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簡介
莆田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稱譽,古往今來以重教興學,文化發達著稱。自唐代以來的一千多年間,人才薈萃,名人輩出,有許多至今仍傳為佳話的科甲風流。諸如“一家九刺史”,“一門五學土”,“兄弟兩宰相”,“魁亞占雙標”,“一方文武魁天下”,“六部尚書占五部”等。鴉片戰爭後,受西方資本主義的衝擊,中國的近代教育應運而生。戊戌變法後,廢科舉興辦新式學堂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清朝廷迫於大勢所趨,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宣告延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結束。標誌興化府封建教育體制基本終結的近代我市第一所新式官立中學堂——興郡中學堂因此而得以在1906年正式創辦。
順時應勢學堂興1904年,邑人張琴進京會試,執通籍拜見邑人御史江春霖於京城都門,談及邑郡興辦中學堂之事不可緩,江春霖亦深以為然。同年10月,“江春霖電興化府寶康設立興郡中學堂。”1905年,“寶康調知建寧府,以賴輝煌署知興化府事,命莆田縣寧雲漢、仙遊縣楊文瑩合籌經費設立興郡中學堂”,得調莆田縣歷年各項罰收款四千元為中學堂開辦費,仙遊縣義倉款一千元、興安書院移款一千元、擢英書院移款一千元等計三千二百元,為中學堂經常費。中學堂擇擢英書院(舊址在今莆田市實驗國小)為堂址,由新科進士張琴主董其事,是為興化府第一所官立中學堂。
1905年冬,張琴主董擢英書院院舍改造,徹底改變了封建學校東廟西學制,教室、操場、講堂(禮堂)、教員辦事休息所、學生膳堂、住舍、應接室及貯物室成為學校的基礎設施,學校與神廟分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式學校。
1906年春,院舍改造竣工,學校開始面向莆仙兩縣,通過考試方式招收首屆學生。第一期報考的學子多達千餘人,其中童生和秀才就有500多人。考場設在舊時考秀才的驛里,考試時間持續一天,最後由興化府統一錄取並發榜公布。首屆共錄取考生八十名,中有秀才十四人。首屆學生中有不少人是兄弟、叔侄關係,如宋增佑、宋增矩兄弟及其叔父宋真,林及鋒、林立兄弟,陳希忠、陳希襄兄弟,蘇師孟、蘇師頲兄弟,仙遊的楊希琳、楊希琅兄弟等,當時曾傳為佳話。學生中年齡最大的是莆城赤柱人林振夏、林濟川二位,時年均在四十以上;最小的是莆城衙後頭人吳大橘,時年僅十五歲。榜後又錄取二名,唯須各激大洋一百元才準註冊。加上原公立崇實中學堂學生20名轉入就讀,是故學堂首年招生數實為102人,分為兩班,皆為男生,其中莆田籍的占70%,仙遊籍的占30%。
建校伊始,學堂設監督一人,由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莆籍進士張琴(號治如)擔任,主掌學校全面事務,裁決重大決策,聘用或解聘人事,鑒印各項文書文告。
總教習一人,由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莆籍進士關陳謨(號勛甫)擔任,協助監督掌管事務、課務,檢視教習教學,主持學生年考,鑑定學生學業成績,安排各科課務。
監學一人,由舉人陳其殷(號勤齋)擔任,後由舉人翁家驥(號吉雲)接任,翁病故後由進士、原興化府學官郭兆祿擔任。
這一時期的學校人事多由監督和總教習酌商而定,其他重要事務須裁決的,由部門主管提出議案,經監督召集全體教習及部門主管會議、徵詢與會人員意見後作出裁決,而後按裁決執行。日常工作由各部門主管按職責執行。各科教習按總教習編定之日程授課表施教。各班學生內設正、副學長1-2人,學生獎懲由監督鑒印公布。學校已基本具備現代學校管理中的各項要素。
綜觀這一時期學堂的教員陣容、課程設定及所使用的教材情況,亦不難發現其新式學堂培育新人的良苦用心和特色。
其一,行政人員兼任學科授課,或兼任學生作業批閱。如監督張琴即兼任作文、修身甚至圖畫課初期的教學;地理教學則由總教習關陳謨兼任。行政領導深入課堂教學或參與學生作業的批閱,有助於他們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從而使學校的決策更具針對性。
其二、師資陣容強大,教師中有不少是留學歸國者,能帶給學生最新的、先進的知識和思想觀念,能為社會培養出真正近代化的實用人才。如幾何初由日本留學生蔡瑄擔任,後由美國俄亥俄大學畢業生郭玉清教授,代數、三角、微積分亦均由郭玉清教授;動物學由留日歸來的舉人林翰(號西園)教授;植物學、礦物學均由留日歸來的黃勝白教授;法律由留日歸來的陳樵(號友漁)教授;英語由英國留學生吳祖貽教授。
