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關刀”是受《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這本小說的影響出現的一種稱謂,其原型是宋代的掩月刀。書中說一種長柄大刀,是關羽創製,故名。形如偃月,刀面有青龍紋,因而又名“偃月刀”或“青龍偃月刀”。《三才圖會·器用》:“憔關王偃月刀,刀勢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屈屆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
至於青龍偃月刀的下落與歸宿至今不明,野史記載眾說紛紜,但大多數不可靠。而正史卻記載關羽使用的並不是大刀,而是長矛。《三國志》上說:“曹公使張遼及關羽為先鋒,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與關羽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陳壽說的很明白,一個“刺”字就足以證明關羽是不用刀的。
而偃月刀則是在宋代時才出現,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經總要》中就有這種刀的繪圖。這種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三國時還不成熟,很難造出。
後人製造的關刀多數無青龍紋。
一提到關刀,就要提到“春秋八法”。相傳“春秋八法”是關羽。在單田芳先生的評書《薛家將》中,薛應龍用的便是“春秋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