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曦

陳太曦

陳太羲,陳明一(1917~1996年),字太羲,棄名,以字行,江蘇興化人,中醫學家、台灣著名針灸專家、教授。

人生履歷

陳太羲,陳明一(1917~1996年),字太羲,棄名,以字行,江蘇興化人,中醫學家、

台灣著名針灸專家、教授。建國前任中央國醫舘秘書,首都中醫院主任醫師,建國後,寓居香港。擔任東方醫學研究所所長、香港中華中醫學院院長/董事長、亞州傳統醫學國際學會理亊等職。中華醫學院、台灣中醫師考試典試委員、台灣中國醫藥學院教授、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針灸研究中心主任、附設醫院中醫副院長等要職。

人物生平

祖居興化東營街,幼讀四書五經,16歲時受業於興化名醫魏樂生、魏蔭塘、龔賢。

抗戰勝利後,任首都中醫主治醫師兼中央國醫館秘書、下關診所主任。
1950年,經澳門移居香港,在聯合書院(今中文大學)接受現代教育。在香港居住了25年,曾應邀在香港(上海)中國醫學院講授《針灸學》、《內經》,創辦香港中華醫學院(任院長)、東方醫學研究所(任所長),又創辦了《東方中醫雜誌》等,後被選為香港中醫師公會名譽會長。
1959年,第一部專著《十二解剖圖譜》由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翌年,他在香港隆重發表了《穴體解剖意象圖》,首先提出了人體集合觀,並建立了穴樹學說。1975年,陳太羲應邀赴台灣任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1979年《固有筋膜以上的穴樹圖》論文,並當選國際亞洲傳統學會理事,後又當選該學會台灣分會會長.

家學淵源

生於興化書香門第。明清兩朝,陳氏家族先後產生五位進士,舉人、貢生及文人墨客代有人出。其乃第五位進士陳廣德後裔。1933年,受業於“興化醫派”中堅人物之一的岳舅魏樂生、外祖父北安豐鎮名醫龔小白。

著述與學說

1959年撰寫了《東方醫學範疇》和《十二經脈解剖圖譜》。
1960年 發表 《穴位解剖意象圖》。
1975年,和汪叔游教授共同指導的紀鴻明碩士論文《內經五臟脈之判圖與真髒脈之預後》,曾獲台灣科學展醫學組首獎。
1979年,發表了《固有筋膜以上的穴樹圖》論文,當選國際亞洲傳統學會理事,後又當選該學會台灣分會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