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1914—2008),安徽省霍邱縣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四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少共霍丘縣委秘書,紅二十七軍第十三團政治處,紅二十八軍第八十二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紅二十五軍政治部文印科科長,紅十五軍團政治部文印科科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黨務科副科長,秘書處副處長,黨務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上級幹部科政治處主任,太行陸軍中學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書處處長,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中原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二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軍政治委員,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政治委員,第二炮兵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委員。2008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經歷
陳鶴橋1914年8月出生於安徽省霍邱縣曹家廟火燒樓村一個佃戶家庭。
青少年時代,他自覺接受進步思想,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霍邱縣農民協會,並擔任青年分會負責人。
1931年參加了霍邱縣四區農民武裝暴動,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擔任七鄉團支部書記、四區區委宣傳委員等職。
1932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時期
土地革命時期,歷任二十七軍第七十九師第三團第二營書記、團政治處宣傳隊隊長,紅二十八軍第八十二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紅二十五軍政治部文印科科長,紅十五軍團政治部文印科科長等職。先後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四、五次反“圍剿”和著名的長征。到達陝北後,參加了勞山、直羅鎮、東征、西征等重要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陳鶴橋同志歷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員、校部秘書、政治部黨務副科長,抗大總校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政治部黨務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上級幹部科政治處主任,太行陸軍中學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書處處長,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等職,兩次參加太行區反“掃蕩”鬥爭,為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和贏得抗日戰爭勝利貢獻了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中原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二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等職,參加了魯西南戰役、進軍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西南戰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鶴橋同志任西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政治幹部管理部部長,並擔任軍區黨委常委、軍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為軍區政治建設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1954年5月,他擔任陸軍第十四軍政治委員。1957年4月到1958年9月,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1960年5月,他擔任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為保衛邊疆、建設邊疆作出了重要貢獻。1965年8月,他擔任軍委通信兵部政治委員。文革期間,他始終堅持真理,堅持黨性,在遭受殘酷政治迫害的情況下,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同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功績
1975年5月,陳鶴橋同志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員。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軍委的指示要求,堅持黨隊軍隊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十分重視部隊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認真抓好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積極探索政治工作特點規律,總結提出並組織部隊廣泛開展具有二炮特色的“愛二炮做主人,愛陣地做貢獻,愛本職創最佳”的“三愛”教育。堅持把教育訓練擺在戰略位置,著眼全面提高部隊戰鬥力,大力加強軍事訓練和和技術研究。堅持任人唯賢和幹部路線和德才兼備的原則,重視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為二炮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奠定了基礎。他為戰略飛彈部隊建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為發展與我國大國地位相適應的戰略核武裝力量,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2年11月退出第二炮兵領導崗位後,他一如既往地關心黨和國家大事,關心軍隊特別是戰略飛彈部隊建設,關心革命老區的經濟建設,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為黨和人民做出了許多有益工作。
榮譽
陳鶴橋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主席團成員,第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委員。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並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逝世
第二炮兵原政治委員陳鶴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胡錦濤、江澤民、李源潮、徐才厚、郭伯雄、劉華清、梁光烈等,分別以不同方式,對陳鶴橋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其親屬表示慰問。
評價
陳鶴橋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陳鶴橋同志始終隊黨、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對人民軍隊無限熱愛,對革命事業矢志不渝,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獻給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獻給了軍隊現代化建設事業。他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無產階級黨性,一生追求真理,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決信賴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
他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表現了共產黨員的崇高信仰和不懈追求。他長期從事軍隊政治工作、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積累了豐富的領導工作經驗,具有很強的組織領導能力。
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襟懷坦白,光明磊落,顧全大局,嚴於律己,對同志真誠熱情,善於團結共事。他不居功,不諉過,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很強的人格凝聚力。他艱苦樸素,廉潔奉公,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家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始終保持了紅軍老戰士的崇高風範和質樸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