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韜

陳龍韜(1876—1964),原名賡韶,字仲皋,同盟會員、孫中山侍從官。廣東高州大坡鎮圩隊村人(原為和福坪村)。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陳龍韜 陳龍韜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入兩廣高等實業學校攻讀,結識朱執信,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秋畢業回鄉。中華民國成立後赴穗,後被派回高州收編民軍游勇。民國三年(1914),與海康楊學伸在遂溪組軍參加討龍濟光活動。民國七年(1918)奉孫中山之命,赴漳州協助粵軍援閩。次年,受粵軍第一師鄧鏗密派返穗,從事驅逐桂系軍閥的秘密工作。民國十年4月,陳龍韜隨侍孫中山於總統府,兼任偵輯處主任。同年10月到次年4月,隨侍孫中山輾轉於桂林、梧州、韶關等地,督師北伐。民國十一年6月,陳炯明叛變,陳龍韜參與火力掩護,護送孫中山脫險。翌年,孫中山揮師討伐陳炯明,陳龍韜隨孫中山赴前線視察、督戰。民國十三年(1924)6月16日,陳龍韜出席孫大總統蒙難紀念會,榮獲宋慶齡親授金質獎章。孫中山為北上和談,派陳先北上探路,10月隨孫大總統北上,途經上海、香港抵天津。12月底,孫中山扶病入京,命陳龍韜返穗。孫中山逝世後,反感蔣介石而辭請不就。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寇陷廣州,陳攜眷流亡澳門、越南等地。民國三十年(1941)折返合浦廉州定居,以行醫和當文書雇員為業。1957年受聘為廣東文史館任職,仍居合浦。1961年10月,應邀赴穗出席辛亥革命50周年紀念大會,榮獲中央人民政府辛亥革命紀念獎章。1964年病逝。

