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陸其國
陸其國是我的朋友,我們認識有七八個年頭了。
然而,和陸其國接觸後很快便為他那充滿陽光的心靈所吸引,他的坦誠,他的睿智和博學讓我感動。而且,他居然還很謙和,於是,便試圖走進他的世界。 有點小小的“另類”
陸其國在一周歲半時就因小兒麻痹症落下了左腿終生殘疾。小其國在家庭里是備受寵愛的。充滿陽光的家庭生活也造就了他陽光的性格。不過,陸其國有些小小的“另類”。
因為殘疾,1954年出生的陸其國沒有上山下鄉,而是幸運地留在了上海,進入上海機電設備公司,在財務科當出納。公司在漢口路上,隔著一條弄堂就是福州路,一有空必溜到舊書店淘書。他當時的工資是17.84元,交給母親10元,5元作飯錢。剩下2.84,作為零用。這些錢他全部用在了買書上。有時,為了買書,就省下中午一頓飯錢。以後,加了工資,他買書就買得更加起勁了。母親見他不存錢,還經常為了買書不吃飯著急了,說:“買那么多書乾什麼,你是要討老婆的,還不快攢些錢。”陸其國笑笑,依舊我行我素。
工作兩三年後,科長見他帳做得不錯,就對他說:“小陸,我想培養你做總帳。”這可是個晉升的好機會。沒想到,陸其國卻回答道:“師傅,我志不在此,我喜歡看書寫文章,早晚是要離開這個崗位的。”
陸其國每天的出納工作,最多五個小時就做完了,餘下的時間他就看書。按照規定,上班看書是要扣獎金的。可是他實在不想浪費時間,乾脆說:“要扣獎金就扣吧!”大概是因為工作好,人緣也不錯,單位居然默許了他上班看書。
因為殘疾,喜歡讀書的陸其國被毫不留情地擋在了大學門外,當時全國還沒有一所高校有就讀的殘疾大學生,這讓陽光的陸其國感到前所未有的沮喪。不過,這並沒有使他對自己喪失信心。他只是更加努力地悶頭看書創作。
1982年,是陸其國的幸運年。就在這一年,他創作的小說處女作《母親》在《文匯報》“筆會”發表,後來又被選入上海國中語文課本。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如願以償地成為電大的學生,圓了大學夢。
讀電大使陸其國一直以來從單位到家的“兩點一線”生活衍生為三點一線,這新增加出來的一點,對陸其國而言是一道全新的風景線。在單調的工作之餘,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推開算盤,跨上腳踏車,去電大讀書。當時他就讀的電大在靠近橫浜橋的虹口區第二工人俱樂部,從單位或是從家到那裡,騎車要40分鐘.可他卻覺得輕鬆且愜意。
三年電大的最後一年,陸其國創作的短篇小說《我的同齡人》獲《文學報》“命題文學”徵文一等獎.後被《小說月報》雜誌轉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學之窗”節目配樂廣播,上海電視台還作了採訪報導。
1985年,陸其國以優異的成績從電大畢業,成為電視大學中文專業的首屆畢業生。畢業後,他從企業財務科調到經理辦公室擔任文員,並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他的中短篇小說相繼在《萌芽》、《上海小說》、《星火》、《雨花》等刊物發表。同時,還在多家報刊開設了個人專欄。1989年,當《上海擋案》雜誌需要招聘一名記者、編輯時,他憑藉一紙電大文憑和自己歷年來發表的作品,被錄用了。1992年,他被借到上海電視台,編輯《上海電視》雜誌,兩年後,電視台打算把他留下來,可是,陸其國卻婉言拒絕了這個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單位,堅持回到了《上海檔案》雜誌社.讓人又一次領教了他的小小“另類”。
筆觸轉入歷史文化
陸其國對歷史文化有著近於痴迷的興趣,電大最後一學年,開設了中國近代史課程,陸其國對這門課程情有獨鍾。這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他名列全班第一。到了《上海檔案》雜誌,他的近代歷史知識,有了更廣闊的施展舞台。我猜想,這也許便是他當初之所以選擇離開電視台回到檔案雜誌的潛在原因吧。
