中經弓川寨至清水縣。清水縣東南又有安夷關道,經南由縣至鳳翔、寶雞,此為北魏以來隴山南端又一交通孔道。 清水縣再西行,經秦州、涼州達於西域。涼州東南行經秦州、隴關至長安的驛路為“絲綢之路”南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