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設計排水流量 指一定設計標準的地面排水流量,亦稱排澇流量。計算方法一般分為三類。①排澇模數經驗公式法:以求得的地區排澇模數(指每平方公里產生的澇水流量)乘排澇面積計算排澇流量,適用於蓄澇能力較小的澇區;②平均排除法:以設計徑流深乘排澇面積,再除以排澇時間,求得排澇流量,適用於排澇面積及蓄澇容積均較小的澇區;③設計澇水過程線法:指套用水量平衡方程對設計澇水過程線進行逐時段蓄、排澇計算,以求出最大排澇流量及蓄澇容積。此法適用於具有較大滯蓄能力的澇區。
排水河道(溝)設計水位 指排水河道(溝)在宣洩設計排澇流量時的水位。排水河道出口處的設計排澇水位,通常多取容泄區設計水位,和與設計排澇流量相應的河道出口水位中的高值。各級排水河道(溝)的設計排澇水位,可根據出口處的設計排澇水位按設計排澇流量逐級往上推算求得。
排水閘排澇計算 計算任務是確定閘底高程、閘頂高程及閘孔寬度。閘底高程一般與排水出口乾溝的溝底高程齊平。閘頂高程根據容泄區設計水位加風浪高及安全超高確定,且不能低於兩側原有的堤防高程。通常先確定閘底高程及閘頂高程,然後通過排澇計算求閘孔寬度。對利用汛期外水位短期回落或感潮地區低潮期間搶排澇水的排水閘,一般蓄澇區容積較大,常要根據設計的最高及最低蓄澇水位,先假定出閘孔寬度,按汛期搶排標準選定典型設計澇水過程線及相應的閘下水位過程線,採用水量平衡方程及過閘流量計算公式進行逐日排澇計算,經反覆試算後確定。對汛後排水的排水閘,其計算原則與掄排澇水的排水閘同,僅設計澇水過程線及相應的閘下水位過程線需根據汛後作物播種時間及相應的排水標準確定。
排水泵站排澇計算 計算任務是先求出設計排澇流量及設計揚程,然後再據以確定排水泵站的配套功率(通常稱為裝機容量)。其中:①設計排澇流量根據具體情況按前述方法計算。②設計揚程指排水站設計內、外水位之差。設計內水位即水泵運轉期經常出現的內水位,對於排除田間澇水的情況,一般採用大部分低田的地面高程;對排蓄澇區存水的情況,一般採用最低及最高蓄澇水位的平均值。設計外水位即容泄區水位,排田一般採用2~10年一遇1~5天的平均最高水位;排蓄澇區存水採用與設計暴雨相同典型年的容泄區水位。③排水站的配套功率由常見的水泵功率計算公式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