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基督教東派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在1054年的正式分裂。由於事件具體起因多與當時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烏相關,故稱阿卡西烏分裂。羅馬帝國在公元4世紀末分裂之後,東西兩部分在社會、政治、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促成了基督教說拉丁語的西部派別和說希臘語的東部派別之間的分化。西部的羅馬教會自認為是耶穌門徒彼得的繼承者,堅持認為其在各宗主教區中擁有首席地位;東部的君士坦丁堡教會則在東羅馬皇帝支持下與羅馬教廷爭奪勢力範圍;再加上教義方面的分歧,終於在1054年相互開除教籍,正式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又稱色路拉里烏斯分裂。君士坦丁大帝
背景
羅馬大公教會和東正教會的分裂,是羅馬帝國東西分裂之後多個世紀以來摩擦的結果。彼此之間在文化和語言上的隔膜和政治上的對抗,使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的分歧不僅僅限於宗教問題上。即使在諾曼人入侵、雙方同在受外敵威脅的情況下,1054年東西方教會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調停會議,仍然演變成一場亘相控訴指責的大會,羅馬教宗在此下詔革除了東正教會的教籍。其實過往雙方在宗教信仰的問題上鮮有共識。例如在反圖像爭辯(726-843年)之中,為了是否可以向圖像敬拜,雙方已鬧得不和。在三位一體之神性的問題上,聖靈是由聖父“和子”而出(西方教會的觀點),還是由聖父“透過子’’而出(東方教會的觀點)等神學問題,成為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阜丟斯(Photius)時期(864年)的劇烈爭論。至於最後的決裂,卻是政治因素多過神學爭議,特別是羅馬教會的權威受到挑戰。教宗宣稱自己的地位凌駕於其它的宗主教之上,而君士坦丁堡則認為羅馬與各宗主教是平等的。自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theGreat)遷都拜占庭(Byzantine,今土耳其伊斯坦堡),改名君士坦丁堡,此後逐漸形成東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蠻族推翻,由羅馬主教出面講和,安定人心。羅馬主教長從此掌握政權,形成政教合一的龐大系統與組織。在六世紀到十一世紀的五百年間,東西方的文化差距越來越大,東方教會和羅馬大公教會落落寡歡。兩方教會各有許多特色,種族語言和政治文化均有不同。東方教會使用希臘語文,西方教會使用拉丁語文。而《尼西亞信經》版本、儀式、聖餐餅、教義,以及在教堂里使用圖像的態度等不同,使爭執卻與日俱增,而且沒有獲得解決。爭論
《尼西亞信經》內容的爭議〈尼西亞信經〉原本提到“聖靈是由父而出”,羅馬公教要在《尼西亞信》里插一個filioque(拉丁字),即“聖靈是由父'和子'而出”,而東方教會反對未經普世會議就加添任何字句。兩方教會不只一次的互相指控,爭議不決。這一詞組至今仍是東西方教會的重要分歧。羅馬公教所用的是無酵餅;君士坦丁堡所用的是有酵餅。羅馬要教士守獨身,君士坦丁堡卻準許下級教士婚娶;羅馬只準許各主教在堅振禮中塗油,君士坦丁堡卻準許各神甫均如此做;羅馬準許人在大齋節(lent)中使用牛奶、奶油和乾酪,君士坦丁堡卻不許。
基督的神性與人性論爭
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大公會議,早已規定基督的本性為二重,即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但這個決議,並沒有使得許多東方的信徒心服。反對這規定的人,就被稱為基督一性論者(Monophysites)。實際上,當時全埃及、亞比西尼亞與敘利亞的一部分,以及亞美尼亞的大部分,都擁護基督一性論,直到如今。544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527-565在位)頒諭,要迦克墩的定義遷就亞歷山大的解釋,使基督的人性變成在神性之下,雖然教宗維吉流斯(vigilius,538-555在位)一度反對,但差點被開除教籍而不了了之。後來,又由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的努力,皇帝賀拉流斯在633年提出此教義問題的新解釋,即基督一志說,認為基督確實有一種「神而人」的意志或力量。但「力量」的說法不合聖經,以後的教宗又反對使用。直到680-681年君士坦丁四世(668-685在位)於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六次普世會議,確定基督有兩個意志,以討好羅馬,恢復統一。諷刺的是,此次會議竟把所謂無誤的教宗何挪留(Honorius)判為異端。
