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藝標準
範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於一般民用及工業建築的地下室防水,推薦剛性防水做法:
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應根據工程現場允許採用商品混凝土或現場攪拌,其材料應符合:
1水泥:採用425號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嚴禁使用過期,受潮、變質的水泥。
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於3%。
3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徑不宜大於40㎜,含泥量不大於1%,吸水率不大於1.5%。
4水:飲用水或天然潔淨水。
5U.E.A膨脹劑:其性能應符合行業標準《混凝土膨脹劑》(JC476-92),其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規定,與其它外加劑混合使用時,應經試驗試配後使用。
2.1.2主要機具:混凝土攪拌機、翻斗車、手推車、振搗器、溜槽、串桶、鐵板、鐵鍬、吊斗,計量器具磅秤等。
作業條件
2.2.1鋼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辦理隱檢、預檢手續。注意檢查固定模板的鐵絲、螺栓是否穿過混凝土牆,如必須穿過時,應採取止水措施。特別是管道或預埋件穿過處是否已做好防水處理。木模板提前澆水濕潤,並將落在模板內的雜物清理乾淨。
2.2.2根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
2.2.3材料需經檢驗,由試驗室試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試配的抗滲等級應按設計要求提高0.2Mpa。
2.2.4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間繼續做好降水,排水。
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運輸→混凝土澆築→養護
3.2混凝土攪拌:攪拌投料順序:石子→砂→水泥→U.E.A膨脹劑→水。投料先乾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後攪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攪拌時間延長0.5min)。混凝土攪拌前必須嚴格按試驗室配合比通知單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裝水泥、砂、石車車過磅,在雨季,砂必須每天測定含水率,調整用水量。現場攪拌坍落度控制6~8㎝,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
3.3運輸:混凝土運輸供應保持連續均衡,間隔不應超過1.5h,夏季或運距較遠可適當摻入緩凝劑,一般摻入2.5‰~3‰木鈣為宜。運輸後如出現離析,澆筑前進行二次拌合。
3.4混凝土澆築:應連續澆築,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縫。
3.4.1底板一般按設計要求不留施工縫或留在後澆帶上。
3.4.2牆體水平施工縫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於200㎜的牆體上,牆體如有孔洞,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宜少於300㎜,施工縫形式宜用凸縫(牆厚大於30㎝)或階梯縫、平直縫加金屬止水片(牆厚小於30㎝),施工縫宜做企口縫並用B.W止水條處理垂直施工縫宜與後澆帶、變形縫相結合。
3.4.3在施工縫上澆築混凝土前,應將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雜物,沖淨並濕潤,再鋪一層2~3㎝厚水泥砂漿(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減石子混凝土,澆築第一步其高度為40㎝,以後每步澆築50~60㎝,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順序澆築。混凝土由高處自由傾落不應大於2m,如高度超過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套用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振搗時間一般10s為宜,不應漏振或過振,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鋪灰和振搗應選擇對稱位置開始,防止模板走動,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集的部位嚴格按分層澆築、分層振搗的要求操作,澆築到最上層表面,必須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實平整。
