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沙兵[溫籍畫家、陳丹青之父]

陳沙兵[溫籍畫家、陳丹青之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沙兵(一九二o年七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原名陳素屏,浙江省溫州市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溫州地委宣傳部藝術科科長,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副主任

人物生平

陳沙兵[溫籍畫家、陳丹青之父] 陳沙兵[溫籍畫家、陳丹青之父]

1943年曾入英士大學美術專科、上海美專學習。 一九四五年在上海美專負責組織進步學生運動,一九四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浙江溫州地委宣傳部幹部,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創作員,冶金工業部《冶金報》美術編輯。一九三九年積極創作抗日木刻,與楊涵等合辦木刻通訊,其作品選入抗戰八年木刻選。在上海美專時參加了中華全國木刻抗戰協會,並創作了大量諷刺漫畫與木刻。後至新四軍浙南遊擊隊地區,主編油印月刊新民主,出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木刻集,後為軍事博物館收藏。解放後,創作了歡迎解放軍、投票的日子等年畫以及月桂的婚事等連環畫。 作品有《投票的日子》、《文娛活動 》等。

陳沙兵,原名陳素屏,1920年7月15日出生在永強上京(今龍灣區永中街道上京村),成長於市區屯前街一個貧民家庭。自幼聰穎,酷愛畫畫。14歲拜林玉笙為師,習工筆仕女畫。18歲任國小美術教師。20歲加入野夫、金逢孫創辦的木刻研究社,兼學木刻。不久,與楊涵一起創建木刻通訊社,編輯出版《木刻通訊》半月刊。抗戰期間,他創作了《在敵人盤踞下的妓女和政客》、《新時代的歌手》等木刻作品,反映人民的苦難與抗爭。其力作《畲民夫婦》被收入1946年由開明書店出版的《抗戰八年木刻選集》。1944年秋,考入英士大學藝術專修科,1946年,轉讀上海美專,在校參加中國共產黨。是時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他積極參加鬥爭,並創作漫畫《公僕塑像》、《徒勞》等嘲諷當局。未久,偕張懷江、夏子頤轉移至浙南遊擊根據地,主編油印月刊《新民主》。他們共同創作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木刻集》為我軍歷史上唯一反映此題材的畫集,以及他當年部分戰地毛筆速寫,新中國成立後均被中國軍事歷史博物館收藏。抗戰勝利後,他在溫州城區組織進步新藝畫社,主編《浙甌日報》副刊《新藝沙龍》,發表了大量關於反飢餓、反內戰的木刻作品和文章。

新中國成立後,他曾任溫州地委宣傳部藝術科科長,參加籌備溫州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調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曾任創作室副主任。他創作的中國畫《女民兵造像》被中國軍事歷史博物館收藏。“反右”運動中,錯劃“右派”,下放武漢鋼鐵公司勞動改造。1968年到江陵五七幹校接受再教育,1970年被遣送江陵圍堤墾荒勞動。1979年,他的“右派”問題得到改正,不幸於當年6月13日因病歿於武漢,享年59歲。1982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沙兵畫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