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厥
厥是一個漢字,讀作jué,本意是指憋氣發力,採石於崖,引申義是盡全力、憋氣發力、突然喘不過氣來而昏倒。該文字在《說文》和《山海經·海外北經》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相關詞語 字源演變 -
氣厥病
厥多因邪所致,病性偏實,以昏厥為主症,脫之病因病性為髒氣衰絕,精血亡脫,以面白、氣微、脈絕等為主要表現。 厥病與脫病可以兼併存在,厥、脫且為辨證基本內容...
概述 相關搜尋 參考資料 -
厥論
厥論,文章出自《黃帝內經》。
概述 原文 注釋 譯文 -
厥逆
厥逆,中醫病症病機名。此病症包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四肢逆冷(手冷可過肘,足冷可過膝)而能復甦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以及因氣機失常,氣逆上沖所致的其他疾病。
沿革 含義 -
厥病
厥病:厥頭痛,中醫疾病。
出處與篇名解 題解 文章 -
屍厥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狀如昏死,患者呼吸微弱,脈象極細,或毫不應指,故乍看似死,須認真診察和及時搶救。 可見於某些氣體如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 腦震盪等病。...
病症 脈象 療法 相關記載 併發症 -
少陽厥
少陽厥,六經厥之一。
概述 相關介紹 -
肢厥
1溫病熱厥證治《條辨》載:“厥者,盡也。
-
氣厥論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風瘧,發作時是汗出怕風,可刺三陽經背部的俞穴出血。 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
出處 本篇要點 原文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