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北

陳中北

陳中北,印度尼西亞歸僑,介福鄉龍津陳氏宗親東房派20世人氏,新加坡、印尼歸僑,能源及加工轉化專家,研究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陳中北 陳中北

曾兼任中國能源基地研究會理事、山西省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山西能源》總編、山西煤炭加工轉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山西省科技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山西省科協第三屆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政府經濟研究中心諮詢研究所等職務。

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1957~1966年從事高校教學與國家高校專業教材編輯工作;1976年後,改行從事能源領域及其基地建設的科技信息、管理和發展方針、戰略研究。

社會經歷

1931年4月出生於新加坡。1933年為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所迫,隨家人回國,在天津、北平生活。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以後,隨家人自北平逃難又赴南洋,在馬來亞巴生及印度尼西亞萬隆定居。1946年遭印尼第一次大排華迫害,1947年舉家再度回國,在家鄉永春縣念高中。1948年秋至1950年春,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閩中游擊縱隊,從事革命鬥爭,後轉入區公所工作。

1951年,陳中北考取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工業自動化專業。1957年畢業,留校任教。1963年調到北京機械學院任教。1965年調入中央一機部,任教材編輯室高校教材編輯。1969年至1976年,先後被下放到一機部的3個“五七幹校”勞動。1976年經自薦調到山西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工作,先後任主任工程師和研究員。

1979-1983年國家籌建能源基地,以應能源嚴重短缺之際,曾到山西70餘縣、市搞煤電調研,並代表省政府參加全國能源基地論證會。

1982年受國家科委、中國能源研究會派遣,出席歐共體召開的國際能源研討會,並赴意、法、荷、比、英和瑞士等六國11市參觀西方能源設施;又作為中小煤礦技術考察團代表赴美考察。

1984年調入山西省科委,任攻關處主任工程師。1987年調至山西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直至1991年退休。

社會職務

自1984年以來,陳中北曾兼任“中國能源基地研究會”理事,“山西省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山西能源》總編,“山西省科技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山西省煤炭加工轉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山西省科協第三屆委員,山西省僑務工作諮詢員,山西省技術經濟研究中心特約諮詢研究員,山西省政府經濟研究中心諮詢研究等等職務。

退休後,陳中北繼續“發光發熱”,曾被山西省內企業及雲南曲靖地區行政公署聘為技術改造和經濟發展顧問。1996年又被家鄉福建省永春縣及縣政府聘為“科教興縣專家顧問團”顧問至今。

成就及榮譽

在多年的工作和研究實踐中,陳中北取得了很大的業績,黨和人民給予多種榮譽。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她的愛國熱情和獻身“四化”的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

1978年至1983年,國家在籌建能源基地之際,曾組織對山西50餘個縣市煤電產地進行調研。作為山西省政府11人代表團的成員之一,陳中北參加在北京中南海及山東煙臺等地舉辦的能源基地論證會,發表了重要的意見。

1982年又作為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出席歐洲共同體召開的“國家能源的計畫與管理”國際研討會,會後到義大利、法國、英國、荷蘭、比利時參觀能源設施。此後,陳中北根據國情省情,借鑑外國經驗,針對省內外對能源基地建設的爭論焦點,撰寫了19餘萬字的調研報告、論文和譯文集,用豐富的論據和充分的數據,提出決策方針和政策建議,受到國務院和各部委的關注和重視,得到同行和領導的肯定和好評。

1983年,山西省婦聯授予陳中北“三八紅旗手”的光榮稱號。1985年省政協召開“各界人士為四化服務經驗交流會”,授予陳中北榮譽證書和獎狀。1985年,陳中北在山西省人大的“煤轉化學術研討會”上,宣讀並發表了《晉煤的煉焦轉化及土焦改造》論文。

1983年至1986年,陳中北的論文和調研報告中有15篇被國家科委評為科技情報二、三等獎,另有一篇獲省科協論文獎。1986年――1987年據此在省科委組織並指導下,研製仿美專利焦爐成功,達到預期的5項科研目標。陳中北曾被省科委系統評為1988――1989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個人作品

自1988年至1996年,陳中北結合國家建設急需,對省內70餘個縣市及省外東北、西南、西北等地區的煤炭能源及其加工轉化的狀況進行調研,發表各類作品94萬字。其中有21篇獲國家科委、國務院能源規劃辦、山西省政府、省科協的優秀論文獎、情報成果獎、科技進步獎。《從煤炭工業結構合理性,再探晉煤開發方針》、《從蘇美大型能源基地建設歷程試探我國能源基地建設的戰略方向》、《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技術政策亟待調整》、《國內外煤焦轉化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試論土焦改造的途徑與政策》、《能源基地經濟結構與水資源關係的探討》、《略論資源的開發利用戰略及其地區發展的關係》、《煤炭的加工轉化是初級階段山西經濟振興的基礎》等論文,不但多次轉載於國家刊物和省內外書刊,有的還在省外、國家級研討會上或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特級獎和一級獎,收入各類專門論文集中。

