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出處
宋江怒殺閻婆惜的故事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片斷,我們一般人閱讀時只注意了主要人物宋江的言行。而作者卻從心理素質方面對次要人物閻婆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從本文中人們不難看出,閻婆具有臨危不懼、膽大心細、遇事不慌、沉穩老辣的心理素質。本文語言樸實,娓娓道來,讓我們明白了“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不怕發生意外,就怕個人的心理素質差。”這樣一個淺顯的人生道理!
人物故事
宋江急匆匆地下樓,閻婆並不知道樓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宋江告訴她,他把閻婆惜殺了。開始,閻婆並不信宋江的話,以為宋江一定是在說著玩呢。但是,當閻婆見宋江一臉的嚴肅,嚴肅中透著股少有的殺氣,似乎開始覺得事情的嚴重,她雖然是老胳膊老腿,但這會兒也來了精神,急匆匆地上樓,到樓上一看,真相大白,果然如同宋江所說,自己的女兒,果然是去了。
宋江對閻婆提出的條件,都一一答應,最後議定,閻婆的養老以及百年之事,都由宋江承擔。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宋江就是他的兒子,什麼孝子呀,披麻帶孝啊,頂喪駕靈呀,揚幡招魂啊,全是宋江必盡的義務,這些事情,宋江全都毫不遲疑地應承下來。對於宋江的慨然允諾,閻婆表示深深的謝意。閻婆回過神來,是回到現實,回到眼前的事情上來,她問宋江,我女兒死在床上,怎地斷送?宋江回答她,“我去陳三郎家,買一具棺材與你。仵作行人入殮時,我自吩付他來。我再取十兩銀子與你結果”。宋江話里,提到了銀子,是傳送閻婆惜用的。細心的讀者,讀到這裡,是不是自然想到了,剛才閻婆惜還一味地同宋江討要那子虛烏有的一百兩金子呢?轉眼之間,竟成了刀下之鬼,如果說閻婆惜可嘆的話,倒不如說是金錢可嘆,那一百兩金子可嘆,人命,則不足惜!
宋江的安排,閻婆再次表示感謝。閻婆說道:“押司只好趁天未明時討具棺材盛了,鄰舍街坊都不要見影。”閻婆的話,似乎是替宋江著想的,宋江馬上點頭說好,讓閻婆取紙筆來,他寫個票子給陳三郎,閻婆去取棺材。閻婆對宋江說,“票子也不濟事,須是押司自去取,便肯早早發來”。宋江聽著閻婆的話有道理,兩個人便一起下樓出門,一直往縣前來。
閻婆與宋江並肩走著,約莫走到縣前左側,她劈手一把,把宋江拉住,喊叫道:“有殺人賊在這裡!”宋江光顧著尋思剛才發生的事情,連點精神準備都沒有,聽閻婆這一喊叫,頓時慌做一團,連忙掩住閻婆的口道:“不要叫。”可是,宋江的動作,是極其被動的,而這會兒的閻婆,卻是占了主動。這時,正好縣前有幾個做公的,走將來看時,認得是宋江,便勸閻婆道:“婆子閉嘴!押司不是這般的人,有事只消得好說。”閻婆見做公的人圍攏來,似乎底氣更足了,膽氣更壯了,說道:“他正是凶首,與我捉住,同到縣裡。”宋江的為人,在鄆城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因此,幾個做公的,都不肯下手,又不信閻婆說的話。
也就是在這時候,恰好唐牛兒托一盤洗淨的糟姜來縣前趕趁,正見這閻婆扭住宋江不放,在那裡叫屈。唐牛兒見是閻婆,一把扭住宋江,想起昨夜的一肚子鳥氣來,便把盤子放在賣藥的老王凳子上,鑽將過來,喝道:“老賊蟲,你做甚么扭住押司?”閻婆對唐牛兒道,你不要來打奪人去,要你償命也!唐牛兒根本沒聽那婆子的話,而是把婆子的手一拆,拆開,不問事由,宋江得脫,往鬧里一直走了。閻婆扭住了唐牛兒,說宋押司殺了她的女兒,你卻打奪去了。唐牛兒也慌了。這時,做公的上前,將唐牛兒與閻婆,一起帶到縣裡來。
從上邊的故事情節中,人們不難看出,閻婆具有臨危不懼、膽大心細、遇事不慌、沉穩老辣的心理素質。
從她聽宋江說,閻婆惜已經死了,並且是被宋江殺死的開始,一直到與宋江講條件,宋江滿足了她的條件之後,她竟心平氣和地對宋江的安排表示感謝;接著,似乎連宋江都不知道下文是什麼的時候,閻婆立即回到現實回到眼前的事情上來,讓宋江去給閻婆惜買棺材,宋江立即想到了開棺材鋪的陳三郎,要給閻婆寫個條子,讓閻婆去取棺材。但閻婆對宋江提出的辦法,有了異議,理由也是充分與實際的,我去不如你去,你宋江是有面子的,你去能快,我去,沒準就耽擱時間了。宋江聽了閻婆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也就是這樣,宋江與閻婆一起出門,是去取棺材。但是,當兩人走到縣前左側的時候,事情變化了,連宋江都沒有任何心理準備,閻婆衝著幾個公人叫喊,“殺人賊在這裡!”
