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促進進口的18條措施

《關於促進進口的18條措施》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19年1月3日制定並下發的通知。

基本信息

通知發布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進口的18條措施的通知

2019年01月03日【字型:大中小】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關於促進進口的18條措施》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1月3日

通知內容

關於促進進口的18條措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旨演講精神,進一步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推動全省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完善進口市場體系

(一)積極培育各類進口主體。通過業務指導、政策激勵,加強“孵化”,推動出口型企業向進出口並重轉型,培育壯大進口龍頭企業,增強其對國內其他地區的輻射力;支持國有企業做大做強進口,發揮外資企業在引進先進技術、高新技術產品等方面的推動作用,提升民營企業進口競爭力和市場份額;鼓勵內貿企業擴大進口業務,推進進口與消費聯動。大力推動海關信用管理工作,使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企業優惠措施落實,提升AEO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石家莊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促進進口與國內流通相銜接。鼓勵我省大中型流通企業與境外供應商、省內進口商建立業務合作聯繫,減少中間環節;支持有實力企業整合進口相關環節,打造“國際採購-進口-自行銷售”一體化平台。鼓勵省內商業企業經營代理國外消費品,發展自行銷售平台,打破壟斷,促進公平競爭;鼓勵省內企業經營代理國外品牌消費品,發展自行銷售平台;抓好進口商品質量安全消費投訴、進口消費品質量追溯、缺陷進口消費品召回體系建設。(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石家莊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行業組織作用。發揮我省機械化工、紡織等重點行業商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指導和信息發布,開展進口業務諮詢培訓,引導企業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加強行業協調自律,積極爭取定價話語權。(省民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貿促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精準服務培育進口企業。提升對存量進口企業服務的精準度,將年度進口額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列入省級重點聯繫企業,開展“點對點”聯繫服務;將年度進口額100萬美元以上企業列入市級“潛力型”企業予以培育。(省外貿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支持保稅進口平台發展。大力支持石家莊、廊坊、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根據進口國別(地區)市場,建立有關國別(地區)線下展示線上成交的進口展示館、進口商品交易中心、跨境電商進口延伸平台等;積極向海關總署申請,鼓勵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雄安新區等地建設進口保稅商品展銷中心,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申請設立免稅商店,滿足消費升級,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石家莊海關、省商務廳,相關市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依託特殊監管區域擴大進口。發揮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自貿區優勢,引導企業充分利用自貿協定優惠安排,積極擴大進口;實施進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妥善應對經貿摩擦,規避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風險;鼓勵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物流中心和保稅倉庫設立採購中心、分撥中心和配送中心,開展流通性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通過保稅監管場所擴大物資進口和儲備。(石家莊海關、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積極培育各類進口需求

(七)擴大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口。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籌辦2022年冬奧會等重大國家戰略及我省大智移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主動對接重點項目,擴大進口;重點進口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業急需的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稀缺資源性產品;積極引進一批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搶占技術發展制高點的重大工業項目;積極擴大優質日用消費品進口,助推消費升級,鼓勵亟需的藥品、醫療器械和康復、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支持進口的高精尖且省內尚處於空白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用好技術進口契約登記管理許可權下放各市的便利措施,方便企業擴大技術進口。(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衛生健康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穩步擴大農產品和資源性產品進口。按照國家外貿進口政策要求,適度增加國內緊缺的農產品和有利於提升農業競爭力的農資、農機等產品進口,積極幫助企業爭取糧食、棉花、羊毛、食糖等農產品進口資質和配額,促進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我省企業進口大豆、葵花籽等雜粕,支持上述豐富蛋白飼料籽粕進口;鼓勵我省緊缺的資源性產品進口,促進高質量、低污染資源性產品的進口。(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石家莊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多渠道促進進口市場多元化

(九)培育進口貿易平台。支持符合條件的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開發區、國別園區根據需求情況,建設進口貿易綜合服務平台、進口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進口展示平台、進口電子商務平台、進口專業市場平台,為進口企業提供市場化的通關、報檢、行銷、物流、金融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肉類、新鮮水果、冰鮮水產品、糧食、藥品等進口指定口岸申建工作;支持唐山港區擴大整車進口,申辦平行車進口業務。(省商務廳、石家莊海關、省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加快建設中國(唐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增強示範輻射帶動作用;複製推廣跨境電子商務“六體系兩平台”發展模式,認定一批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平台、園區,培育和扶持發展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試點;制定我省複製推廣跨境電子商務成熟經驗的政策清單,完善跨境直購進出口(9610)模式監管方案,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商品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時先理貨後報關。(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石家莊海關、省稅務局、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擴大“一帶一路”國家進口。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把沿線國家作為我省重點進口來源地,支持企業開發中東、中亞、蒙古、俄羅斯的原油、煤炭、天然氣、鐵礦石、有色金屬、木材等優勢資源;引導我省有實力企業依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城市,參與境外經貿園區建設,擴大相關產品進口。(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外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十二)強化財稅支持。用足用好國家支持進口的現行優惠政策,落實好鼓勵類技術和產品進口貼息、鼓勵類項目進口設備減免關稅、降低部分商品進口稅率、自貿協定優惠安排等政策,落實國家對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各市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對進口予以資金支持。(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石家莊海關、省稅務局,各市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改善進口金融服務。加強進口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進一步最佳化、創新進口信貸產品和服務,提供多元化融資便利。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優先安排進口信貸資金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進口貿易融資模式,通過跨境人民幣境外投融資模式和產品創新,為相關項目提供優惠利率,降低企業財務成本,規避匯率波動風險。(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保監局、中國進出口銀行河北省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完善進口信用保險體系。鼓勵中信保公司積極利用政策性優勢,拓展進口預付款、進口保理等保險業務,開展海外供貨商資信調查、風險諮詢服務,降低企業進口風險,緩解進口資金壓力;鼓勵各保險公司研究開展有利於擴大進口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建立健全風險防控體系,對承保業務項下發生的風險損失及時賠付,減少企業損失;抓好進口商品質量安全消費投訴、進口消費品質量追溯、缺陷進口消費品召回體系建設。(河北銀保監局、省商務廳、中國信保河北分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最佳化進口發展環境

(十五)以優質服務擴大進口。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行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認真落實《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和境外投資者境內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最佳化境內投資環境,進一步發揮外資在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最佳化進口結構等方面的作用;引導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重點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出口帶動能力強的加工貿易大項目,擴大進口規模;堅持擴大進口與擴大出口同部署同考核,清理“獎出限進”“寬出限進”等一系列不符合發展形勢的政策和規定。(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建立制約擴大進口問題台賬。圍繞產業、貿易、服務等重點環節,建立擴大進口要素供給瓶頸、技術短板、配套加工能力制約、產貿服銜接不順等問題台賬,分解工作責任,明確解決時限,逐一銷號解決。(省外貿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降低進口環節合規成本。嚴格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和公示制度,清單以外一律不得收費。加強對口岸收費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對不合理收費予以清理和規範,依法查處各類違規收費問題。(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石家莊海關、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深入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最佳化通關協作配合機制,密切與口岸海關聯繫對接,著重加強一體化進口報關貨物的聯繫配合,努力提高跨關區作業效率;做好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標準版的推廣套用,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海關”建設和套用,推動業務辦理由實體大廳轉向網上大廳;推動關檢業務全面融合,最佳化監管模式,積極落實國家口岸辦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18條措施,實現年內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三分之一。(省發展改革委、石家莊海關、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擴大進口的重大意義,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明確責任,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政策措施,促進全省進口持續健康發展,為推進貿易強省建設,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