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統三年(1911年)起,在家鄉讀書。民國10~16年(1921~1927年)在南京金陵大學求學,畢業後先後在江蘇、廈門、天津、上海等地教書。八一三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民國26年(1937年)12月從上海轉到武漢參加抗日宣傳活動。民國27年(1938年)l月參加了回鄉服務隊,到浙江省遂昌縣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劉英直接領導下,從事地下黨的宣傳和統戰工作,曾擔任國民黨《浙江日報》總編輯。因叛徒告密被國民黨當局傳訊後逃至上海。民國35年(1946年)1月進《文匯報》任副總主筆,同年冬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36年(1947年)5月24日,《文匯報》被國民黨政府勒令停刊後,先後參與《評論報》、《文萃》等雜誌的編輯出版工作。這些刊物被迫停刊後,與姚溱、艾寒松受命組織中國共產黨地下上海市委員會宣傳委員會;此後不久,任中共地下上海市委文委書記。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擔任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管會秘書長,同年9月至1952年2月任《解放日報》副社長。1952年3月至翌年3月任上海市文教委員會秘書長,1953年3月至1957年6月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1957年7月到1966年6月任《文匯報》副社長兼總編輯。1978年夏秋之交,陳虞孫在姜椿芳邀請和推薦下,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並負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工作,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社長。在此期間,陳虞孫還兼任過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新聞出版處副處長,上海市新聞出版印刷工會主席,上海市文史館第一屆至第六屆副館長,上海市對外文化協會副秘書長,《文匯報》顧問、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等。
陳虞孫還是一位出色的雜文家。幾十年來,他在報刊上發表了不少優秀新聞作品。主要著作有《訪港散記》、《陳虞孫雜文隨筆選》。1994年1月8日逝世。
相關詞條
-
虞姓
虞姓,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人口約三十八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左右。
歷史發展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虞山鎮
虞山鎮隸屬江蘇省常熟市,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常熟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虞山鎮歷史可追溯至唐武德七年(624年)。2004年5月26日,原虞山鎮、大義...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人口民族 經濟 -
陳希虞
民國2年(1913年),他在成都應董修武約請,執教於共和大學,為革命培養幹部,積極參加反袁(世凱)鬥爭。 民國22年(1933年),他執教華西大學時,被...
人物簡介 生平事跡 酷愛書法 晚年生活 陳希虞獎學金 -
虞詡
虞詡(?—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陳國武平縣(今鹿邑武平)人 。東漢時期名將。最初被太尉張禹召為郎中,歷任朝歌縣長、懷縣令,平定朝歌叛亂。任武都太...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後世地位 史籍記載 -
孫姓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 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
姓氏淵源 各支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 家譜文獻 -
陳[姓氏]
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 在中國,陳姓是大姓,七千萬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潁川...
歷史發展 遷徙分布 姓氏文化 家譜文獻 姓氏名望 -
陳姓
陳姓,根據戶籍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陳姓為中國第五大姓。陳姓源於周初封在陳國的舜帝後裔胡公滿。陳姓在我國眾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來說,...
歷史發展 遷徙分布 姓氏文化 家譜文獻 姓氏名望 -
陳省生
陳姓的代表人物。
概述 詳細 -
《陳·虞居士》
《陳·虞居士》是 唐 代詩人 孫元晏 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