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增長模型中的政策與風險研究

隨機增長模型中的政策與風險研究

《隨機增長模型中的政策與風險研究》是王雪標著述、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一本經濟類圖書。本書擴展了連續時間增長模型,在存在資本控制(資本不完全流動)、兩種消費品(可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的條件下,給出了國際巨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分析的框架。此模型是具有隨機生產函式、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隨機增長模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擴展了Turnovsky(2000)連續時間增長模型,在存在資本控制(資本不完全流動)、兩種消費品(可貿易品和非貿易品)的條件下,給出了國際巨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分析的框架。此模型是具有隨機生產函式、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隨機增長模型。經濟中的代理人選擇消費水平,在風險資本和風險債務之間分配財富,最大化期望效用。本書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在存在資本控制(資本不完全流動)的條件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影響,並比較了其水平(均值)變化的影響與相關風險(方差)變化的影響;外國價格波動對本國經濟的影響;本國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如何影響巨觀經濟;產出風險如何影響經濟;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如何影響通貨膨脹率、預期貶值率及投資水平;政府支出水平、稅收及其波動的效應如何。

目錄

1 導言與概論

1.1 隨機增長模型與巨觀經濟

1.2 開發中國家的一些典型化事實

2 連續時間隨機微積分與Ito引理

2.1 Brownian運動

2.2 隨機微分方程

2.3 Ito引理

2.4 微分的生成元

2.5 隨機控制與隨機的貝爾曼方程

3 發展中經濟的隨機均衡

3.1 價格和資產收益

3.2 消費者的最最佳化

3.3 政府政策

3.4 稅收調整的確定

3.5 資產組合份額與隨機增長率

3.6 價格指數的確定

3.7 隨機調整與均衡

3.8 儲備水平的確定

4 資本流動性與政策有效性

4.1 均衡性質

4.2 國內利率變化效應

4.3 國內政策和政策不確定性的效應

4.4 貨幣需求與貨幣替代

4.5 Tobin效應、Fisher效應

5 波動和增長

5.1 研究背景

5.2 隨機小型開放經濟的一個校準模型

5.3 均衡的數值分析

6 發展中經濟的穩定化政策與非貿易品

6.1 購買力平價、實際利率差與非貿易品

6.2 匯率穩定政策

6.3 匯率、經常項目與產出

6.4 實際匯率

6.5 出口不穩定性與增長

7 稅收政策與增長

7.1 研究背景

7.2 隨機增長模型

7.3巨觀經濟均衡

7.4 稅收融資的效應

7.5 實證分析

8 金融市場中的相關問題

8.1 引言

8.2 外匯風險溢價

8.3股票溢價之謎

8.4 資本資產定價關係

8.5 利率期限結構

8.6 項目價值的風險調整法

附錄

附錄A

附錄B

參考文獻

書摘

1導言與概論

1.1 隨機增長模型與巨觀經濟

近些年來,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巨觀經濟與金融的波動性日顯突出。這要求我們在不同的風險環境中,更進一步地理解風險,在不同的風險條件下,理解現實巨觀經濟中各重要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

理性代理人和均衡方法是我們熟悉的確定性巨觀經濟模型方法。目前,巨觀經濟理論還不能完全具備處理一般均衡中的風險問題。這是由於大多數巨觀經濟理論是在確定性假設下討論的,隨機模型使用得相對很少。因此,在巨觀經濟理論中引入不確定性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例如,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盛行理性預期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在基於有關變數的均值(一階矩)的假設下,研究較複雜的隨機系統。但這個方法不能說明巨觀經濟運行的平均水平和伴隨的風險(高階矩)之問的聯繫。

近來,總量經濟學家已經意識到需要發展描述風險和經濟之間關係的更好的模型,並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巨觀經濟模型中Tobin給出的q理論提供了一個聯繫組合行為與公司的投資、供給選擇之間關係的簡捷路徑。

Black,F.和M.Scholes(1973),Merton(1973)發展了連續時間模型,給出了期權定價和資本資產定價公式。由Merton開創的資產組合理論給出的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已成為金融理論的基石,並在金融理論中起到了關鍵作用。Merton(1990)的專著中,收集了大量的原創性論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