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
畢業後留校任教;
1989年在廣東省廣州市華南師範大學美術任教。
1992年結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教育系研究生課程班。現為華南師大美術系副教授。
堅持漆畫
像極了漆畫這樣無可取代的品格,在只有數人堅持的年代,陳志強在被老師蔡克振的一幅漆畫吸引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個特殊的畫種。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年,廣州美術學院漆畫專業共招錄了五名學生,四男一女,由於對大漆過敏十分恐懼,四個男生都跑掉了,唯獨她還堅持。選擇漆畫專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漆過敏。(漆是從一種呈羽狀複葉的落葉喬木,即漆樹身上分泌出來的一種乳灰色液體。加入顏料,就變成了各種可以塗刷的色漆。漆過敏實質上就是就漆中毒,漆毒在接觸漆的第二天手臂上就會出現小紅點,微微發癢。如果不加防治,幾天后紅斑就會遍布整條手臂,甚至身上和面部都會腫脹紅斑,奇癢難耐)。
“剛脫了皮,昨天還有。只有萬分之一的人不會過敏!”陳志強回想起第一年寒假,將眼睛眯成一條細縫笑著說,“我第一次就是豬頭,大半個月,眼睛是很小,粉紅色半透明。很癢很想撓。”害怕過年回家父母見到自己擔心,她才去吊了三天的鹽水。
為了克服對漆過敏的恐懼,她總對自己暗示,“每脫一次皮就想著免費做了一次深層煥膚,這樣以後再過敏就不會太難過了。”
看到自己的學生過敏,她卻流露出了憐惜的目光,但她知道,如果學生不親身體驗,就不會對這種媒材有著深刻的了解和特殊的感情,正如彼時的她,“這一關非常重要,已經淘汰掉許多人了。也不是個壞事情。”
創作艱辛
漆畫技藝的打磨時光是枯燥而漫長的,年輕時候的她曾到福州學習漆畫工藝,由於地方飲食清淡,只有清粥。所以她常常不能果腹。“半個小時就餓了。在外面的店鋪吃花生糖,那時候饞,想吃蓋也蓋不住,所以學習漆畫時,感覺一個就是餓。另外一個就是老師都非常好。”陳志強在學習的過程中十分刻苦,而當她回想起來那一段磨礪的時光,也是只記得花生糖的甜,和師長的關愛有加。
“創作一副漆畫需要兩三個月,一年半載也很常見,漆畫的創作流程繁複,特別是創作過程中要經過數次大量勞動量的打磨,一層一層地鑲嵌,一層一層地磨平。”陳志強畫金鳳梨時,光是做鳳梨樹起皺的工藝就等了半年,金箔片也都貼了300塊。無限的探索與創新,從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到嘗試以巨觀的眼光看世界,再回歸到花草植物的關注,陳志強始終在感悟生活後將自己置身於畫作之中埋頭苦幹著。
主要貢獻
陳志強漆畫選[J]. 開放時代,1997,(05):2。
獲獎記錄
作品《元宵節》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
《漁女》入選中國首屆漆畫展;
《蝶之一》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