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玉[瓷雕工藝美術大師]

陳桂玉[瓷雕工藝美術大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女,(1962-)福建德化縣城南郊高陽人。瓷塑藝術名家邱雙炯外甥女,現為德化瓷壇青年雕塑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瓷雕工藝美術大師。德化縣政協第五、六屆委員。泉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等; 女,漢族,大專文化,省優秀教師,現任湖南南天股份有限司子弟學校小教一級教師。

人物簡介

陳桂玉(1962-)福建德化縣城南郊高陽人。瓷塑藝術名家邱雙炯外甥女。德化瓷壇青年雕塑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瓷雕工藝美術大師。德化縣政協第五、六屆委員。泉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福建省婦聯第八屆執委。泉州巾優秀拔尖人才。 1962年6月,陳桂玉出生於德化城關。陳桂玉1969年入德化工農國小啟蒙,在“文化大革命”讀書無用論的年代,1974國小畢業後即輟學幫理家務。因自幼即稍有幾分“辣”味,十三四歲時,敢於帶上幾窩蜜蜂,趕著荔枝、龍眼花季,跟著大叔們到永春、下泉州、闖仙遊,放蜂釀蜜。蜂蜜收成後,在當時糧食緊張年頭,又機靈地把甜甜的蜂蜜優價售出,買上仙遊當地豐收廉價的春麥,並碾成雪白的麵粉帶回家,讓一家人吃得樂呵呵。倔強、果敢、自信的天性,父母早早放手叫她到禮會生活中去鍛鍊,培養、磨礪了她輕輕的年紀敢於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奮發進取的精神、膽識、意志與毅力。她歷盡艱辛曲折,取得學業上的成就,並攀上瓷壇藝術之峰。

1976年,小桂玉當年隨母邱玉川進德化縣印刷廠做臨時工,到編排車間當學徒。她心靈手巧,很快學會了撿字、排版等技術。但她對這一工種缺乏興趣。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認為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以等待時機。她沒有上過中學,即利用早晚等工余時間,自學中學文化課。又自學素描,自學瓷塑。努力拚搏一年多,學完國中課程,並掌握部分高中知識。同時想辦法抽身到縣瓷器工業研究所向陳其泰師傅學習瓷塑;時間雖短,但獲益非淺。她具有藝術天賦,敢於嘗試。1978年,16歲的小桂玉,經過10天的業餘拜師學藝後,在她父親陳開張(1933年生,原縣糧食局幹部)的啟發下,帶上瓷泥,獨自闖到鄉下,尋訪某民間收藏長者,央求其將所珍藏的、風傳為何塑坐石觀音獻出供她臨摹。其間,她整整花了4天4夜,在“密室”中,晚間以昏黃的燭光,認真細心地琢磨,一絲不苟地臨摹,終於仿出其“處女作”——一尊約12吋堪稱頗具“維妙維肖”的《仿何坐石觀音》。她無限激動、欣喜地送到她的舅父、瓷塑藝術家邱雙炯處,請其指點評改,竟然讓老邱“大吃一驚”,讚賞不已!

人物成就

1979年11月,“文革”後首次恢復考試招工,她以優秀成績考入德化第二瓷廠(時稱紅旗瓷廠)。進廠後考素描等藝術課,又以第二名優異成績得到廠領導的器重,被分配到設計室作“苗子”培養。這時,她將其原來心愛的“處女作”《仿何坐石觀音》無償奉獻給該廠。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工藝技術技能,她中午未甘休息,離家雖近卻在廠里用午餐,以節省往返時間,吃完飯馬上潛入設計室,獨個兒在那裡“加班”,使得1980年夏又以優秀成績,考入(廈門)福建工藝美術學校。接到錄取通知書,多年的心血綻放絢麗的鮮花,長期的理想追求成為現實,她激動得不能自我,無比高興地跨進藝術學府大門,開始夢寐以求的新的學習生活。通過4年的寒窗苦學,1984年夏畢業分配到德化瓷廠,正好與柯宏榮同在藝術瓷車間。