偶像崇拜的論爭
在第七世紀初期,貴格利一世已允許在教堂中使用圖繪和雕像,但堅持不得用為崇拜的對象。第八世紀時,圖像敬拜成為禱告的對象,環繞一層蒙昧而迷信的氣氛,這種情況頗為盛行,以致回教徒也嘲笑基督徒崇拜偶像。當初把圖像帶進教堂,做為美觀和教誨文盲用途的人及相關辯論,令人徒嘆負負。公元726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為糾正其版圖內對圖像的濫用,要求把圖像高掛,使崇拜的人吻不到。但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和及其支持者大為憤怒。不久,君士坦丁堡、希臘和敘利亞等地發生暴動,皇帝及其議會隨即下令把所有的像都從教會中摒棄,但在執行時極為殘忍,使得他所持理由遭受挫折。教皇貴格利三世公然指責皇帝,且對圖像的使用,大加提倡。一場大論戰於焉展開,即為人們所稱「反對圖像」的爭辯(IconoclasticDispute)。公元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他禁止崇拜圖像,認為是「不合聖經」,系一種異教反基督教的行為,將帶領基督徒陷入試探。這個問題對教會極為嚴重。因為人們早已把圖像當作偶像崇拜,在其面前燒香。遺憾的是,爭辯的雙方在整個基督教世界內,都訴諸武力,而逞狂暴和謾罵。繼承君士坦丁的利奧四世,其未亡人愛任恩(Irene)為君士坦丁六世的母親,在787年召開第二次尼西亞會議時,以其影響促成的決議,不但可以設定基督、聖母馬利亞、聖圖和天使等圖像,還建議「向圖像行禮和致敬意的崇拜」,並且「為尊敬它們,而獻香火與小燈」。這明顯與當年利奧三世的政策不同,是開倒車的做法。至於西方教會,圖像的使用雖經教皇致力支持,但查理曼和法蘭克的牧師人員均堅決反對。公元794年在法蘭克福大會議時,特別作成反對的聲明。查理曼王朝書中宣布:「唯有神才配受崇拜,聖徒僅可獲得尊敬,像決不可受崇拜。」公元800元查理曼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後,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對羅馬的政治猜疑加重。第九世紀,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阜丟斯(Photius,858867、878-886兩次在任),拒絕羅馬教宗的主張,策動一個強大的計畫去把鄰近的眾斯拉夫國,贏到希臘式的基督教這邊。阜丟斯咎責羅馬公教在教義與實踐上均屬異端,尤其在補充一條古信條而不先行召開普世會議來討論,更為荒謬。不過教宗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卻是中古時代最能幹的教宗之一,他維持羅馬的聲譽,使得869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暫時擱置有關的爭執。導火線
幾個世紀以來,西歐與東方因地理距離遙遠,接觸一直有限,到十一世紀初期,希臘教會尚未和西方教會分離。東方教會領袖不願意接受西方教會領袖的聖職授任。1054年,當羅馬教宗利奧九世(LeoⅨ,1049-1054在位)的欽差大使宏伯特(Humbert)抵達君士坦丁堡時,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瑟如拉留(MichaelCerularius,1043-1058在位)拒絕向他屈服。宏伯特隨即在7月16日發表一份檔案,把主教長開除教籍。君士坦丁堡主教長也相對地同時開除利奧九世的教籍。東方教會在理論上強調宗教事務應由基督教五大地區的領導人會議控制,而教廷改革派則主張宗教事務應由教宗單獨管理。東西方領袖的代表之間憤怒的齟齬,終致造成長久的分裂。直到十字軍東征的兩百年間,情況又有變化。兩個區域間的商業與交通得以恢復。但是這種重新的接觸,反而出現東西方永久的分裂。因為兩個敵對力量,都想爭取教會的轄區,有效控制基督教世界。原因
遠因遷都拜占庭
西元332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這就悄悄的埋下了東西教會大分裂的伏筆。這樣的行為使得東西教會慢慢疏遠以及產生了隔閡。
