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城

1979年3月,他調縣文化館工作,參加國家藝術科研重點項目的“十大音樂志書集成”(鶴峰部分)的蒐集工作。 1981年3月,他調任走馬坪文化館副館長,在任期間籌辦了走馬公社業餘柳子戲劇團。 2001年初,他與同仁編著的民族研究叢書《鶴峰儺願戲》、《鶴峰柳子戲》獲得省州民族學會頒發的優秀著作一等獎。

他自幼愛好音樂藝術,吹、拉、彈、唱樣樣在行。讀高中時被選拔進縣人民劇團(南劇團)。1964年初他參與創作並獨自音樂設計的大型現代南劇《奪陣》赴省調演獲綜合三等獎,其改革的南劇音樂受到專家和同仁的充分肯定。1979年3月,他調縣文化館工作,參加國家藝術科研重點項目的“十大音樂志書集成”(鶴峰部分)的蒐集工作。在民歌收集中,他擔任3人小組長,在3個月時間內,行程2千多公里遍及全縣各鄉鎮,採訪民間歌手90餘人,藝人30餘人,相關對象100餘人,收集整理民歌300餘首,在此基礎上主持編輯了《鶴峰民歌》(第一集),其中《恩施地區民歌集》、《湖北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國各民族民歌選集》(五線譜本)分別選用141首、69首、27首和2首。後他受聘擔任《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湖北卷》編委,分擔恩施、宜昌、鄖陽等地區的曲種編審,並獨立完成了鶴峰《滿堂音》和《走馬漁鼓》的編寫,為《中國戲曲音樂集成·湖北卷》中撰寫了《儺戲》、《柳子戲》,在《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湖北卷》上與他人合撰了《丈鼓舞》和《走馬花鼓燈》。他的工作受到省文化廳、省民宗委、省文聯、省音協和編輯部表彰,被授予“優秀編輯”稱號,獲得湖北省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編纂成果一等獎。
1981年3月,他調任走馬坪文化館副館長,在任期間籌辦了走馬公社業餘柳子戲劇團。在創作柳子戲節目中,鑒於柳子戲的主腔“正宮調”情調低沉,板式單一,不適宜表現歡快熱烈的情緒,他從傳統諷刺喜劇《三拜花堂》中挑選《大比之年赴考場》一段唱詞嘗試創作,在保留原腔骨架的基礎上,借鑑南劇慢、中、快、散的板式,採用現代技法綜合構思,使其既不失原有風格,又具有時代氣息和浪漫色彩,他還將幾個劇本的重點角色、重點場面、序曲、間奏、尾聲音樂全面翻新,為顧及新老觀眾的不同情趣,採取新老唱腔並用,相互穿插結合的辦法,力使傳統戲向現代戲和歌舞過渡。1982年3月劇團招收演員12名,8月1日首演《三拜花堂》一舉成功。在全縣業餘文藝會演中,演出的節目《御河橋》獲得“演出一等獎”,12名演員人人獲獎,他的音樂創作也獲一等獎,劇團名聲大振。
1983年5月,走馬公社業餘柳子戲劇團作為湖北省代表隊,參加全國“烏蘭牧騎式演出隊”國慶文藝會演。和全體創作人員創作編排了風俗舞蹈《頌達》民間舞蹈《板凳龍》《碧血丹心》表演唱《月夜情歌》及柳子戲表演唱《大比之年赴考場》等節目。赴京會演中,獲得文化部和國家民委頒發的“先進集體獎”,風俗舞蹈《頌達》和民間舞蹈《板凳龍》雙獲“優秀節目獎”。1984年3月,他奉命率團赴州於4月5日晚向胡耀幫總書記一行進行匯報演出。
近40年的文藝生涯中,在博採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創作歌曲50餘首,戲曲200餘首,其中《月夜情歌》、《請到土家喝碗茶》於2002年12月分別在全州獲創作金獎和銀獎。他還為《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辭典》撰寫詞條10餘首,發表論文10餘篇。他撰寫的《鄂西儺戲考察報告》於1999年3月獲湖北省1993—1996年民眾文化科研成果優秀成果獎。2001年初,他與同仁編著的民族研究叢書《鶴峰儺願戲》、《鶴峰柳子戲》獲得省州民族學會頒發的優秀著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