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經穴別名。見《普濟方》。即陷谷。
布有足背內側皮神經和足背靜脈網。主治腹痛脹滿,腸鳴泄痢,面目浮腫,目赤痛,疝氣,足背腫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位置
【標準定位】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二、三跖趾關節後方,二、三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短伸肌、第二跖骨間隙。皮薄,由腓淺神經分布。皮下布有皮神經及足背靜脈網。足背深筋膜薄,但很堅韌,其形成的足背韌帶的表面有足背(動脈)網, 由跗外側動脈、弓形動脈的分支和腓動脈的穿支等吻合而成。此網並借跖背動脈的穿支與足底動脈吻合。針經上述結構以後,在趾長伸肌腱第二、三趾骨的肌腱之間,穿經趾短伸肌至第二跖骨間隙內的骨間肌。以上諸肌均由腓深神經支配。
【特異性】五輸穴之輸穴,五行屬木。【功用】清熱解表, 和胃行水, 理氣止痛。
【主治病症】
1.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腸炎;
2.運動系統疾病:下肢癱瘓,足扭傷;
3.其它:腎炎,結膜炎,胸膜炎。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3~0.5寸;
2.或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脹,可擴散到足背。
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