主教權利擴大
西元381年,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召開了大公會議,這次會議提升了君士坦丁主教的權位,而君士坦丁堡也提升成總主教區,僅次於羅馬。451年的大公會議再次擴大了主教們的權利。
特蘿拉會議
621年,特蘿拉(TNTRYLLI)地方召開會議,警告西方主教們如果不服從教會的紀律則開除教籍。此次會議中第五十五條──羅馬人民於四旬期星期六守齋乃違背教會之傳統,如神父為此將廢逐,若為主教,則開除其教藉;教宗如此時守齋亦開除其教藉。教宗不簽字認可,而皇帝也出兵干擾。
近因
聖像破壞與教難西元7世紀末,東主逐漸從西方分離,他們對教會的信條、情感、敬禮持保守態度,對新的活動持懷疑態度。726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身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將堂內的聖像、十字架全部搗毀,這樣在東方教會引起了混亂與教難。將宗主教聖日爾曼廢除,當時教宗額我略二世絕罰了皇帝。利奧三世報復,派箭隊活捉教宗。
利奧三世死後,繼承人仍遵守此令。直到780年,女皇伊琳娜繼位後,願意恢復對聖像的敬禮,願意東西方教會統一,因而他得到當時宗主教聖特拉烏斯的支援,並得到教宗哈德良一世的同意,於787年,召開了第七次,尼西亞第二次大公會議。會議結果重新闡述敬禮聖像的真正意義,教會並非敬禮聖像本身,而是敬禮聖像所代表的神或天使,或聖母、聖人。
佛希要分裂
847年即位的君士坦丁宗主教伊納爵,雖然道德以及學識方面非凡,但是卻因著自己的正直引起了拜占庭皇帝的憤怒,他被廢逐。又令佛希要替其職位,佛希要曾擔任過政府要職,學識也不凡,但是單單一屆教友卻在短時間被授與全部聖秩,這樣的一步登天加上伊納爵的廢逐合法與否都是令人懷疑的,所以引起了不滿的聲浪。
863年,此時的羅馬教宗尼克老一世也財采取了行動。立即聲明伊納爵的廢黜非法,以及開除佛希要的教籍。佛希要也開始了反擊,他攻擊西方教會更動信經的內容,甚至在867年擅自於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開除教宗教籍。這是千古之奇事──宗主教開除教皇。
雙方的緊張關係越演越烈,不料支持佛希要的皇帝遭人暗殺,兇手自立為王,是為巴西略一世,他將前任一切的措施推翻,包括廢逐伊納爵跟佛希要的提升。同年教宗尼克老一世逝世,繼任的雅德良二世(867年-872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八次大公會議,東西教會統一,而東方教會也承認羅馬的首席地位。
雖然佛希要分裂只維持了幾年,但是卻種下了日後大分裂的近因。過去羅馬教皇的首席地位是無可否認的。這次事件後卻有人開始質疑教皇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竄改教義。
正式大分裂
這次的大分裂在佛希要分裂之後的一百六十年左右實現。這次的分裂起於君士坦丁堡牧首彌格耳·賽魯來的野心。他決心要做東方的教宗,處心積慮的要做一個無法挽回的分裂。公元1053年,他把東方的拉丁禮教堂全數關閉,同時致函羅馬,極盡詆毀之事--他質問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義。又說西方教會彌撒用無酵的餅是源自猶太人,是異端。安息日守大齋,準許教友吃未出血的肉。四旬日不唱哈勒路亞等等。雖然這只是無關大雅的幾點外表禮規而已,但是拜占庭的教友卻異常的重視。
當事的教皇良九世(1049年-1054年)為了不讓分裂再起,派了樞機主教為首的協調團至君士坦丁堡,可惜樞機主教的性情暴躁,缺乏外交手腕使的整場事件陷入了另一個低潮。而彌格耳正好用著這次的事件再次的抨擊拉丁教會,他鼓勵教友反對拉丁教會。面對彌格耳這種態度,亨拜與他的同伴於1054年7月14日進入聖索非亞大教堂,對彌格耳這種頑固的態度表示抗議,將開除教籍的判書放到祭台上,待出了教堂,亨拜大聲跺腳並說到──願我上主臨鑒,評判我輩!
彌格耳不肯屈服,當眾把教皇送來的詔書燒毀。為了得到其他主教的同情,便誇大了樞機主教與宣達團的誤會以激怒他們。更以基督正統的教會唯一的代表自居。於是東方的一切便隨他而去了。這時的希臘教是正在向相異教的俄羅斯傳教,她也無意中被捲入了裂教的集團中。
羅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開除對方的教籍,標誌著基督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