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符隆

民國16年入學讀書,22年考進合浦三中(今南康中學)。 此後,他以教書為掩護,在南康地區開展黨的工作,先後擔任黨支部書記, 36年秋被黨組織派到桂中南地區工作,他改名林夏。

陳符隆(1916―1949),又名林夏,南康鎮粟山村人。民國16年入學讀書,22年考進合浦三中(今南康中學)。期間,曾組織“毅社”讀書會,閱讀進步書刊,積極參加革命宣傳活動。25年國中畢業後,先後到雷田、石頭埠等國小任教。抗日戰爭爆發後,組織年齡較大的學生成立“抗日先鋒隊”,進行抗日救國宣傳,發動學生參加南康地區民眾反對漢奸運米資敵運動。 2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他以教書為掩護,在南康地區開展黨的工作,先後擔任黨支部書記, 廉北區委委員和南康地區黨組織特派員。34年2月,根據上級指示,陳符隆組織和領導了南康武裝起義,接著組建南康抗日游擊隊,開赴白石水同合浦各地起義部隊匯合。部隊整編後,擔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二支隊司令部政工隊長,並隨二支隊轉戰高雷。抗戰勝利後,他率領南康連返回南康一帶活動,為重建武裝根據地作出了貢獻。36年秋被黨組織派到桂中南地區工作,他改名林夏。儘管鬥爭環境十分艱苦,足跡仍遍及橫縣、永淳、賓陽、貴縣、武宣、來賓等地,曾先後擔任賓陽特支副書記,永淳縣領導小組組長、桂中南
地區工委委員、 組織部長等職。38年7月22日,他帶領的警衛隊和政工人員30多人,在永淳縣田察村的弄槐屯被敵包圍,他指揮部隊掩護民眾安全撤離,然後憑藉堅固房屋作工事抗擊敵人,激戰一天,最後為掩護戰友突圍,不幸中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