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邑制概念
漢長安城的陵邑制擔負著“強本弱枝”和“防禦匈奴”兩大任務,歷來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巨大作用。
起源於漢高祖分布在渭河南北岸,不僅是陵墓更是7個城市區域的副中心,其組織周邊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大片富戶遷至此,使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相當於今天中等城市的規模
五陵原位於鹹陽市北部,西起興平市,東到高陵縣,北接涇陽縣,南達渭河北岸,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13.5公里,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因其原高土厚,地勢開闊,自然風光絕佳,被歷代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成為皇家陵墓區。這些皇陵平地鑿穴起家,沿鄭國渠走向一字排開,氣勢磅礴,高大雄偉,十分壯觀。
和唐代及以後的“因山為陵”不同,漢陵多是 “平地為冢”,形成“覆斗式”的規範形制,封土底部和頂部呈平面方形,一般高度在46-66.5米,底邊長240-260米。寬60-85米,氣勢磅礴、高大雄偉,象徵著墓主的高貴和尊嚴。在帝王陵周圍,一般都有陪葬墓,據對漢景帝陽陵進行考古發現,陪葬墓園內已經探明的大中小型墓葬就有5000多座。
五陵(邑)
在這些陵墓中,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個陵均設邑建縣,故名“五陵邑”。 為什麼要設定陵邑制?
這主要是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有關係。漢高祖九年(前198年),劉邦接受了郎中劉敬的建議,將關東地區的2000名大官、富人及豪傑及其家眷大量遷徒關中,伺奉長陵,並在陵園附近修建長陵縣邑,供遷徒者居住。以後,漢惠帝劉盈在修建安陵、漢景帝劉啟在修建陽陵、漢武帝劉徹在修建茂陵、漢昭帝劉弗陵在修建平陵之時,也都競相效仿,相繼在陵園附近修造安陵邑、陽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後來皇帝又不斷遷貴族於此, “五陵”便成為富豪聚居的地方。因此,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叫“ 五陵少年”。所謂:“五陵年少今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西漢建立以後,將國都由鹹陽遷至渭河以南的長安城中,但五陵原因為與長安隔水相望,並擔負著“強本弱枝”和防禦匈奴的兩大任務,因此仍發揮著政治和軍事中心的巨大作用。至隋唐,這種作用並末稍減,許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鬥爭多發生在這裡。
其他
起源於漢高祖分布在渭河南北岸,不僅是陵墓更是7個城市區域的副中心,其組織周邊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大片富戶遷至此,使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相當於今天中等城市的規模。
五陵原位於鹹陽市北部,西起興平市,東到高陵縣,北接涇陽縣,南達渭河北岸,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13.5公里,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因其原高土厚,地勢開闊,自然風光絕佳,被歷代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成為皇家陵墓區。這些皇陵平地鑿穴起家,沿鄭國渠走向一字排開,氣勢磅礴,高大雄偉,十分壯觀。
和唐代及以後的“因山為陵”不同, 漢陵多是 “平地為冢”,形成“覆斗式”的規範形制,封土底部和頂部呈平面方形,一般高度在46~66.5米,底邊長240~260米。寬60~85米,氣勢磅礴、高大雄偉,象徵著墓主的高貴和尊嚴。在帝王陵周圍,一般都有陪葬墓,據對漢景帝陽陵進行考古發現,陪葬墓園內已經探明的大中小型墓葬就有5000多座。
由於西漢政府曾多次大規模向這裡實行徙民活動,故又使這裡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人文地理區域,無論是對我國古代哲學、史學,還是文學藝術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促進和繁榮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做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朽貢獻。
首先,這裡是先秦諸子百家的匯集地。春秋戰國是我國經濟和政治制度發生劇烈變革的動盪時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的興盛局面。這些持不同觀點的思想家們為尋找和爭取握有政治權力的眾多諸侯,頻繁地開展遊說活動,藉以擴大他們的政治影響,企圖建立自己所設計的政治模式。地處五陵原東部的秦都鹹陽也就成了諸子百家的遊說中心。這極大地促進了秦國哲學思想的發展,而且也推動了秦國社會變革的順利進行。
其次,五陵原是今、古經學的發祥地。經學是西漢初年興起的一個新的儒家學派。由於它是專門解釋和闡發儒家經典的學問,故有經學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