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坪鄉位於重慶市開縣縣境東部,關坪河上游,原與團結鄉共為一個區,1988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為關坪鄉。東與洱源縣西山鄉接壤,南與團結鄉接壤,西與寶豐、諾鄧接壤,北與長新鄉接壤。距縣城石門20公里,距下關131公里。全鄉國土面積268平方公里,鄉境內海拔2000米至3457米,年平均氣溫14℃。鄉轄關坪、自新、新榮、勝利、高明5個村民委員會,11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951戶,其中農業戶數2586戶,總人口11582人,其中農業人口11028人。
文教衛生
有初級中學1所,中學專任教師26人,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52人,入學率達95.3%;1所鄉中心完小,村完小4所,2所初小,1個一師一校點,40個教學班級,教職員工74名,在校學生80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全鄉配備一類教學儀器1所,配備二類教學儀器4所,配備8個光碟播放系統,6個衛星教學收視點,一套教學投影儀,學生課桌配備率達125%。有1所鄉衛生院,醫務人員14人;5個村級衛生所,鄉村醫生13人;有20張病床,醫療設備有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顯微鏡、吸引器、綜合產床、幻影燈等。
農村經濟
位於縣境東部,關坪河上游,東交洱源縣西山鄉,西接寶豐鄉和諾鄧鎮,南連團結鄉,北靠長新鄉,鄉政府駐地關坪村,距縣城石門20千米,距州府大理市131千米。全鄉國土面積268平方千米,鄉境內海拔2000~3457米,轄關坪、自新、新榮、勝利、高明5個村民委員會,118個村民小組。年末總人口11515人,民族以白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7.7%。全鄉經濟總收入19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5元;糧食總產量481萬千克,農民人均占有糧438千克;地方財政收入23萬元。大春總播種面積928公頃,總產390.6萬千克;小春總播種面積727公頃,總產99.6萬千克;年末總耕地面積1194公頃,常用耕地面積891公頃。種植百合33.33公頃,芸豆146.67公頃。種植重樓3.67公頃,防風、黃芩0.67公頃,續斷1公頃,秦艽20公頃。年末大小牲畜存欄36509頭(只),年內出欄25988頭(只),畜牧業產值達801萬元,占人均純收入的59%。全鄉累計種植泡核桃面積1866.67公頃,年內種植249.7公頃。有個體、私營企業53戶,每年的工商所得稅、營業稅為1.5萬元。
民眾居住分散,人口稀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人,世居民族有白、漢、彝、傈僳等民族,白族占總人口的97.7%,是典型的白族聚居鄉。1996年被列入全省506個扶貧工作重點扶貧鄉之一,其中勝利、高明兩個村為省級特困村。傳統產業主要以包穀、小麥、苦蕎為主,以百合、芸豆為輔;現全鄉正努力培植林果、畜牧、烤菸、中藥材四大支柱產業。
特色農產品
百合,芸豆,防風,黃芩,秦艽,核桃
下轄村
關坪村 勝利村 高明村 新榮村 自新村
發展管理
一抓機構組建。關坪鄉整合了司法、公安等相關部門的力量,成立“下訪”工作領導組,同時完善了調解委員會、治保組織等調解組織,配齊配強了調委會、治保委工作人員,分別在各村、組明確1至3名精幹的信息員,組成了上下聯動的“下訪”組織網路。
二抓職責分解。各“下訪”成員單位結合部門工作實際,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本著“我為民眾做什麼、民眾要我做什麼、我如何才能為民眾做得好”的主題,切實轉變作風、轉變職能,加大為民眾服務工作力度。
三抓制度建設。一是完善各“下訪”成員單位的“下訪”機制,司法、公安等13個“下訪”成員單位分別制定和完善了各自的“下訪”工作制度,促使“下訪”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二是完善“下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領導組定期召開會議,總結交流工作開展情況,制定工作計畫、措施和制度,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分析預測社會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發生的特點和規律,增強預防工作的針對性,切實把社會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三是健全完善信息員聯絡制度,在明確了信息聯絡員的基礎上,加強指導培訓,增強他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全面了解本地區民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及時掌握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各種糾紛信息,有效縮短解決民眾困難、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時間,降低社會矛盾糾紛發生程度;四是完善領導責任追究制,對在“下訪”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人員進行問責和責任追究,嚴肅工作紀律;五是完善定期“下訪”制度。實行鄉級每月“下訪”一次,村級每半月“下訪”一次,及時按制度、按程式辦理民眾反映的困難、問題以及存在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六是完善領導接待日制度。把每月25日定為領導接待日,直接面對民眾,解決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七是完善回訪制度,鞏固“下訪”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