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安江

陽安江

陽安江(1945年8月-- )漢族,湖南漵浦人,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8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畢業(同濟大學管理工程專業),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高級政工師。曾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北京市經委黨組書記、主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06年1月當選為北京市政協主席。2011年1月因年齡已到任職界限,不再擔任北京市政協主席,3月增補為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65.09—1970.08,華東化工學院(今華東理工大學)有機工業系橡膠加工專業學習。

1970.08—1985.01,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勝利化工廠實驗室技術員;宣傳科副科長,科長。

1985.01—1988.06,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橡膠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其間:1986—1987年在北京市委黨校第二期大中型企業黨委書記研究班在職學習)。

1988.06—1990.05,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兼黨委辦公室主任。

1990.05—1992.1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黨委副書記。

1992.10—1995.09,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其間:1989.01—1995.08 在同濟大學管理工程專業研究生在職學習)。1995.09—1996.01,北京市經濟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陽安江 陽安江

1996.01—1996.07,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經濟委員會主任。

1996.07—1997.12,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997.12—1998.01,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

1998.01—1998.02,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市總工會黨組書記。

1998.02—2002.05,北京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

2002.05—2006.01,北京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市總工會主席。

2006.01—2011.01,北京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2011.01—北京市政協主席。

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央紀委委員。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2011年2月增補為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隆重開幕

賈同軍攝 賈同軍攝

14日15時,政協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近700名市政協委員肩負著全市人民的重託聚集一堂,共商首都發展大計。

市政協主席陽安江出席大會並作政協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仝廣成到會祝賀。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市政協黨組書記王安順出席。

市政協副主席沈寶昌主持大會,並宣布大會開幕。市政協副主席唐曉青、陳平、趙文芝、熊大新、傅惠民、葛劍平、王永慶、馬大龍、蔡國雄、黎曉宏和市政協秘書長閆仲秋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曾擔任過市級領導職務的老同志白介夫、李其炎、王大明、陳廣文、於均波、程世峨出席大會並在主席台就座。

陽安江受政協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他說,2010年,是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攻堅克難、團結奮進的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並向新的目標闊步前進的一年。過去的一年裡,市政協常委會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緊緊團結和依靠各界委員,開拓履職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出色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一年來,共召開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秘書長會議、議政會等例會29次,形成常委會建議案6項、主席會議建議案3項,提出提案1427件,組織開展調查研究、視察考察、座談研討、情況通報等各類履職活動660餘次,出席委員達12800多人次。各界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履職熱情,面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把握重點,聚焦難點,建言於決策之前,助力於執行之中,為推進首都科學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陽安江指出,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首都科學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的一年裡,市政協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共北京市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關注科技創新,更加關注民生改善,更加關注社會建設,更加關注環境保護,更加關注文化發展,更加關注城市管理,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做出新貢獻。

陽安江指出,首都新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偉大征程已經起航,人民政協肩負的使命更加重大。我們要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積極探索政協工作的特點與規律,創造性地履行好政協職能。要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不斷開創首都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為實現北京“十二五”規劃所確定的各項任務,為建設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而努力奮鬥。

市政協副主席黎曉宏受政協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向大會報告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他說,2010年,參加市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和各界政協委員,共提出提案1427件。其中,黨派提案18件,團體提案8件,專委會提案5件,界別提案6件,委員提案1390件。這些意見建議充分體現了各界委員反映民意、為民履職、求真務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出席大會開幕式並在主席台就座的還有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負責人蔡赴朝、吉林、葉青純、呂錫文、李士祥、梁偉、趙鳳桐、鄭傳福、趙鳳山、馬振川、劉曉晨、吳世雄、柳紀綱、李昭玲、劉敬民、苟仲文、丁向陽、程紅、夏占義。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池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慕平,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唐龍、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農工黨北京市委主委於文明,以及陳仲頤、陳大白、王之泰、靳晉、李伯康、沈仁道、萬嗣銓、錢易、黃以雲、韓汝琦、朱相遠、滿運來、王長連、張和平、杜審微、李建華也在主席台就座。(記者徐飛鵬 周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