優秀專家盤點14

陳子銓
陳子琴
陳子祿
陳子亮
陳子孔
陳子康
陳子驕
陳子惠
陳子華
陳卓勉
陳卓達
陳莊榮
陳約爾
陳柱中
陳柱歡
陳遠銅
陳洲溪
陳洲全
陳遠鵬
陳州森
陳仲元
陳仲文
陳仲平
陳仲華
陳仲藩
陳鍾英
陳忠政
陳忠興
陳忠霆
陳忠恕
陳遠明
陳忠良
陳忠廉
陳忠華
陳遠亮
陳忠富
陳遠豪
陳中行
陳遠東
陳中生
陳中仁
陳元政
陳元正
陳中北
陳智偉
陳元珍
陳智宏
陳智海
陳智富
陳致忠
陳致峰
陳致發
陳治源
陳治祥
陳治名
陳治君
陳治國
陳治德
陳治彬
陳志裕
陳元新
陳志亭
陳志韜
陳志術
陳志儒
陳志群
陳志欽
陳志玲
陳志烈
陳志鈞
陳志海
陳志耕
陳志根
陳志芳
陳志潮
陳志昌
陳志柏
陳至凱
陳趾麟
陳知勇
陳知難
陳知度
陳芝龍
陳支援
陳之琰
陳之本
陳政平
陳正岳
陳正媛
陳正余
陳正陽
陳正學
陳正先
陳正喜
陳正文
陳正書
陳正權
陳正清
陳正苹
陳正林
陳正華
陳正海
陳正廣
陳正根
陳正方
陳正才
陳正斌
陳錚浩
陳征南
陳震宇
陳震雷
陳震川
陳鎮耀
陳振珠
陳振裕
陳振毅
陳振岩
陳振武
陳振衛
陳振濤
陳振起
陳振南
陳振民
陳振坤
陳振軍
陳振輝
陳振才
陳禎傑
陳珍珍
陳貞漢
陳哲夫
陳肇炎
陳肇蓀
陳兆珍
陳兆炎
陳兆修
陳兆欣
陳兆孝
陳兆廷
陳兆仁
陳兆琪
陳兆琦
陳兆圻
陳兆龍
陳兆林
陳兆鍽
陳兆華
陳兆根
陳兆本
陳昭渭
陳昭桐
陳昭燊
陳昭民
陳昭華
陳招順
陳樟德
陳章遠
陳章榮
陳章和
陳章保
陳戰生
陳占功
陳展中
陳展強
陳展梅
陳展峰
陳增如
陳增宏
陳增國
陳增格
陳增斌
陳曾俠
陳曾椿
陳澤遠
陳澤卿
陳澤普
陳澤理
陳澤泓
陳元田
陳元濤
陳元壽
陳元生
陳元清
陳瓚芳
陳元倫
陳元軍
陳元錦
陳元華
陳元恆
陳元河
陳元高
陳毓舒
陳毓瑞
陳毓強
陳運勇
陳毓齡
陳煜有
陳煜華
陳遇灝
陳裕鎮
陳裕齋
陳裕勇
陳裕森
陳裕康
陳玉芝
陳允謀
陳允祿
陳玉珍
陳玉鑽
陳玉芹
陳玉棠
陳玉枝
陳雲岫
陳雲翔
陳雲偉
陳雲山
陳雲潔
陳雲國
陳雲定
陳粵燕
陳躍新
陳躍秋
陳躍均
陳躍輝
陳悅恩
陳岳松
陳岳然
陳月珍
陳月昭
陳月月
陳月廷
陳月生
陳月平
陳月紅
陳月東
陳祝元
陳玉桃
陳玉笙
陳忠仁
陳忠革
陳中耀
陳中笑
陳中欽
陳玉榮
陳智強
陳志勛
陳澤鎬
陳則周
陳則順
陳則傑
陳早田
陳贊芳
陳在明
陳再璋
陳再友
陳再生
陳再慈
陳載榮
陳載賦
陳載超
陳運震
陳運祥
陳運西
陳運桐
陳運生
陳運清
陳運方
陳運柏
陳運安
陳允宜
陳允楠
陳允華
陳雲志
陳雲招
陳雲戰
陳雲移
陳裕建
陳裕華
陳裕國
陳峪增
陳育文
陳育榮
陳育進
陳育技
陳玉柱
陳玉周
陳玉秀
陳玉箱
陳玉璽
陳玉田
陳竹友
陳洲其
陳中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