3.5養護:常溫(20~25℃)澆築後6~10h覆蓋澆水或蓄水養護,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養護不少於14d。
3.6冬期施工:水和砂應根據冬施方案規定加熱,應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於5℃,採用綜合蓄熱法保溫養護,冬期施工摻入的防凍劑應選用經認證的產品。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不大於15℃。
防水混凝土質量驗收標準
4.1本標準適用防水等級為1~4級的地下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不適用環境環境溫度高於80°C或處於耐侵蝕係數小於0.8的侵蝕性介質中使用的地下工程。
4.2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泥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於32.5級,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水泥;
2碎石或卵石的粒徑宜為5~40mm,含泥量不得大於1.0%,泥塊含量不得大於0.5%;
3砂宜選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於3.0%,泥塊含量不得大於1.0%;
4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應採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淨水;
5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一等品及以上的質量要求;
6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於二級,摻量不宜大於20%;矽粉摻量不應大於3%,
其它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4.3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配要求的抗滲壓值應設計值提高0.2%;
2水泥用量不得少於300kg/m3;摻有活性摻合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於280kg/m3。
3砂率宜為35%~45%,灰砂比宜為1:2~1:2.5;
4水灰經不得大於0.55;
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於50mm,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宜為100mm~140mm。
4.4混凝土拌制和澆築過程中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檢查不應少於兩次。
每盤混凝土各組成材料計量結果的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混凝土組成材料計量結果的允許偏差(%)
混凝土組成材料每盤計量累計計量
水泥、摻合料±2±1
粗、細骨料±3±2
水、外加劑±2±1
註:累計計量僅適用於微機控制計量的攪拌站。
2混凝土在澆築地點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檢查兩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拌全物性能試驗方法》GBJ80的有關規定。
混凝土實測的坍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間的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許偏差
要求坍落度()允許偏差()
≤40±10
50~90±15
≥100±20
4.5防水混凝土抗滲性能,應採用標準條件下養護混凝土抗滲試件的試驗結果評定。試件應在澆築地點製作。
連續澆築混凝土每500mm3應留一組抗滲試件(一組為6個抗滲試件),且每項工程不得少於兩組。採用預拌混凝土的抗滲試件,留置組數應視結構的規模和要求而定。
抗滲性能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GBJ82的有關規定。
4.6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混凝土外露面積每100m2抽查1處,每處10m2,且不得少於3處;細部構造應全數檢查。
主控項目
4.7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檢驗報告。
