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1985年在法國政治避難之後開始小說《土地和灰燼》的創作的,在這部小說里,根據他在蘇阿戰爭中的見聞,比較詳細地描寫抵抗組織如何奮起反擊蘇軍,如何切斷交通幹線和電力網,並占領擁有煤礦的Pol-e-khumri地區的故事。當時他20歲,還是一個記者.在一次行軍中,他看到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坐在橋頭,無家可歸,因為蘇軍炸毀了他們的村莊。爺孫倆的眼睛裡充滿了無助和絕望,這給他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記憶。2000年,《土地和灰燼》法文版出版,繼而德文版也推出,立馬成了暢銷書,風行一時.
《土地和灰燼》的故事情節
是這樣的:達斯塔吉爾的村子被蘇聯人炸毀了,家族裡的其他人都死於轟炸,他和孫子亞辛倖存了下來,但是轟炸的巨響將亞辛變成了一個聾子。可憐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聾了,還以為轟炸後一切都會變得如此安靜,而達斯塔吉爾也不忍心告訴他真相。為了將村子裡發生的一切告訴他們現在唯一的親人——達斯塔吉爾的兒子、亞辛的父親、Pol-e-khumri煤礦礦工穆拉德,這一老一少踏上了尋找穆拉德的艱難旅程。
在波斯語中,“堅忍之石”(Syngue sabour),是指一塊黑色的魔法石,據說人們只要向它傾訴,困惱就能得到消解。對一些人而言—起碼,對小說里的角色而言,這塊堅忍之石,其實就是指聖城麥加里的“黑石”,而人們相信,終有一天,它會因吸收太多人類的不幸而爆裂,而石頭爆裂之日,亦將會是世界終結之時。
在小說里
真正的“堅忍之石”,卻是那倒臥在妻子懷裡、猶如被切除了腦幹的人。他被一顆子彈擊中,失去了意識,而他彌留的生命,則在血泊中隨時間一點一滴流逝。時間因跟生命摻合而變得緩慢且巨大,於是緊抱著丈夫身軀的妻子終於能藉此機會去將時間攤開,默想她當初曾怎樣鼓勵丈夫為戰爭而犧牲,怎樣去反對竟敢違抗武裝召集的丈夫,並怎樣地渴望他能成為戰爭以及民族的英雄,而不再在市場為了一根菜的價錢而跟別人吵架。
然後,她開始說話,一邊照顧著丈夫一邊跟他低聲說話,而且愈說愈綿長。儘管敵人的哨兵已經開始進逼,儘管敵軍已經開始搶掠並在四周亂槍掃射,她依然繼續跟丈夫說話。她細細碎碎地向丈夫訴出心聲,儘管她並不知道他是否能聽見,又是否能明白,而這段一發不能自制的懺悔,就是小說《堅忍之石》的靈魂所在。
《堅忍之石》的故事
猶如覆蓋著一層迷糊的風沙,沒有具體的發生地點,而角色的身影亦朦朦朧朧。然而小說的重點並不在於角色做了些甚么,而是在於角色反省了甚么。妻子的低語除了涉及到戰爭、宗教、社會以及配偶制度對人所造成的壓制,還涉及到故事裡、那個明顯帶有鮮明阿富汗色彩的國度里許多教人難以想像的隱秘。故事中的妻子,就像那些向“堅忍之石”和盤托出一切愁煩的信徒,她將她一切的心事,都交付給她懷裡的那塊“堅忍之石”,而最後,石頭終於綻裂開了......。
《堅忍之石》故事的地點與人物形象
雖然都比較含糊,然而在筆法上,阿提克˙拉希米 (Atiq Rahimi)所採用的,卻還是非常現實主義的手法。故事中所談論到的政治壓制都非常具體,而其中所述及的婦女地位,乃至她們在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更是非常精準而且巨細無遺,尤其是那些涉及到伊斯蘭教的價值觀與生活細節等等,都可見作者刻意下的許多心力。
就像之前的小說一樣,阿提克拉希米在《堅忍之石》保留了一貫利落甚至冷峻的風格,然而在小說的部分章節,卻又會筆鋒一轉,穿插一些甚富抒情味道的句子。能夠在首本直接以法語寫作的小說中保留文字上的這份風格,並同時對自身文化作出深刻的反省,難怪拉希米雖然只是 P.O.L. 這間年輕出版社旗下的一名新進作家,但仍然能贏得龔古爾評判團的青睞。
獲獎新聞
昨天,龔古爾獎將一位阿富汗難民送上了名望的巔峰——流亡法國的阿富汗作家阿提克·拉希米(Atiq Rahimi)以講述被壓迫女性終獲心靈自由的小說《有耐心的石頭》贏得大獎。
1962年,拉希米生於喀布爾,1980年代逃離祖國,先到巴基斯坦,後獲法國容留,以難民身份入讀索邦,學電影。
“此書品質非凡。”評審會主席埃德蒙·夏爾-魯女士說,《有耐心的石頭》描述的苦難令人動容,有悲劇般的冷靜,卻並非慘到不忍閱讀,她尤其欣賞書中對婦女命運的關注及其社會意義。書名“Syngué Sabour”乃波斯語,出自民間故事,講一塊黑石專門聽傷心人傾訴,像海綿一樣吸走他們的悲苦,還以繼續忍受生活的耐心。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一位阿富汗(儘管書中沒有明確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婦女在亂世、婚姻和宗法這三座大山的重壓下,謀求自我解放的苦難歷程。在戰爭中,她丈夫被子彈射中頸椎,不僅全癱,而且終年昏迷不醒,如同一塊會呼吸的石頭,躺在家中。苦命的妻子坐在他身邊,絮絮叨叨,根本不知道丈夫是否聽得見——丈夫能動時她可不敢這樣對他講話,否則會被打個半死。她一口氣講了150頁,丈夫仍然像塊有耐心的石頭,她越說膽子越大,終於道出了塵封多年的一個重大秘密。
拉希米足夠幸運
第一部法語小說就為他帶來了法語文學的最高榮譽。他原以波斯語寫作,這是阿富汗的多種民族語言之一。《有耐心的石頭》是他的第一部法語小說,事出2002年,塔利班政權垮台後,他首次重返祖國。“一旦我找到自己的根,我就很難繼續用波斯語寫作了。”拉希米說,“回來後,我想去表現更重大的問題——禁忌,阿富汗人的秘密,但我的母語不允許我這樣做。”
“法語給了我一片自由的天地。”他說。拉希米很小就被送入喀布爾的法語學校就讀,1973年,查希爾國王被政變推翻,父親被迫帶全家流亡印度。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全家返回喀布爾,拉希米上大學,讀法國文學。此後,由於嚴苛的政治和思想環境,加上即將到來的四年強制兵役,他選擇了出逃。到法國後他開始用母語寫自己的故事。2000年,他的《土與塵》出版,此書原以波斯語寫成,後由他人譯成法語。四年後,拉希米把它搬上了銀幕,帶它參加了坎城電影節,後來在桑給巴爾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劇情片的金帆船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