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醫生
1984年,19歲的陳淑英走上了鄉村醫生崗位,二十多年來默默地奉獻在這片土地上,守護著全村人民的健康。
陳淑英始終把病人的健康安危放在首位,她在村民的印象中是一個和藹、可親、值得信任的小阿妹,村里不管老小都非常親昵的稱她“阿妹”。一個冬天的晚上,她剛和女兒睡下,屋外響起急促的敲門聲:“阿妹,我家老婆肚子疼得厲害,快跟我去看一看。”敲門聲驚醒了陳淑英也吵醒了她兩歲的女兒,女兒被嚇著哭著不讓媽媽走,但面對病人家屬的焦慮和企盼,她還是狠著心舍下女兒背起藥箱就走了。
當時天很冷還下著雨,路上更不好走,好幾次滑倒。趕到病人家來不及擰一下濕透的褲腿,陳淑英就直奔病人床前。經認真診斷,病人原來是吃了不潔食物引起的腹瀉,陳淑英立即給她打針吃藥,又觀察許久見好轉了才放心的回家。
換上乾淨的衣服剛睡下,又聽見門外急切的叫聲:“阿妹在家嗎?快去我家,我男人肚子要疼死了。”……那晚陳淑英出診了五次。當她看完最後一個病人的時候天都亮了,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丈夫埋怨她,因為當晚她的女兒幾次被吵醒哭鬧了一夜。
然而,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晚上出診是常有的事,她已經習以為常了。
進修學習
雖然平時村民們對她的醫技非常信任,但她還是覺得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擁有精湛的醫技,才能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於是,當1989年奉賢衛校寄來一張報考自學中專的通知書時,陳淑英跟她愛人省吃儉用付了3000元的學費,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中專的自學考。在工作中她更是虛心向老醫生學習,不斷汲取醫學知識。
良好的醫德
陳淑英說:“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給村民看病,還要對村民的身心健康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全心全力的為他們服務。”一次.村里一位年近五十歲的農婦陪著家人來衛生室看病。陳淑英憑經驗發現這位農婦的身體有些異樣,就悄悄的問她月經來沒來。
農婦說:“我已經斷了,現在吃得落,睡得香,很好呀。”陳淑英不放心,讓她躺在診療床上檢查。原來那農婦已經懷孕五個多月了,都有胎動了。
隨即陳淑英陪她到醫院明確了診斷,避免了一次計畫外的生育。家住楊王村牌樓5組的陸勤章,夫妻倆都是精神病患者。三年前,妻子因精神病發作並發心臟病猝死了。
妻子的死亡,對一直靠藥物穩定的陸勤章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病情又復發了。他年邁的老母親前來找陳淑英求助,陳淑英二話沒說跟著就去了,陸勤章當時爬在房頂上揭瓦撒野,嘴裡還不停的說在找金子。
陳淑英不顧自己的安危,叫他家人架好了梯子爬上房頂,用細柔的語氣說:“金子我這裡有,你跟我下去,我給你。”好不容易才把陸勤章安全的哄下來。
由於病情嚴重,陳淑英通過村里把他送到了區精神衛生中心。3000元的住院押金對於這個困難家庭來說真是雪上加霜,陳淑英連忙與同去的幾位村民一起湊錢交了押金。
回到家,陸勤章家的實際困難牽動著她的心,於是她連夜給區民政局等有關部門寫信,反映陸勤章家的困難,請求上級有關部門救助。經過醫院的精心治療,兩個月後陸勤章出院了,住院費用也在陳淑英的奔波下有關部門給予了及時解決。
出院後陳淑英仍每月好幾次上門去看望,現在陸勤章的病情一直很穩定。相鄰的柘林鎮陸家村的一位腦梗塞患者,由於家屬不懂護理,病人臀部和雙腿上都長滿了褥瘡,陳淑英細心的為他搽試著褥瘡,每天抗感染補液及消毒換藥。經過二個多月堅持不斷的治療和細心的照料,褥瘡慢慢收口了。現在病人恢復到能坐起來,自己也能吃飯了。
2005年,南橋鎮實施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後,對村衛生室的要求更高、更嚴了。陳淑英被推薦當了站長,她深知肩上的壓力,堅持以身作則,把衛生室管理得井井有條,來衛生室看病的人絡繹不絕,門診量由原先的每天10多人次增加到20多人次,每天前來諮詢、測量血壓的村民更是達到二三十人。
她的同事在她的帶動下積極開展衛生服務,四位鄉村醫生相處得極為融洽,齊心協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鎮每次工作質量考核中總是名列前茅。
陳淑英還主動承擔了村里55名80歲以上老人及殘疾人的康復服務。由於白天村衛生室日常管理和出診工作非常繁忙,於是她就經常利用早晚時間上門服務。還每月利用休息日去鄰村的光明敬老院為老人測量血壓和醫療諮詢服務,幾年來從不間斷,也從沒索求過一份報酬。
楊王村85歲高齡的陸老伯說:“阿妹工作踏實,對我們老人很熱情。每個月都要來為我們村里那么多的老人量血壓、看病,實在不容易。”80歲的高阿婆則說:“人老了,我一個人在家很孤單,阿妹一來我就開心,她不光為我看病還陪我聊天解悶。”
實至名歸
這些看來極為平常的事情,卻讓我們看到了陳淑英身上那種敬業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那種平凡的偉大。她用一顆真誠的愛心點燃了患者健康的希望,用精湛的技術擔起了患者健康的重託,她的細心、耐心贏得了全村人民的愛戴。
也正因為如此,在今年的鎮人大代表的選舉中陳淑英全票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