4.8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抗壓、抗滲試驗報告。
4.9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後澆帶、穿牆管道、埋設件等設定和構造,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驗收記錄。
一般項目
4.10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埋設件應正確。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
4.11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於0.2mm,並不得貫通。
檢驗方法:用刻度放大鏡檢查。
4.12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於250mm,其允許偏差為+15mm、-10mm;迎水面鋼筋保護厚度不應小於50mm,其允許偏差為±10m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成品保護
5.1為保護鋼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並不得碰、改動模板、鋼筋。
5.2在拆模或吊運其它物件時,不得碰壞施工縫處企口,及止水帶。
5.3保護好穿牆管、電線管、電門盒及預埋件等,振搗時勿擠偏或使預埋件擠入混凝土內。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嚴禁在混凝土內任意加水,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過大將影響U.E.A
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脹率,直接影響補償收縮及減少收縮裂縫的效果。
6.2細部構造處理是防水的薄弱環節,施工前應審核圖紙,特殊部位如變形縫、施工縫、穿牆管、預埋件等細部要精心處理。
6.3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須由防水專業隊施工,其技術負責人及班組長必須持有上崗證書。施工完畢,及時整理施工技術資料,交總包歸檔。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三年,出現滲漏要負責返修。
6.4穿牆管外預埋帶有止水環的套管,應在澆築混凝土前預埋固定,止水環周圍混凝土要細心振搗密實,防止漏振,主管與套管按設計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嚴。
6.5結構變形縫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止水帶位置要固定準確,周圍混凝土要細心澆築振搗,保證密實,止水帶不得偏移,變形縫內填瀝青木絲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縫內20㎜處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鋪一層防水卷材,並抹20㎜防水砂漿保護。
6.6後澆縫一般待混凝土澆築六周后,應以原設計混凝土等級提高一級的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築,澆筑前接槎處要清理乾淨,養護28d。
要做哪些工作
一定要先用水泥砂漿將地面找平,再做防水處理,這樣就可以避免防水塗料因厚薄不均而造成滲漏。在做防水之前,一定要將地面清理乾淨,用聚氨酯防水塗料反覆塗刷2至3遍。
經驗:牆與地面之間的接縫及上下水之間的管道地面接縫處,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一定要督促好工人處理好這些邊邊角角,防水塗料一定要塗抹到位。要求裝修隊給廚房、衛生間的上下水管一律做好水泥護根,從地面起向上刷10至20厘米的聚氨酯防水塗料,然後地面再重做聚氨酯防水,加上原防水層,組成複合性防水層,以增強防水性。
一定要做牆面防水
衛生間洗浴時水會濺到鄰近的牆上,如沒有防水層的保護,隔壁牆和對頂角牆易潮濕發生霉變。所以一定要在鋪牆面瓷磚之前,做好牆面防水。一般防水處理中牆面要做30厘米高的防水處理,但是非承重的輕體牆,就要將整面牆做防水,至少也要做到1.8米高。
經驗:與淋浴位置鄰近的牆面防水也要做到1.8米高,若使用浴缸,與浴缸相鄰的牆面防水塗料的高度也要高於浴缸的上沿。
牆內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
施工過程中在管道、地漏等穿越樓板時,其孔洞周邊的防水層必須認真施工。牆體內埋水管,做到合理布局,鋪設水管一律做大於管徑的凹槽,槽內抹灰圓滑,然後凹槽內刷聚氨酯防水塗料。
坡屋面防水設計
論及屋面防水,坡屋面比平屋面更講究屋蓋整體的系統性。
(1)舊式的坡瓦屋面不論民居還是官式,不論是南方、北方,都各有一套成熟的系統。只是有的較簡陋,有的較複雜,但都能適應當時的經濟及當地的氣候條件。
