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類
牛皮癬合併的關節病變可表現為多種類型的關節炎,可以將其分為以
下5種類型。(1)非對稱性單關節炎:此種類型占5%~10% 主要表現為手指和腳趾遠端指(趾)節間關節的炎症,呈瀰漫性指(趾)腫脹,呈臘腸狀 同時伴有指甲的損害。
(2)慢性非對稱性少關節炎:此種類型占50%~70%,可同時影響2~3個關節。
(3)慢性對稱性多關節炎:此種類型占15%~25% 臨床表現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 但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
(4)脊椎關節炎:此類型占20%~30% 多見於男性患者,典型地表現為骶髂關節炎,可伴有或不伴有脊椎炎,與HLA-B27抗原密切相關。
在上述幾種類型關節炎中,致殘性關節炎往往引起明顯的疼痛,後果也較其他4種類型嚴重得多,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比,除致殘性關節炎與其後果相似外,其他4種類型所引起的痛苦和後果要輕得多。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不清楚。
1.免疫因素 關節性牛皮癬原因不明,但有免疫學表現,如血清IgG、IgA、IgE增加;抗IgG抗體(RF)見於45%的病人,因而認為本病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並發現血清免疫複合物增加,這種免疫複合物可能是葡萄膜炎,角膜周邊部浸潤的發病機制。免疫複合物可以激活補體而引起炎症。
2.免疫遺傳基因 關節性牛皮癬患者HLA-B27和B17增加3~4倍以及HLA-DRW4升高。
3.關節性牛皮癬皮膚組織病理特點是表皮增厚,棘層肥厚(acanthosis),皮膚乳頭伸長,這可能增加表皮有絲分裂活動和角化過速而減少表皮粒層。炎症表現為淺層、真皮單核細胞浸潤。也可見表皮中性粒細胞浸潤。
疾病診斷
關節性牛皮癬X線表現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樣,但類風濕因子的因子檢查為陰性。 多數病例常繼發於牛皮癬之後,或牛皮癬多次發病後,症狀惡化而發生關節改變,或與膿皰型牛皮癬或紅皮病性牛皮癬並發。約有10%的病例,牛皮癬出現在關節炎之後。這種關節炎可同時發生於大小關節,亦可見於脊柱,但以手,腕及足等小關節為多見,尤以指(趾)關節,特別是指(趾)末端關節受累更為普遍。受累關節可紅腫,疼痛,重者大關節可以積液,附近的皮膚也紅腫,關節的活動漸受限制,長久以後,關節可以強直及導致肌萎縮。
檢查尿酸、RF及HLA- B 27、HLA-B17檢查。有時可見尿酸高 RF陽性及HLA-B27、HLA-B17陽性,但對診斷幫助不大。HLA-B27陽性則提示牛皮癬往往伴有骨髂關節炎,脊椎炎和前葡萄膜炎。
X線檢查可發現:
①骨的侵蝕、關節間隙的增寬、遠端指(趾)關節的指(趾)骨基板的膨脹;
②遠端指(趾)骨的溶解;
③骨溶解,尤其是趾骨的溶解可以造成“杯中鉛筆”的外觀或“魚尾狀”畸形;
④骶髂關節炎和脊椎炎(與強直性脊椎炎的表現相同)。
這些發現對關節性牛皮癬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流行病學
關節性牛皮癬約發生於5%~7%的牛皮癬患者,估計患病率為 0.1%。在關節性牛皮癬患者中7%~20%發生前葡萄膜炎。關節性牛皮癬男女發病比例基本上為1:1,易發年齡為30~40歲。
疾病治療
原理藥浴是傳統中醫外治療法的精髓,簡稱:立體療法。它是將藥液盛於器皿內,浸泡身體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藥療、水療、熱療3重物理作用對皮膚、經絡、穴位的刺激和藥物的透皮吸收,達到治療皮膚疾病、養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於一般的洗浴、溫泉浴等,而是按照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根據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因藥物不經胃腸破壞,直接作用於皮膚,並通過透皮膚吸收進入血液,故較之內服藥見療效快,舒適,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點,也不會增加肝臟負擔,因此被醫學界譽為“綠色的療法”。
功效藥浴時藥物經皮膚表面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通達臟腑,人體浸泡時,在藥療和水療和熱療的三重物理作用下,高濃度的藥物有效成分和緩均勻地滲透角質層細胞膜外、毛囊、皮脂腺、汗管口等,由表及里通過全身毛細血管迅速進入體內。具有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疏通經脈、透達腠理、祛邪和中、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消腫化瘀、通絡止癢、榮養生肌、排毒退斑的良好功效。
治療1.牛皮癬 牛皮癬自發緩解率達40%,但容易復發。中醫治療對減輕症狀、促進皮膚病變消退有一定的幫助。
2.前葡萄膜炎的治療 前葡萄膜炎主要使用睫狀肌麻痹劑,糖皮質激素和非甾體消炎藥滴眼劑點眼的方法治療。急性嚴重的炎症,可給予0.1%地塞米松頻繁點眼(每15分鐘~1小時 1次),普拉洛芬或雙氯芬酸鈉滴眼劑點眼每1~2小時1次,2%後馬托品眼膏點眼1~2次/d。以後應根據炎症情況調整點眼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