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陳謨

關陳謨

關陳謨字勛甫,號佛心,福建莆田城內書倉巷(今城廂區鳳山街)人。與林翰、張琴被稱莆田“三才子”。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陳謨中舉人;二十九年(1903年),登進士第,簽分刑部主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關陳謨(1872—1932),字勛甫,號佛心,福建莆田城內書倉巷(今城廂區鳳山街)人。陳謨少時,與學友讀書於城內東山華源洞。當年,他與林翰、張琴被稱莆田“三才子”。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陳謨中舉人;二十九年(1903年),登進士第,簽分刑部主事;時因親老,乞假回莆後,便不復出仕,而以從事桑梓文化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終其一生。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他受聘在莆田最早由私人開辦的涵江興郡崇實中學堂任教。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廷廢科舉,縣設勸學所,陳謨任所長。同年,城內開設私立礪青國小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至次年四月,堂長林翰赴日,聘請陳謨接任。同年,侍御江春霖自京來電,促立中學,興化知府賴輝煌會同興安書院山長塗慶瀾、同科進士張琴、關陳謨商議,在城創設官立興郡中學堂(今莆田一中的前身),該堂於次年四月初五日成立,張任監督,陳謨任總教習兼授地理課。他自繪暗射地圖,考問採用測驗法,都為當時教育家著述中所未見。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張琴赴京受職,陳謨繼任監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準備立憲,各省俱設諮議局,陳謨被推為莆田縣議員。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福州光復。民國元年(1912年),陳謨與林翰等被選為福建省臨時議會議員。民國元年至民國6年,興郡中學堂易名興化中學校,陳謨任校長。民國6年(1917)以後,校名又改為福建省立第十中學校,校長仍由陳謨繼任。民國7年,莆田民軍向駐紮城涵的北軍開戰,他襄助聖路加醫院院長、英籍醫生華實,發起設立莆田紅十字會,致力於救死扶傷的組織工作。民國8年(1919年),陳謨與蔡瑄等人,在江口創辦石庭國小。民國11年,他被公推為修治木蘭陂水利樞紐董事會的董事長,與莆田士紳、各界人士籌款10餘萬元,順利完成木蘭陂整治工程,並以餘款加固黃石東甲海堤。民國13年(1924),他任莆田《衡報》社長兼總編輯。民國15年,北洋軍閥駐莆旅長董勝標在常太昭靈宮收編民軍,陳謨作為士紳代表,應邀前去“觀禮”,並充“見證人”。點編時,董下令開槍,彈如雨下,數百名民軍倒於血泊之中。陳謨右臂中彈,骨碎血流,險送性命,嗣行截肢手術,鋸斷手臂。是年,他被舉為莆田《群言》報社社長。民國16年(1927),省立第十中學改為福建省第十初級中學,學校實行委員制,藍鏘任主委,陳謨留校任教。民國17年,他和林儕鶴等人在城內創辦第一所私立中等職校——莆田東山職業學校(今福建省水利電力學校的前身,校址今在永安市)。民國21年(1932)7月,陳謨因病身故,享年60歲。陳謨精書法,晚年以左手執筆,猶寫出遒勁、瀟灑的行楷。他是莆田壺社的老詩人,吟詠風雅。

主要作品

其遺著有《詩文集》若干卷、《莆中倭禍記》、《莆聞錄要》、《理學勃興》、《莆田地理的演進》、《中原民族遷莆的探索》各1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