(2)新式的坡瓦屋面以機平瓦為代表,主要用於檁條望板系統之中,該系統基本成熟可靠。
(3)現代坡瓦屋面指的是以英紅瓦為代表的具有優良防水、耐久及裝飾性能的水泥砂漿重質瓦。瓦的表面華麗,但如將瓦座砌於混凝土屋面板上,就會造成整個系統的混亂,下面將重點敘述。
(4)油氈瓦是近年國內發展起來的輕質瓦,上海及其周邊地區正推廣。設計時要解決揚長避短的問題。
(5)金屬坡屋面包括金屬瓦、金屬單板、複合夾芯板等,通常都由專業公司設計、製作、安裝,高度專業化。但這類屋面,特別是金屬板,使用3~5年後,即可能發生滲漏,其滲漏率比較高。
(6)坡頂屋面的剖面設計近年來很有點別出心裁。比如,只是為了立面需要,將坡瓦屋面與平面構造完全按平屋面設計,至少在平、坡相交的部位,坡屋面的一部分被當作檐溝側壁使用。建議凡平、坡相接,須在坡瓦屋面檐端作250mm高的泛水作為過渡。坡屋面、平屋面按各自合理的構造設計,兩者的防水層在泛水頂部(或延至坡頂上200~300mm寬)密封連線。平屋面的防水層是主防水層,坡屋面防水屋是次防水層。
2重質瓦
2.1系統構造
重質瓦原本是用在屋架系統上的:屋架上設檁條、椽子、木望板;或檁條上直接釘木望板。筒瓦可以採用鋼絞線或擰在一起的雙股鋼絲,直接釘掛在望板上;但大多數的平瓦則是勾掛在掛瓦條上,掛瓦條下為順水條,防水層就鋪設在順水條與木望板之間。
保溫層主要設在吊平頂內,採用礦棉氈類。吊頂封閉的空間,設通風構造;通常在山牆兩側設百葉,夏季開啟通風,冬季關閉保溫。整個系統成熟、合理。保溫層也可設在斜吊頂中。不設吊(平)頂的坡瓦屋面,保溫層可仍為礦棉類,設在防水層上。此時的瓦作為主防水層,而卷材則起防止冷凝水的作用兼作防水層。
2.2存在問題及對策
將重質瓦用在鋼筋混凝土坡屋面上似乎是我國特有的作法。帶來的問題是:掛瓦使絕熱層幾乎沒有好設計。有關標準圖集選用的絕熱層為塊料,塊料保溫層的設定要解決重質瓦下滑的問題。圖集提示的解決辦法是在檐口處設計鋼筋混凝土反梁,將保溫層勾托住;同時在屋面板內預埋鋼筋頭。
鋼筋頭給保溫塊材的鋪設及防水層的施工(特別是卷材)“製造麻煩”後,又給掛瓦條的安裝帶來不便——鋼筋頭埋設不準,在施工保溫層、防水層時,工人當作爬梯使用。解決的辦法是採用現場噴發泡聚氨酯。具體構造建議:採用鋁合金掛瓦系統,或仍採用木質掛瓦條,但需加高條的斷面高度,取消順水條。兩種方法都須直接將掛瓦條固定在混凝土屋面板上,然後作保溫層。發泡聚氨酯施工時,應控制好厚度,留足掛瓦後的空隙,使偶爾滲到瓦下的水能通過聚氨酯硬泡表面,穿過掛瓦條預留的開口排除。
對聚氨酯硬泡上表面自然形成的膜層,不要切割、踩踏破壞。必要時,在其上還可加塗聚氨酯塗膜或JS塗膜,並連續覆蓋掛瓦條。
2.3絕熱防水問題
在冬暖夏熱地區,以考慮隔熱為主。建議設計金屬隔熱膜。北方地區及夏熱冬冷地區,宜優選外保溫。完全取消絕熱層的設計,不僅有悖於國家的建築節能政策,而且降頂層用戶的舒適度。
內保溫或吊平頂保溫隔熱,效果不如外保溫,而且不能解決混凝土屋面板的溫變裂縫,於防水不利。
鋼筋混凝土坡屋面板不能作為防水層,能作為主體防水層的,主要還是柔性防水層,如聚氨酯塗膜或自閉性卷材。坡度較大時,建議選用JS,厚度1.0~1.2mm,但局部穿釘處應加至2.5~3.0mm,起密封作用。
2.4現代平瓦、筒瓦的構造設計問題
將瓦大面積座磚,很容易破壞瓦的自然搭接構造的合理性,不能保證恰當的間隙和恰當的空腔,使瓦的防水功能大為降低。座砌的瓦,因為怕下滑,常常取消防水層,這直接違反規範規定,因此而造成大面積滲漏的教訓也不少。若一定要座瓦,建議防水層採用JS,或採用聚合物水泥砂漿,但前提是要確保坡屋面混凝土澆築的質量。
採用其他柔性防水層是不可取的。比如Ⅱ型聚氨酯塗膜,在施塗最後1道塗膜後,撒細砂拍入,這種流行的防下滑措施是不可靠的,特別是建在道路兩旁的建築。
生產現代瓦的專業公司能夠提供完美的整套坡頂構造節點,要使瓦能起到主防水層的作用。設計、施工均應儘量避免自造節點。
不論現代平瓦還是筒瓦,只能在局部位置使用少量專用砂漿座砌。
3油氈瓦
3.1系統構造
油氈瓦屬輕質瓦。油氈瓦原來也是與檁條、望板系統配套使用。因此,它在上海地區採用之初,主要用在輕鋼屋架、檁條望板系統中,其整個屋面系統的輕質性、方便性、經濟性,是促進該地區“平改坡”成功的內在因素。
3.2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將油氈瓦直接釘粘在混凝土坡屋面上,令其優勢全無。但用在外保溫層上,則顯然比重質瓦好。首先減弱了下滑的重力;構造上也趨簡化:因為不設掛瓦條,鋼筋頭可以不留,在保溫砌塊的砂漿找平層上作防水層(也稱油氈瓦墊層),然後直接粘釘油氈瓦。
砂漿找平層採用聚合物水泥砂漿,主要目的是改性,增加砂漿的韌性,以便釘置油氈瓦時,釘孔四周減少裂縫。於是,油氈墊層可以去掉。
油氈瓦用在夏季日照強烈的地區及沿海強風暴雨地區時,其弱點較易顯現。
4、金屬坡屋面
4.1系統構造
金屬坡屋面,無論是瓦還是板,都以構造防水為主;特別是排水方向上的搭接,主要靠足夠的坡度。若坡度小於5%,瓦(板)從脊到檐應連續,中間不應有搭接。實際工作中,有些坡度過小的屋面,其排水方向的搭接靠膠密封,這是金屬板屋面發生大面積嚴重滲漏的的主要原因。解決辦法是採用專用雙面防水密封膠帶。但由於板間縫隙寬窄不一,定型的雙面膠帶若能與合適的膏狀密封膠配合使用,可能效果更好。
