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律

阿那律

阿那律: 梵名Aniruddha ,巴利名Anuruddha 。又作阿尼盧陀、意譯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關於其身世,起世經卷十、五分律卷十五、眾許摩訶帝經卷二等載為斛飯王之子,佛本行集經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三則載為甘露飯王之子。

那律: 梵名Aniruddha ,巴利名Anuruddha 。又作阿尼盧陀、阿[少上兔下]樓馱、阿難律、阿樓陀。意譯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羅衛城之釋氏,佛陀之從弟。關於其身世,起世經卷十、五分律卷十五、眾許摩訶帝經卷二等載為斛飯王之子,佛本行集經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三則載為甘露飯王之子。佛陀成道後歸鄉,阿那律與阿難、難陀、優波離等,即於其時出家為佛弟子。出家後之阿那律,修道精進,堪稱模範。彼嘗於佛說法中酣睡,為佛所呵責,遂立誓不眠,而罹眼疾,至於失明。然以修行益進,心眼漸開,終成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見天上地下六道眾生。[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經’、長阿含卷四遊行經、佛本行集經卷五十八、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阿那律品、大智度論卷十一]
附:阿那律尊者
又譯為阿少兔樓陀。漢譯無貧、如意。以過去世,曾以稗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樂,故名。是摩訶男的親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六年後,回到他的家鄉迦毗羅維城說法教化。看到親弟弟難陀沉溺於孫陀羅的姿色之中,如果由他繼承王位,國必然很快就要消亡。兒子羅侯羅又是一個孩子,也不能擔負起治國的重擔。唯有度他二人出家,將王位繼承權讓給有作為的人,國度才氣得救。於是就度難陀和羅侯羅出家。他二人出家後,阿難、提婆達多、婆娑、跋提、阿那律五位王子也跟佛陀出家。
(二)頑強的脾氣
佛陀對釋種出家的人,要求特殊嚴峻。一次佛說法,阿那律打起瞌睡,佛陀批駁他說:‘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聽到佛的批駁,跪下來求後悔說:‘從今後,盡形壽,不再睡眠。’沒有多久,阿那律因不睡眠,患了眼病。佛知道後,關心地勸慰他說:修行不食固然不行,太過了也是不行。一切眾生都要有食物才氣生存,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眼以睡眠為食。修道也是這樣,涅盤以不放逸為食,無為境界以禪悅法喜為食。你應睡眠,保護眼睛。並請名醫耆婆為他醫療。阿那律頑強地答覆說:我發了誓,盡形壽,不再睡眠,依然不肯睡眠,不久,他的眼睛終於瞎了。在僧團內規定:比丘乞食回來,要將一份留給病比丘食用,衣服破了、髒了同住的比丘要予以補洗。後來阿那律的三衣破得實在不能再穿了,要求阿難為他縫製一套新的三衣。佛陀知道此事,親自為阿那律製衣,而且剪裁和縫製的水平很高,深為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等人所敬重。從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佛在僧團中,從不高人一等,與弟子的關係是慈祥和平等相處。
(三)天眼第一
佛為阿那律縫衣以後,對他雙目失明,十分憐愍,教他修習金剛照明三昧。不久,獲證天眼通。不論遠近內外,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證天眼通的阿那律,一目了然。佛說彌陀淨土,有的人不信賴,請阿那律以天眼通察看一下,果然不虛,使那些懷疑的人生起虔誠的信心。
一次阿那律十分得意對舍利弗說:我的清淨天眼,可以看見三千大千世界,我身材可以在寬闊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我的不動正念,離染去執。舍利弗批駁說:你說你的天眼可以看見三千大千世界,這是我慢心;你的身材可以在天空中翱翔,這是掉舉心;你的心離染去執,這是狂妄心,有這三心的人,不能離煩惱得解脫。對舍利弗的批駁,阿那律是虛心接管,從此再也不在別人面前說自己證得的境界。
(四)修學八大人覺
阿那律問佛如何修菩薩行,佛為說八大人覺法,令其修學。一、以無常觀、苦空觀、無我觀、不淨觀來察看宇宙和人生一切事物。二、貪慾是眾苦的根源,要斷除貪慾才氣解脫自在。三、斷除無厭足心,安貧樂道,追求智慧。四、不間斷地修福學慧,戰勝一切困難,戰勝一切魔障,堅持到底,取得最後的勝利。五、學習一切知識,破除愚笨,並以自己學的知識貢獻社會。六、對貧窮和愚笨的人,要給予物資上資助,精力上勸慰,不要嫌棄他們。七、不染世樂,過著清淨安樂生活,不做五欲的俘虜。八、發願普度一切眾生,不做自了漢,將自己的一切悲願救度眾生。阿那律聽了八大人覺法後,經常在定中思維,體證了宇宙人生的真諦,找到了醒悟(成佛)的道路。
佛陀去世的前夕,問諸弟子:我說的四諦、十二因緣,是我證悟的真諦。它是世間的明燈,苦海的慈航,入道的法門,證果的要道。誰對此有什麼疑問,趕快提出,當為講授。阿那律合掌恭順地對佛說:我們都堅信四諦、十二因緣法是宇宙人生真諦。在世界上日可令冷,月可令熱,雪山可以變成大海,大地可以變成廢墟。佛說四諦、十二因緣法,不可令異。阿那律的話勸慰了佛一生說法的苦心,微笑地人滅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