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電影《阮玲玉》的主角阮玲玉是中國早期電影界一位著名女演員。她16歲投身影壇,在短短九年中拍攝了29部影片。她所飾演的角色,從女學生、女工、農村少女、妓女,到尼姑、乞丐,涵蓋面極廣,有正派角色也有反派角色,但基本上都難免悲劇結局。
阮玲玉認真的態度及自我要求甚高的表演哲學,使她擁有眾多觀眾。然而她與張達民、唐季珊、蔡楚生三者糾纏不清的戀愛關係卻使她倍感苦惱,亦成為市民和新聞界關注的對象。1935年3月8日,難以擺脫內心憤懣與絕望的阮玲玉向保守勢力做出最終的無聲反抗,留下一紙人言可畏遺書服藥自盡。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張曼玉 | 阮玲玉 | |
梁家輝 | 蔡楚生 | |
秦漢 | 唐季珊 | |
吳啟華 | 張達民 | |
劉嘉玲 | 黎莉莉 | |
葉童 | 林楚楚 | 簡介 六嬸 |
李子雄 | 黎民偉 | |
符沖 | 聶耳 | |
張沖 | 羅明佑 | 簡介 聯華老闆 |
孫棟光 | 孫瑜 | |
肖榮生 | 吳永剛 | |
周杰 | 劉瓊 | |
陳燕燕 | 陳燕燕 | |
黎莉莉 | 黎莉莉 |
職員表
出品人 | 何冠昌、成龍 |
監製 | 陳自強、徐小明 |
導演 | 關錦鵬 |
副導演(助理) | 周惠坤、葉錦鴻、曾健安、包福民 |
編劇 | 邱剛健 |
攝影 | 潘恒生 |
配樂 | 小蟲 |
剪輯 | 張耀宗、姜全德、張嘉輝 |
藝術指導 | 朴若木 |
服裝設計 | 朴若木 |
場記 | 關小慧 |
角色介紹
| |
| |
| |
|
電影原聲
電影《阮玲玉》主題曲《葬心》,由姚若龍、小蟲作詞,小蟲作曲,黃鶯鶯演唱。
獲獎記錄
年份 | 電影節名稱 | 獎項名稱 | 獲獎者 | 備註 |
1991 | 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獲獎 |
最佳攝影 | 潘恒生 | |||
評審會特別獎 | 《阮玲玉》 | |||
最佳影片 | 《阮玲玉》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關錦鵬 | |||
最佳原創劇本 | 邱剛健、焦雄屏 | |||
最佳剪輯 | 張耀宗、姜全德 | |||
最佳造型設計 | 朴若木 | |||
最佳原創歌曲 | 小蟲 | |||
最佳原創音樂 | 小蟲 | |||
1992 |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金熊獎-最佳影片 | 《阮玲玉》 | 入圍 |
銀熊獎-最佳女演員 | 張曼玉 | 獲獎 | ||
第28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關錦鵬 | |||
第3屆日本影評人大獎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獲獎 | |
1993 | 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女主角 | 張曼玉 | 獲獎 |
最佳攝影 | 潘恒生 | |||
最佳美術指導 | 朴若木 |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小蟲 | |||
最佳電影配樂 | 小蟲 | |||
最佳影片 | 《阮玲玉》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關錦鵬 | |||
最佳編劇 | 邱剛健 |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朴若木 |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手法突破
電影《阮玲玉》因其視角獨特、套層結構豐富(例如,張曼玉在戲中“演繹阮玲玉本人”、“演繹阮
玲玉所演繹角色”以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達”,三個層次互動展現,塑造出更為立體的人物形象)和觸及問題深銳而開闢影界新思路。電影將阮玲玉同時代的演員訪談、阮玲玉本人影像殘片以及電影本身的演員表達穿插起來,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紀錄片電影模式,更加有利於觀眾貼近阮玲玉的時代,了解一個真實的阮玲玉。
影片還以虛實相間的手法為觀眾展示了多個空間(如敘事中穿插阮玲玉友人訪談、演員談論自身感受等),每個空間又以各自的時間順序展開,使得內容錯落有致且環環相扣,形成了超越時間感、超越空間障礙的“戲中戲”,為觀眾留下了想像的空間。這種拍攝手法在此前的經典華語影片中不曾被大膽使用過。除了影片的敘事結構和時空架構,電影的色彩處理也十分考究。電影正常敘事時使用了彩色,而引用阮玲玉影像殘片和影人談話時則使用黑白,在色彩的對比中連線兩個時代,既體現出20世紀30年代的特質,又以現代故事的敘述形式向觀眾傳遞情感。
獎項突破
電影《阮玲玉》入圍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這是香港電影首次參與角逐世界三大影展最高獎項。此外女主角張曼玉憑藉此片獲得該屆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這也是首次有華語影人在世界三大影展獲得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