在新千年前夕,我國出版界迎來了一個大盛事,那就是人們翹首以盼的《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出版了。陸其國想,如果能採訪一下偉人在這部中國歷史巨著中究竟作了怎樣的點評,出版社在整理出版這部巨著時,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以及這部巨著出版後,在國內外引起怎樣的反響,是有很大現實意義的。為此,他獨自赴北京進行了艱辛的採訪。回滬後,寫出了中篇報告文學《千秋史韻》,發表在《電視.電影.文學》雜誌上。很快就被《文匯報》摘錄刊登,《新民晚報》也作了介紹。不久,他又成功采寫了《一個捨身斗權奸的鐵骨諫臣----對“明代楊繼盛遺書檔案文獻”的一種解讀》。
數十年來,陸其國悠遊在他所鍾情的歷史文化之中,孜孜不倦地買書讀書寫書。他買書注重史料性和知識性,他的書房裡珍藏著許多孤本和善本,那都是他辛辛苦苦淘來的,自然彌足珍貴。這些書拓寬了他的視野,也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他不拿筆頭不讀書,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除了新聞,他基本上不看別的電視,每天晚上是他雷打不動的讀書時間。讀的大部份是歷史,如《清史》、《民國史》、《清代史料筆記》等,為的是積累知識,以形成自己系統獨立的思緒。
在進入新千年後,陸其國開始將筆觸轉入歷史文化,主要從事歷史報告文學的創作。至今已出版了《畸形的繁榮----租界時期的上海》、《風起大漠----敦煌紀事》、《千年不敗----中山陵紀事》等三部長篇歷史報告文學,以及歷史作品集《老上海迷人風情》和《解密檔案》,並在《文匯報》“筆會”發表了一系列歷史文化隨筆.他說自己寫作追求內涵和境界。對自己出版的書不求暢銷,但願長銷。
著名作家王小鷹對陸其國的作品有這樣一段評價,她說:“陸其國所從事的歷史報告文學創作於當今文壇來說,因之缺少而顯得彌足珍貴。作者創作態度嚴謹,作品具有較高的文學與學術價值。”
2002年,陸其國榮膺“上海市自強模範”稱號,並在這一年,應香港展能藝術會的邀請,赴香港作文學講座。
他讓別人忘記他的殘疾
陸其國表面的謙和掩藏不住骨子裡的孤傲,這個我從第一眼就看出來了。所以,他行人處世有時候會有些另類,而這,也正是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為人低調的陸其國不喜歡應酬,不喜歡奉承阿諛,更不喜歡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他與人為善,好思考卻不好辯。“不給別人添麻煩,得幫人處且幫人”是他的為人準則。由於編輯部是一個集採訪、編輯、通聯、發行等多項工作為一體的組合,為了寫出好稿,陸其國經常深入全市各處採訪,其採訪的頻率甚至超過了健全人;只要力所能及,他大事小事都乾,而且都能幹好,甚至騎著腳踏車馱運材料,編輯部的同志幾乎都已忘記了他是一個殘疾人。
伴隨陸其國的那輛腳踏車已有十幾個年頭了,早就銹跡斑斑。不少人對他說:“你好歹也是個作家了,騎著這么難看的腳踏車,會有失身價的。”陸其國笑笑,說:“身價只是個附加物,人不是靠品牌支撐的。我的這輛‘老坦克’騎著安全、踏實。”
突然想起陸其國家牆上掛著的一幅王元化送給他的字,上面寫著:“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趕時髦,也不迴避危險。錄胡適句,書贈陸其國同志,2004年,清園”我想這該是對陸其國的最高也是最為確切的評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