陳桂玉與柯宏榮原系表親,柯宏榮母邱玉雲與陳桂玉母邱艤炯胞妹邱玉川為非血緣堂姐妹。他倆從小青梅竹馬。這時,由於工作關係,又使他們走到一起。柯宏榮進廠數年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其時已有相當的創作經驗:而陳桂玉通過勤奮自學與4年學校深造,不但有一定的實踐技能,同時更系統地提高了文化知識與藝術理論水平,兩人堪稱為“天生一對”。由於對陶瓷藝術的痴愛和不斷追求,志同道合,共同的藝術感情與愛情融為一體,於1985年冬結為伉儷。婚後感情深篤,在藝術上經常互相切磋,互相啟發,互相激勵。他們牢記王則堅老帥的教導:“搞藝術的‘功夫在詩外’,要設計獨特的造型,表現深刻的主題,必須有豐富的藝術理論修養。”所以夫妻倆經常靜下心來,研究人體解剖、素描、國畫、書法、裝飾、文學以及自己的作品,等等,有時探討琢磨至深夜。在長期的緊密合作實踐過程中,宏榮的豐富創作經驗與桂玉的系統理論熔融一爐,使藝術的表現手法和工藝技能不斷提高,每件作品力求達到盡善盡美。如他倆合作的《三個和尚》這件作品,用誇張的手法、簡單的線條、細膩的面部表情,把仰天長嘆、左顧右盼、懶昏欲睡的3個和尚的感情、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作品構思別出心裁地塑造了一隻小老鼠,在傾倒的水桶里上竄下跳“笑主人”,把主題深刻哲理表現得何等詼諧滑稽。《滅鵝舞》瓷塑,3個演員的臉部刻畫得無比細膩,身上的裙子薄如蟬翼;特別足3個演員的身體只有腳尖支撐著,頭重腳輕,下窯、燒成何等困難。從這一作品的燒製成功,足見這對年輕人的純熟技巧與厚實功底。1985午10月,《惠安女》(桂玉塑)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亞太地區博覽會展出榮獲優秀獎。1986年,《濟公》(宏榮塑)榮獲全國陶瓷創作二等獎。1989年,6頭水仙茶具(桂玉設計)榮獲福建省茶具、咖啡具設計評比三等獎。1990年,《廣陵散》(宏榮塑)、《龍女牧羊》(桂玉塑)在第四屆全國陶瓷藝術展評會上榮獲創作設計一等獎,《賣炭翁》(桂玉塑)榮獲二等獎;同時分別榮獲《瓷都景德鎮杯》國際陶瓷精品大獎賽銀杯獎與 、二等獎。同年,《鄭板橋》(宏榮塑),《風》、《將相和》(桂玉塑),榮獲福建省陶瓷評比優秀創作設計獎。1993年10月,中國德化首屆國際陶瓷節福建省陶瓷創新大獎賽,柯宏榮所塑《乞們化緣》榮獲特等獎,《帆瓶》獲三等獎,《夸父追目》、《立石觀音》等4件獲鼓勵獎;陳桂玉所塑《騎犼觀音》、《琵琶女》、《灑水觀音》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1994年,夫妻合作的《蒲松齡》,《小蘭卸裝》,於第五屆全國陶瓷藝術展評會上分別榮獲一、二等獎。同年9月,《變色魚瓶》等陶瓷藝術瓷雕系列產品榮獲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科技之光新產品博覽會金獎。1999年國慶50周年,他們倆的瓷塑作品《三月三》、《大山鬼》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收藏,《長相依》、《蘇武牧羊》被中圍歷史博物館收藏。1985年以來,夫妻倆的作品在省級以上獲獎有29件,其中國家級獎有12件。

陳桂玉與柯宏榮夫妻倆在生活上、藝術上比翼雙飛,為瓷都德化藝壇的“天仙”一對。1996年3月,他們走出國門,於新加坡舉辦“夫妻瓷塑藝術精品展”,展出各種題材的高白瓷、建白瓷瓷塑精品100多件,轟動獅城,引起當地華僑華人與社會人士極大興趣與珍視。展銷會上,與會者、參觀者盛讚德化高白瓷、建白瓷確是“世上瓷壇極品”;稱譽他倆的作品“風格別樹一幟,技藝巧奪天工”,嘆為觀止!遠近鑑賞家、收藏家雲集,讚不絕口,紛紛爭購珍藏。當地多家報刊、新聞媒體作了報導。瓷都德化、德化名瓷、德化瓷塑藝術重又譽滿星洲、傳揚東南亞。

1991年,陳桂玉與柯宏榮夫妻倆經泉州市人民政府職稱評審會評定為“工藝美術師”。1999年12月,經福建省高級職務職稱評審會評定,同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他們於1983年、1991年和1993年,分別榮獲“省創新能手”、 “省新長征突擊手”與“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及“巾幗建功獎”。

1993年9月,陳桂玉與柯宏榮夫妻倆創辦“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1994年9月,陳桂玉調福建省德化職業中專學校任教。1999年,柯宏榮當選為德化縣陶瓷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陳桂玉的兩件作品曾作為中國陶瓷藝術的代表亮相“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深受美國人民歡迎;她的多件作品先後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她的許多作品獲得了國家級、省級評比的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