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部行台

關部行台,清代粵海關監督行署。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設於澳門關前街,名為“關部行台”。

簡介

關部行台圖關部行台圖
關部行台,清代粵海關監督行署。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設於澳門關前街,名為“關部行台”。
行台主管設監督,管理澳門對外貿易,下轄大馬頭口,娘媽閣口,南灣口,關閘口共四稅官,分管抽稅,稽察民夷登舉及探查外船出入和專司粵,閩二省停泊內港船隻出入,堵塞一切偷稅的漏洞。規定舶餉296萬兩白銀,進出口稅由華商運貨入內地或代置貨物時繳納。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澳葡總督亞馬留拒納舶餉,釘封行台,驅逐官員。關部行台遂廢。

歷史事件

關部行台柵欄被推倒事件: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粵海關澳門關部行台修建了新的海關柵欄。新上任的澳葡總督梅內澤斯(Antonio JoseTe1es de Meneses), 《澳門紀略》等中國史籍譯為“若些”)是一個蠻不講理的殖民主義者,他派出一批黑奴,將中國海關官員為關部行台修建一新的柵欄全部推倒。清駐澳官員十分憤怒,要求澳葡當局予以重建。梅內澤斯不顧澳葡議事公局的勸諫,不但不同意重建,還揚言與中國軍隊進行較量。駐澳官員準備稟報兩廣總督,以便採取制裁措施。澳葡議事公局深知後果嚴重,不顧梅內澤斯阻撓,多次向駐澳中國官員道歉,還贈送貴重禮物,並以堅固材料為關部行台重建柵欄。至此,這一事件得以基本平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