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紹基

陸紹基

高級警官陸紹基(1902—1953年),字慕衡,民國警界防空專家、高級警官。 1926—1933年,任上海警察局分局局長。 1933—1938年,任漢口警察局第四分局局長等職。

民國警界防空專家 高級警官


陸紹基(1902—1953年),字慕衡,民國警界防空專家、高級警官。1902年出身於浙江湖州長興縣和平鎮環橋村一個農戶之家,父親陸祥榮(梅春),當出家中田地和舉債,助其完成學業,1924年畢業於北洋政府內務部警官高等學校。該校即後來中央警官學校之前身,又稱北京警官高等學校,為北洋政府培養現代高級警務人才之最高學府,也是當時國內唯一 一所高等警察教育機構,成立於1917年,校址在北京東直門內北新橋。1924—1926年,陸紹基於哈爾濱警察局工作。1926—1933年,任上海警察局分局局長。1933—1938年,任漢口警察局第四分局局長等職。1943年,任交通部招商局總務處主持處務副處長。1945年9月,至南京參與接受日偽警務系統,後任首都警察廳國民身份證登記處處長等職。1947—1948年任首都警察廳南京中區警察局局長,1948年底辭去警職,1953年病逝於南京。
1932年上海一 · 二八抗戰期間,陸紹基在上海警察局負責戰時防空工作,以保證後方安全,配合第十九路軍、第五軍抗擊日軍進攻,取得許多寶貴的戰時防空實踐經驗。之後,陸紹基認識到,在將來終將爆發的中日戰爭中,戰時防空之重要性。並開始蒐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法、德、意、蘇等國在防空制度、法規、組織建設和開展專業業務等方面之資料,歸納總結其在防空實戰中之經驗教訓。抗戰前夕和戰爭初期,武漢舉行數次大規模防空演習,以及1938年夏秋之際抗擊日軍之武漢會戰中,陸紹基均為漢口警察局防空負責人之一,是當時警界著名防空專家,並參與當時軍事委員會防空處和武漢防空司令部之防空建設工作,以保證戰時後方安全,協助戰區部隊更有效地抵禦日軍進攻。
陸紹基認為,戰時防空分積極防空和消極防空兩個方面,前者又稱軍事防空,職責由軍隊承擔,後者在歐洲各國系民間團體負責,雖然當時國民政府也學習歐洲經驗,於各地成立了防護團,以備戰時用於消極防空,然結合當時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國民素養等實際狀況,他認為這些防護團在實戰防空中,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結合自己在一 · 二八淞滬戰役中之防空實踐、歷次防空演習和多年警務工作經驗,他意識到,必須依靠並充分發揮各地警務系統在戰時防空中重要作用,建議國民政府在警察系統內以各地警務人員為主體,成立防空警察部隊,下設消防、防毒、救護、交通管制、燈火管制、警備等十二分支,平時加強防空訓練,以日常警務工作為主,戰時則投入至實戰防空中,使警察兼具警務和防空雙重職責。
1937年陸紹基於漢口警察局任上,積自己多年之防空實踐經驗、和研究警察在戰時防空中作用之成果,著成《防空警察》一書,為當年《戰時常識叢書》之一,分二十四章,近200頁,詳細論述防空警察之緣起、意義、組織、機關、地位、目的、權利、義務、責任、教育、法規、宣傳、消防、防毒、救護、交通管制、避難管理、燈火管制、工務、警備、警報、配給、設計、演習等,後有附錄和重要參考書一覽表,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商務印書館發行。為國內警界最早、也是迄今唯一 一部防空警察學專業著作,對抗戰時期我國防空和警察防空工作之建設,起了積極推進作用。陸紹基於書中第一次提出“防空警察”新概念,倡議建立防空警察部隊,均為國際首次提出,是防空警察理論首倡者,受到各國防空界和警界重視,譽為中國防空警察學第一人,對現代防空理論體系之建設也產生一定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