其三、課程設定體現德、智、體教育的結合,突出時代性和基礎性。除讀經、作文、歷史、地理、英語、數學、理化、博物、法律、天文、圖畫等課程外,學校還設立了修身和體操課。各門課程教學均以“學生的善性、知識、體魄”為養成內容,以學生的“實業謀生及升入高等學堂”為培養目標,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修身養性,增強體魄。
其四、順應時代要求和培養新式人才的實際需要,教師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如能反映當時最新科技及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西洋史、理化、動物學、法律、天文等課程的教材,均由任課教師傾力自編。
學堂開學時,仍遵舊俗,由興化府率領全校教職員、學生進行祭拜孔子的儀式,迄後按學生入學考試的名次分班。學生無須繳交學費、書籍費,只需自備自修桌椅,自費解決筆、墨、紙張等即可。第一學期全體學生均須在校住宿,床鋪自備,但近途者可在家就膳;第二學期起膳宿隨便。
學生上下午各授課三個教時。教授之前,必須先對前一課的授課內容進行一次小測,然後講授新課。學生普遍厭煩小測考試之繁,尤以張步青教授之歷史課為甚,在一次小測時,一道題目竟長達一百多字,作題時間延至半小時,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在課後紛紛議論,一致決議:今後凡歷史課小測,每道題答案,只限十二個字,分四句,每句三個字。意外的是,這種答題方式,因文句簡練,詞能達意,竟得到教師的默許,這個學生間的“公議”因些執行了一段時間。
考試成績實行百分制,每學期末進行一次期終考試。第一學年成績張榜公布,90分以上者為最優等,80分以上者為優等,60分以上者為中等,不另發成績單。第二學年起廢除張榜公布,按學期考試成績之優劣進行第二學期的編班,優者編第一班,劣者編第二班,是時並無升留級的規定。五年學習期間,除因病死亡、中途休學者外,僅有兩名學生被學堂除名。其一便是莆田豐美村人林師肇,在臨近畢業時(1911年初),因參加同盟會,言論激烈,被興化府知府韓某察覺,視為不軌,故被革除(林師肇於辛亥革命後成為福建省議會議員)。
學生平日裡埋頭讀書,課外活動極少,五年間學堂僅開展二次活動。其一是在第二年校慶時,舉行一次學科競賽,主要有:作文比賽,優勝者是鄭新、林及鋒、宋增矩等人;算術比賽,第一名為蘭鏘;英文聽寫比賽,第一名為蘇師頲。其二是舉行一次全縣學校運動會,學生由體操教員指揮,在北校場進行一次攻堅守城演習。
當時的學堂基本上還是為封建統治者培養循規守矩的臣民的工具,對學生控制極嚴,不許參加社會活動。五年間可資提起的社會活動僅有二次:
一是在京莆籍御史江春霖,因彈劾慶親王和袁世凱等人誤國禍民而被罷免官職,返回莆田。邑人極表同情,在城內程氏祠開會歡迎,興郡中學堂全體師生亦由監督張琴率領,整隊前往參加。
二是在清末外侮日增的形勢下,“教育求國”的呼聲甚高,首屆學生宋增佑、宋增矩、林及鋒、林希曾、蘇師頲等人,趁潮而動,聯名請舉人宋慎儀(號石壺,增佑同學之父)帶頭創辦私立國小,得到興化府知府批准。1908年莆田私立湖山國小成立,校址在元妙觀西邊一部分廟產中。該校第一年招生約七十人,分作二班,由興郡中學堂首屆學生分別擔任各科之義務教員。
興郡中學堂首屆學生學制為五年。1911年6月修完學業後,全體學生前往省城福州參加由福建省督學秦綬章主持的畢業考試。除數人因學業向來較差,未準畢業外,其餘81人均過考試關,由提督學政發榜公布,準予畢業。
按照當時清朝的定製,學堂畢業生仍沿襲科舉舊稱,中學最優等者稱拔貢,優等者稱優貢,中等稱歲貢。讀書在封建時代被視為求取功名之唯一途徑,中學堂畢業可謂是功名初成,學生們均感歡欣。返家之後,許多書香門第、世家子弟,當即由其家庭主持,舉行慶賀儀式:簪花坐橋,由執彩旗和吹笙者引邊,謁拜祖先、帝君、遍訪親友,誇耀鄉里。迄後,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被推翻,除少數人在家坐享“文士租”或“勵賢租”外,大多數畢業生均各奔前程,迎接國民革命的洗禮。
官立興郡中學堂頭兩屆學生主要從童生、秀才中招收,,第三屆起則直接從官立國小或私立勵青國小畢業生中招收。學堂辦至第六屆(1911年)時,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創立,“官立興郡中學堂”遂改稱“興化中學校”,後又幾經改名,於1952年起稱“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