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春[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學工辦主任]

陳喜春[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學工辦主任]
陳喜春[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學工辦主任]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喜春,男,漢族,中共黨員,1979年1月生,2002年7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現任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2009年擔任學院6個班學生(328人)輔導員。

基本信息

傳道·潤物無聲

在工作中,他十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於學生成長成才的裨益。陳老師能靈活有效地採取多種教育途徑,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主旋律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使他們從入校之起,就大量地接觸正面積極的價值取向,為大學生的思想成長提供了有效的教育平台。
早在2003年7月,他就在學生中發起組建了"重走長征路"社會實踐團隊,並親自率領學生徒步走完了紅軍長征的迭部--臘子口--會寧段。烈日如火,往事如煙,在長達14天的行走和支教活動中,參與體驗的每一名同學紛紛寫下了感人至深的長征日記,他們在體驗長征精神的同時,從往日平淡的學習生活中走出來,感知了使命與責任的意義,發現了人生的更高境界。如今當年的那些學生早已步入各自的工作崗位,但在他們來信的隻言片語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曾經的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一直於無形中激勵著他們,敦促他們沿著正確的道路不斷繼續前行。陳老師也藉此榮獲了"甘肅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的稱號,"重走長征路"實踐團隊也獲得了省級獎勵。
2007年6月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前夜,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打進了陳喜春老師的手機,電話里支支吾吾地說了幾句就掛斷了。陳老師敏銳地感覺到這個學生可能要出事,但關鍵時刻手機卻沒電了。情急之下,陳老師千方百計找到他的電話,然後用辦公電話打過去,但對方就是不接,陳老師只能通過別人的手機給他發簡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了解到了事情的緣由。原來,打電話的是一位多次英語四級考試受挫的學生,在是否作弊的問題上經歷著巨大的心理鬥爭,想向老師求助,無奈又難於啟齒。陳老師用一條條溫暖的簡訊耐心地開解他,給他打氣,希望他相信自己、放棄作弊的想法,鼓勵他"用一顆坦蕩的心為自己加油"。 時間一秒一秒地飛逝,已是午夜12:00了,依然坐在辦公室里等待學生簡訊的陳老師,焦急地握著手機。終於,手機在安靜的空氣里發出了久違的震動聲:"老師,我放棄啦!真的謝謝您。" 陳老師如釋重負。那一夜,這兩個人都睡得無比安穩。如今那個學生早已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成功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考試,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2008年學校五十華誕之際,他在給學校的賀信中,還特意提到了那件往事:老師當年那句"用一顆坦蕩的心為自己加油"讓他受益無窮,也將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
2009年7月,新疆"七五事件" 發生後,他採取"面對面互相交流,心貼心相互理解"的方式,在學院各族學生中,深入開展漢族與少數民族學生的交流懇談活動。有時陳老師就乾脆住在學生宿舍,召開"臥談會",以自己的行為和人格魅力溫暖學生、影響學生,將"民族團結"與"和諧社會"的觀念悄然灌輸給各民族學生,為維護校園的安全穩定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授業·潤物無聲

自2002年開始,陳喜春老師便與學科專家、學生工作的前輩組建團隊,一起立項研究這一問題。在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他們提出了"突出特色、夯實基礎、注重實踐、拓寬視野、培育能力"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準確地將專業教育與職業規劃相結合、與學校地處西部的區位環境相結合、與學校的優良傳統和學院生源實際相結合,堅持以鐵路特色為主導,發揮軌道學科的傳統優勢;以運籌學和計算機為兩翼,夯實基礎教學;將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與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構建適應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實施方案;以名師課堂和開設方向選修課為平台,拓寬學生的知識和認識視野;以方向規劃、特色培養為目標,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長達7年的實踐,基本解決了職業發展與專業方向的融合問題;突出專業特色和拓展學生視野的矛盾問題;大學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發展轉型時期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問題。該成果於2009年9月榮獲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相輔相成,職業發展與專業方向相得益彰,也從深層次上提升了輔導員工作在整個大學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貢獻。
陳喜春老師還參與編寫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理論與實踐探索》一書,他所獨創的"信念--根性--能力"職業發展模式,也成為廣大學生所認同的一種培養模式。陳喜春老師所帶的班級,人人制定職業規劃方案,並在學習中根據個人情況的變化不斷修正發展方案,力爭在畢業時都能實現在某個領域內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目標。目前,他所負責的班級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6%以上。

解惑·潤物無聲

陳喜春老師帶新生班的時候,平均每兩周組織一次懇談活動,耐心細緻地解答同學們遇到的各類問題。他的辦公室永遠對外開放,他的辦公桌前總是圍滿了學生……
2008年,陳老師所負責的班裡有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大四那年,他連續經歷來自家庭的多重打擊,精神幾近崩潰,並迅速出現了一系列自暴自棄的反常行為。鬧失蹤、泡網咖、曠課,甚至不參加考試,導致多門成績不及格。許多關心愛護他的老師們在多次幫扶無效後相繼放棄了。然而,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這名學生十幾年寒窗苦讀的成果終將毀於一旦,一個"問題青年"將出現在社會上--想到這些,陳老師再一次鼓起勇氣,他苦口婆心地說服了該同學的家人,請他的繼父來到學校,騰出自己以前在學校住宿的房子,讓他們父子住在一起。整整一個學期,陳老師和他的繼父每早每晚輪番陪讀。有時,陳老師也和他們住在一起,幫助他輔導專業課,和他暢聊人生,憧憬前途。一個學期的努力終於換來了令人欣慰的訊息,這名學生最終從精神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樹立了前進的信心。他通過了餘下課程的全部考試,並順利通過畢業答辯。如今他已簽約到某鐵路局工作。
2009年3月,學院的一名學生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近20萬的治療費用給這個原本貧困的農村家庭蒙上了厚厚的陰影。為了使這個家庭重拾信心,挽救一個年輕的生命,陳喜春老師配合學校團委組織愛心捐贈活動,積極發動學生、科研企業機構和新聞媒體,為她呼籲、為她捐款。十幾天下來,愛心捐助達到了數萬元,解決了這個不幸家庭的燃眉之急,為治療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此後,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陳老師為"救火隊員"。如今,該學生病情已基本穩定,在輔導員老師的身上,她體會到了師生的情意。而在這場愛心捐助活動中,更多的學生在輔導員老師的引導下,體會到的是社會的溫暖和國家的關愛。愛心捐助既挽救了生命,也成為一堂印象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課。
2009年10月,甲型流感呈現逐步蔓延的趨勢。18日晚,醫院確診了一名學生患有甲型流感。當時,獨處醫院的她非常恐慌,夜不能眠,給負責維穩工作的陳老師打來電話已是夜裡0:30。聽到電話那頭情緒波動很大的聲音,陳老師十分擔心。為了穩定學生情緒,他帶上口罩,趕往蘭空醫院,不斷為她打氣,鼓勵她勇敢地對抗甲流。同時,他馬上安排該宿舍的其他學生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病情繼續蔓延。陳老師一直陪該學生完成初步治療,並將她送回家繼續隔離治療。在隔離治療期間,陳老師還與該學生建立了QQ聯繫,每日了解治療情況,談各門課程進度,指導她進行自學,逐步減輕她對甲型流感的恐慌情緒。她情緒和病情的穩定對班級其他同學更是極大的安慰與鼓舞,大家真切地認識到了:甲流並不可怕,甲流可防、可控、可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