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的生命

隱喻的修辭學研究第一節 隱喻的詩學研究第一節 隱喻的語言學研究第一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7月1日) 叢書名: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學術文庫 平裝: 272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32 ISBN: 7301068433

內容簡介

《隱喻的生命》試圖為當代隱喻研究開闢新的視角、思路與研究領域。首先,本書儘可能全面地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西隱喻研究資料,並在此基礎上發掘本土的傳統資源;其次,本書界定了隱喻研究的歷史分期、領域以及類型;第三,本書以“美”與“真”的衝突也和解為中軸,遵循歷史與精神同步發展的規律,匯通中西方隱喻研究成果,分別從修辭學、詩學、語言哲學以及認識論一存在論哲學四維入手,初步建立了一個互動的隱喻理論體系;第四,對隱喻的轉換生成特性進行了全方們的考察,從而證明隱喻是不斷轉換生成的有機存在,而人類的語言、文學、認知乃至生命本身都具有轉換生成的隱喻特性。

作者簡介

張沛,1974年生於太原,1995年本科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1998年碩士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2001年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2001-2003年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詩學、經典簡釋,近年來於《北京大學學報》、《國外文學》、《中國比較文學》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並翻譯有費正清著《中國:傳統與變遷》、克萊斯·瑞恩著《異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白壁德著《文學與美國的大學》以及塔亞納著《常識中的理性》。

目錄

序言
引言
體例說明
第一章 轉換生成:隱喻的生存形態
第一節 隱喻界說
第二節 隱喻的生存環境
第三節 隱喻的生存形態
第四節 轉換生成:隱喻的工作機制
第五節 隱喻的存在理由
結語:隱喻是轉換生成的“三”
第二章 隱喻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西方隱喻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一)古代希臘羅馬時期(修辭學——詩學時期)
(二)中世紀至文藝復興(過渡與準備時期)
(三)16至19世紀(詩學——語言學時期)
(四)20世紀上半葉(語言哲學——人類學時期)
(五)20世紀下半葉(認知研究——多元研究時期)
結語:轉換生成的西方隱喻研究
第二節 中國隱喻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一)先秦:草創總成時期
(二)秦一漢:轉型時期
(三)漢魏六朝:祖述與反拔的繁榮時期
(四)隋——唐:承前啟後的過渡時期
(五)唐——宋:飛躍繁榮時期
(六)金——元:潛育時期
(七)明——清:繁榮與危機並存時期
(八)清末民初——20世紀:挑戰與回應時期
結語
第三章 隱喻的修辭學研究
第一節 隱喻的修辭學譜系研究
第二節 隱喻的親切和功能
第三節 春秋筆法與顯白書寫:隱喻的政治修辭學研究
第四節 隱喻:認知的修辭,修辭地認知
第四章 隱喻的詩學研究
第一節 隱喻的詩學譜系研究
第二節 想像:“美”與“真”的隱喻生產力
第三節 仿真之境:文學文本的隱喻生存形態
第五章 隱喻的語言學研究
第一節 隱喻:人與言的和解者
第二節 飛越意義之塹:“本義”與“隱喻義”的永恆追逐
第三節 隱喻的詩篇銜合功能
第六章 隱喻的哲學研究
第一節 隱喻思維
第二節 比較:作為認知基本方法的隱喻
第三節 轉換生成:隱喻的生命形態
第四節 混沌的瞬間澄時:轉換生成的生命隱喻
參考書目
人名術語中西文對照
論著後記
出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