闈性

“闈性”賭博是一種利用科舉考試進行的賭博方式,先由賭商公布入闈應試者的姓氏,賭客從中選擇20個姓投買一票,每1000票為一簿,等考試發榜後,以簿為單位,以猜中試者姓氏的多寡來計算輸贏。

簡介

闈性闈性

闈性,一種博彩方式,亦稱“卜榜花”,清光緒年間傳入澳門,為當時十分流行的一種彩票,以科舉制度為博彩的形式。
科舉考試前,由票局出猜買條例,以入圍參試的士子姓氏為賭,猜得中舉的姓氏最多者獲彩銀,莊家以買彩銀兩的總額半數或55%作為彩銀,分頭彩二彩三彩幾等。隨著封建帝王時代的結束,科舉制度被廢除,闈性亦不復存在。

歷史

闈性闈性

澳門賭客萬萬千,其來源自然也是千千萬了,看下面歷史事實:
澳門賭博業的勃興與澳門苦力貿易的發展有極其密切的關係。人口販子把中國內地的無辜平民騙到澳門,與賭棍、流氓勾結起來,把這些無辜平民誘入賭館,憑著熟練的賭技把他們的錢贏光,強迫他們賣身還債淪為苦力,然後運往美洲大發橫財。
賭博業在香港惹出許多社會問題,迫使香港當局1872年宣布開始嚴厲禁賭,致使大批香港賭徒攜帶大批賭款成群結隊來到澳門,使澳門的賭博業更加興旺起來。
1875年,廣東巡撫張兆棟宣布在廣東極其興盛的“闈性”賭博非法,促使廣東的大量“闈性”賭徒從廣東奔向澳門。
“闈性”賭博是一種利用科舉考試進行的賭博方式,先由賭商公布入闈應試者的姓氏,賭客從中選擇20個姓投買一票,每1000票為一簿,等考試發榜後,以簿為單位,以猜中試者姓氏的多寡來計算輸贏。
廣東政府看到“闈性”賭博嚴重地破壞了科舉考試,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只得宣布禁止“闈性”賭博。從事“闈性”賭博的大批賭徒便攜帶他們的資金來到澳門,這使澳門的賭博業達到高峰,澳門當局每年可以得到30萬兩白銀,財政收入大大增加。
中法戰爭爆發後,廣東政府感到財政緊張,1884年又打算恢復“闈性”賭博,派出警力攔截從廣東奔向澳門的“闈性”賭徒;澳門當局得知這個訊息,怎肯輕易拱手相讓,於是廣東政府與澳門當局之間展開了一場爭奪“闈性”賭徒的較量,最後澳門當局敗下陣來。
不久,因為賭博引起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1911年(宣統三年)兩廣總督張鳴歧下令禁賭,廣州的番攤館一律關閉,廣東的賭徒再次湧向澳門,住進澳門酒店,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使澳門的賭館熱鬧異常,澳葡當局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
在清末、民國初年,中國內地天下大亂,軍閥混戰割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賭徒、流氓紛紛跑到澳門,在澳門賭場中混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