情節到此,說明閻婆心理素質,是要超過一般人的。我們可以這樣構想,一般人,遇到女兒突然遇害的變故,會是怎樣的情緒呢?起碼是心慌意亂、無所適從,不知道究竟怎樣是好了。這是一點。同時,即便是鎮定下來,面對的是殺人兇手,能夠無動於衷?既然不能,那么,肯定要動起手來,哪怕就是彼此實力相差懸殊,也沒時間多想,斗個你死我活,拼個魚死網破,都是情理之中的。可是,閻婆卻沒有這么做,而是與宋江談條件,先談自己的晚年以及百年後事如何的問題。宋江見閻婆問的是這些,便一一答應閻婆的條件。閻婆聽宋江的回答,像沒事人一樣的不動聲色,聽完了,還沒忘了要對宋江表示謝意,一點都不拉過。閻婆此時心裡到底是如何的盤算,宋江是不摸頭腦的。往下還是,談到閻婆惜的棺材問題,閻婆以為,還是宋江親自去來得快,因為宋江的面子大。這一點,宋江也以為是正常的,所以,兩個人同時出來,一起到陳三郎的棺材鋪去。
在日常生活中,困難、問題、矛盾,幾乎經常、甚至可能隨時隨地產生或出現。那么,現實生活就對人們提出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面對問題,如何處理或解決矛盾的課題。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維,困難不可解,問題也難解,矛盾似乎就更是不可調和的了。面對這樣的現實,苦惱,犯愁,無路可走等等念頭,幾乎占據了整個身心,日子當然不好過了。但是,如果按照閻婆的邏輯,按照閻婆的思維方式,幾乎所有的困難、問題以及矛盾,統統都有辦法迎刃而解的。
例如,閻公死了,閻婆卻兩手空空,人地生疏,舉目無親,簡直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閻婆還是有辦法的,她找到王婆。王婆可能是鄆城本地有名的媒婆,找她,或許有解決眼前困難的辦法。閻婆是找對了人,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王婆聽了閻婆的難處,想到了惜老憐貧、樂善好施的宋江。於是,王婆牽的線,使閻婆認識了宋江,宋江很慷慨地解囊相助,把閻婆傳送閻公的困難解決了。處理這件事情說明,人不怕遇到不好的事情,關鍵是要遇到好人。
再比如,閻公的後事是料理完了,活人,還得繼續生存。但是,閻婆與女兒的生活沒有著落,解決這個問題,是擺在閻婆面前最現實的課題。於是,閻婆又想到了宋江。對於宋江,她只有感恩戴德,沒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她在上門感謝宋江的時候,發現宋江的下處只有他一個人,難道宋江的身邊,連個女人都沒有?帶著這個疑問,閻婆又找到了王婆,王婆簡單地介紹了宋江的一般情況,原來,宋江真是個“孤老”,除了客居在鄆城之外,並沒有妻室。閻婆了解到宋江的生活情況之後,不用皺眉頭,計也就來了。她央及王婆做媒,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宋江,如果這事成了,不但閻婆惜生活有了著落,連她自己,也跟著衣食無憂了。王婆的三寸不爛之舌真好使,把婚事真的就撮合成了。閻婆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生活問題,徹底解決了。
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的閻婆,對於宋江殺死自己女兒的突然變故,要說無動於衷,那可是假話,關鍵是閻婆有自己處理突發事件的獨特的手段。在身單力孤,幾乎沒有任何外部力量援助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穩住對方,防止矛盾激化,全力保持平和,以逸待勞,創造有利條件,求得事情發生轉機。閻婆的這一套辦法,果然奏效,按閻婆的意志,把宋江引了出來,終於使閻婆與宋江,置身與人多的鬧市,閻婆見到縣前的公人所以敢於叫喊,是她以為事情有了轉機,她已經具備了高聲叫喊,把宋江拿下的客觀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