金屬板橫向搭接,雖有搭接部位(波峰)及搭接長度的要求,仍應注意雨季主導風向,順風搭接。
金屬板的選用要點:①構造形式應使板能自由伸縮;②密封節點應(錨點)考慮非裸露式;③板面宜選淺色。以上是減少因溫度變形引起滲漏的主要措施。
4.2金屬坡屋面
常因內天溝尺度過小,排水不暢,引起水滿上溢,從檐板下滲入室內。
解決的辦法:①天溝側板應延伸至檐板下儘可能多一點,具體要看屋面坡度。坡度大,延伸少,坡度小,延伸多;②採用虹吸式水落口,其排水效率高,可加速溝中雨水流速,對天溝的縱向坡度及溝的尺寸要求都較為寬鬆。另外水落口排水不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維護問題。水落口應選用較高突起的,平緩篦籠則容易被堵。
夾芯鋼板封閉之端部,套用聚氨酯硬泡填封(現場發泡),若接室內單板天溝,應採取措施確保絕熱層的連續性。
4.3 金屬瓦屋面
金屬瓦通常也是與輕鋼屋面共同組成屋蓋系統,而且高度專業化,能夠較好地解決防水、保溫、隔熱、減噪聲等問題。如果將其移植到混凝土坡屋面上,保溫隔熱構造可以同油氈瓦,但瓦的固定只能釘掛在龍骨(掛瓦條)上。
若將金屬瓦直接錨在金屬掛瓦條上,固體傳聲很大,採用木龍骨,情況會好許多。
5 幾點建議
(1)坡屋面應優選鋼結構,採用輕鋼檁條、望板及掛瓦系統。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的坡頂居住建築,頂層(或屋蓋)可採用鋼結構,視其大小,可現場拼裝、組裝、也可整體吊裝。
(2)防水設計要同時考慮絕熱層。其綜合構造系統,可簡可繁。再簡,也比完全放棄好。最簡單經濟的掛瓦,可在混凝土板直接用砂漿作出掛瓦條,掛條中間開泄水口;作JS防水層覆蓋掛瓦條;絕熱層採用鋁箔,用氯丁膠鋪貼,相互搭接75mm,膠帶粘牢;再鋪掛重質瓦。若直接座瓦,應先作JS,隨即用纖維砂漿鋪成條狀座瓦,可形成通風隔熱層。但若須保溫,僅能做內保溫。
(3)金屬屋面應按專業公司提供的全套系統進行設計、製作、安裝。比如曲面網架金屬屋面,不僅包括網架,也包括屋蓋四周的封堵。拆開分包的結果,容易產生“邊區”,滲漏就從那裡產生。專業公司提供的全套系統,還應包括專用配件。
(4)坡屋面的外檐溝,有時為了立面美觀,會把溝做的很小,甚至埋不下1個水落口。解決的辦法是,定製水落口;同時,允許雨天,水滿外溢。對混凝土外檐溝,要求外檐飾面耐水沖刷,不怕髒,能自潔;對金屬外檐溝,則建議溝外側邊緣低於內緣。
日本有許多屋面檐溝不設水落管,也不裝水落口,只在溝端留洞,洞下掛鐵鏈,鐵鏈錨於室外檐下地坪,因此沒有溢水問題,但錨鏈四周地坪最好為礫石,而且在很大範圍內為滲水地面,是生態,環保做法。
(5)把防水的瓦當飾面磚用,還不如直接採用面磚貼上。即便宜又防水的辦法是直接作防水飾面塗料。瓦因為防水,才保持數千年的延續和進步,既然不讓瓦防水,就不必用瓦。
注意事項
在裝修時,衛生間和廚房的防水施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用合乎標準的材料外,
施工結束後千萬不要忘記進行檢滲漏實驗,否則一旦日後出現問題,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極
大的不便。以下是裝修時防水處理的幾點注意事項,以供大家參考:
1.衛生間、廚房的地面必須平整、牢固、乾淨、無明水,凹凸不平及裂縫必須抹平。
2.按防水塗料規定比例準確調配塗料,不可偷工減料。
3.分層塗覆,塗層均勻,時間間隔約3小時,以乾而不粘為準,總厚度為0.6-0.7毫米。
4.防水層完工後,要認真檢查,塗層不得有裂縫、翹邊、鼓泡、分層等現象。
5.再用純水泥漿將整個防水層塗刷一遍,待水泥乾燥後,必須在防水施工地帶採取封閉灌水進行檢滲漏實驗,如24小時後檢測無滲漏,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6.廚房防水層應高於地面30CM,衛生間、浴室牆面防水層厚度不能太低。
7.一定要注意與臥室相鄰的衛生間隔牆,一定要對整面牆體再塗刷一次防水油膏。
衛生間防水要點
現在正值裝修旺季,據業內人士介紹,衛生間的防水工程是目前家庭裝修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要格外關注這些家裝中的“敏感區域”。目前用於衛生間防水的材料有很多種,基本上防水效果都不錯,但要注意具體的施工細節。
做平地面如果您要更換衛生間的地磚,在將原有地磚鑿去之後,先用水泥砂漿將地面做平,然後再做防水處理。這樣可以避免防水塗料因薄厚不均而造成滲漏。衛生間牆地面之間的接縫以及上下水管道與地面的接縫處,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在施工中,接縫處應塗刷到位。
處理牆面在對一般的衛生間防水處理中,牆面上也塗上大約30cm厚的防水塗料,以防積水洇透牆面。如果使用兩扇式的沐浴屏,相連的兩面牆也要塗滿。如果您家使用浴缸,與浴缸相鄰的牆面,防水塗料的高度也要比浴缸上沿高出一些。
防水實驗在衛生間施工完畢後,將衛生間的所有下水道堵住,並在門口砌一道25cm厚的“檻”,然後在衛生間灌入20cm高的水。在24小時後,您再檢查四周牆面和地面有無滲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