經歷

陳龍韜原名陳賡韶,字仲皋,1876年出生於廣東茂名的一個農耕家庭。小時候就跟隨叔父到廣州讀書。14歲那年,陳龍韜得了腸胃病,遍請醫家均無明顯效果。而當時孫中山先生在廣州穗城雙門底(今廣州北京南路)開設了一間西醫,名曰孫逸仙醫務所。陳龍韜的叔叔得好友介紹,便帶陳龍韜到逸仙醫務所就醫。由於孫中山先生氏對貧民就醫經常贈藥相助贈醫,所以很有名氣,求診者極多,有時更是門庭若市。雖然診務繁忙,但孫中山先生海是熱情應診,認真診斷,詳細講明服藥時間與藥量。陳龍韜在孫中山先生的醫治下,很快就解除了腸胃之痛。同時,對身穿長衫馬褂的“孫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下令“停科舉以廣學校”,宣布廢除科舉。陳龍韜聽從叔父的安排,改學中醫,這使的他有機會再次接觸孫中山先生,並當面向孫中山先生請教。有一次,他向孫中山先生請教中、西醫的優劣之別,孫中山先生告訴他:“中、西醫各有千秋,但看學醫者是否精益求精,你既學習中醫,只須去關心自己的中醫知識學得精不精,而不必去關心孰優孰劣。”孫中山先生還贈給他西醫的參考書及多種進步新書,使他在學醫的同時,也開始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後來,孫中山東渡日本開展革命工作。陳龍韜留在廣州繼續讀書,但仍與孫中山先生保持著通信聯繫。1909年,孫中山授命黃克強在廣州設立革命機關,並函薦陳龍韜與黃克強見面。黃克強不時的派他利用來往港澳經商作掩護,購運槍械。
此間,陳龍韜經常利用星期天到朱執信(朱執信1885年生,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1905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任評議部議員兼書記。1906年,奉孫中山之命回國。先後在廣東高等學堂、法政學堂、方言學堂任教員。1910年在廣東順德一帶發動軍民回響廣州新軍起義。1911年4月27日,朱執信參加著名的黃花崗起義,在激戰中負傷而到香港休養。同年,在武昌起義中,其負責策動民軍會攻廣州。廣州獨立後,出任廣東都督府總參議。1912年4月,袁世凱篡權,朱執信隨孫中山參加“二次革命”。1915年加入中華革命黨。負責起草《建國方略》。1920年9月21日,被桂系軍閥殺害於廣東虎門,時年35歲)的家中聽革命的道理,深受感染,於是改名為陳龍韜,並加入了革命組織。
1912年陳龍韜由凌霄(凌霄,欽州人,1925年曾任合浦縣縣長)介紹,參加了黃明堂的軍隊,當時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號召南方各省組團支援北伐。陳龍韜受命潛赴陽春一帶策動起事,幾天時間便策動了七百人槍集結,準備屆時起義回響北伐。誰知行蹤泄露。被地方土豪劣紳以其“通匪謀反”的罪名向官府舉報並通緝陳龍韜。更惡毒的是,官府還以陳龍韜是聚眾叛亂首要人物為由,放火燒了陳龍韜的家。陳龍韜無家可歸後,更加堅定了革命的信心。
1914年,陳龍韜參加了朱執信任總司令的廣東革命軍第四軍,開始了職業軍人的生捱。同年,奉命到遂溪、海康做清軍的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清軍統領騎義回響討伐龍光濟。1918年,陳龍韜奉孫中山先生之命,赴漳州為粵軍入閩做前期地下策應工作。1919年,陳龍韜又奉孫中山先生之命,秘密潛返廣州開展地下工作。1920年,孫中山回到廣州,國會召開非常會議推舉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陳龍韜先生被任命為總統府侍從兼總統府偵緝室主任。1921年,陳龍韜隨孫中山返粵途中,至韶關時遭遇廣州商團叛變,孫中山當即命陳龍韜參加肅清叛匪的戰鬥。同年六月,陳炯明率叛軍攻總統府,孫中山由四名衛士保護上船脫險,陳龍韜與總統府參軍、侍從副官等三十多人殿後掩護,總統府則由薛岳率全營死守。此役戰況激烈,史稱觀音山戰役。
1924年元旦,孫中山先生為了獎賞1922年6月16日觀音山粵秀樓抗敵有功衛士,在大元帥府舉行盛大的頒獎儀式,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親自主持,孫中山先生對全帥府官兵衛士訓話,由秘書記錄,訓話完畢,開始頒發功牌(即獎章)每個受獎衛士鬚髮金質圓型功牌一枚,由宋慶齡親手將功牌掛在每個人的胸前表示祝賀。受獎的有衛士隊長姚觀順,侍衛副官馬湘、黃惠龍、陳暄,偵緝員陳龍韜連同衛士共62人。
1924年6月16日,陳龍韜出席孫大總統蒙難紀念會,榮獲宋慶齡親授金質獎章。隨即,孫中山為北上和談,派陳龍韜先行北上探路,陳出色地完成了使命。10月,隨孫大總統北上,途經上海、香港抵天津。12月底,孫中山扶病入京。不久,為了及時了解廣州方面的情況,孫中山命陳龍韜返穗。陳龍韜回廣州後,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不幸在京病逝世。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專為觀音山戰役的有功者決議給予永久恩餉,每月十五元大洋,陳龍韜是其中之一,成為民國功臣。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國民黨內部四分五裂,勾心鬥角,幫派爭鬥日甚。陳龍韜因反感蔣介石的所作所為,堅持辭去本身所兼各職,稱病不出,與夫人蘇雪卿靠每月恩餉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倒也輕鬆閒適。
但是好景不長,1934年後,蔣介石國民政府中斷了“永久恩餉”的發放,集中財力去“剿共”,實行“先安內後攘外”的不抵抗政策,招致日寇長驅直入。1938年日寇攻占廣州,陳龍韜攜妻室子女愴惶逃難,流亡澳門、越南等地。經過兩年多的轉輾移徙,於1941折返合浦,在廉州鎮水洞口2l號定居,以行醫和當文書雇員為業。一個功勳卓著,享受國民政府“終身思餉”,獲孫中山親頒,宋慶齡手授“革命有功金章”的民國功臣,就這樣被蔣介石政府視如敝屐,淪為難民流落他鄉。陳龍韜先生能急流勇退,甘守清貧,潔身自好,也不願與蔣、汪之輩同流合污以圖富貴,其志可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