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色
發音特徵
發音調氣在先,氣發丹田,動情運氣,養氣成束,音由氣束生成,由氣束傳送。字音靠口鼻舌分辨,共鳴靠五腔配合,調控靠咽腔。嗓音壽命靠咽腔延生。
1、音域寬闊,聲區之間轉換無疙瘩,真假嗓結合渾然一體,運用自如;
2、高音區:清脆明亮,清澈如水,悠揚婉轉,高而不飄浮;
3、中音區:圓潤甜美,結實響亮,實而不濁,暢而不滯,剛柔相濟;
4、低音區:厚實深沉,深沉有致,寬厚有力,低而不悶、音不斷且飽滿;
5、音質:清脆明朗,甜美嬌嫩,圓潤委婉,清柔純淨,豐富多彩。
6、音純:是指聲母音清晰無雜音,韻轍音純淨。行腔中只是本字的韻轍音,無別的字音。
例如“天”字的延音是韻轍音“an”音,她不把“an”唱成“安”字音,而是把a與n的合成過程,唱得圓滑,揉而生成不帶“安”字音的韻轍音“an”。這叫“韻味純真”。
7、常用音:奶音、嬌音、柔音、水音、剛音、玉音、脆音、歡音、寒音、苦音、雲音、鶴音、鳳音、頭音、膛音、小堂音、輕鼻音、仿啞音等。少用重鼻音,不用悶喉音。
發音特點
1、清脆:提氣快,發音器官肌肉略鬆弛即發音。氣出丹田,氣束聚攏,氣流加強,用彈氣集中在硬齶前部發音,彈氣音脆。並用兩側齒齦回力共振,結合咽腔、鼻腔和頭腔共鳴,如珠落玉盤樣清脆。
2、清越透:提氣快,氣靠丹田支持,腹肌頂氣,氣束聚攏,氣長、氣連、氣流強,氣束經口咽腔共振後,直衝全部硬齶並用前部上下齒咬住氣,阻氣反射,引起口腔高位共鳴,經上齶骨傳導,使頭腔額竇共振,鼻腔共鳴配合,音從眉心透出,品位極高。
3、清越厚:丹田提氣,腹肌頂氣,氣束聚攏,氣束以鼻咽腔共鳴為引導,咽壁受振動,轉向枕骨,引起後腦蝶竇共鳴,發高位強音,強中有深厚之音色。胸腔共鳴配合。
4、深沉:氣深底氣足,提氣稍慢,氣束粗,減壓緩行。但排氣量不能減。聲帶鬆弛,喉穩定暢通,喉咽腔啟振共鳴,引振胸腔共鳴。胸中有透音(顫動)之感。鼻、頭腔共鳴起到懸音穩定作用。
5、圓潤:氣束聚攏、流暢、均勻,連續性要好,不鬆勁,有力度和韌性。穩定中有彈力。以咽腔為引振和穩定共鳴處,頭腔共鳴起牽引作用。上下共鳴配合。各個控氣點要有彈性,不僵硬。氣束要保持高度穩定性。
6、委宛:提氣柔,氣要蓄足,氣束性能要控制得善於變化。控制住氣的柔、頓、斷、滑、波、顫、喘等運用自如。氣束柔性應強些,音位稍後移。
7、寬亮:氣要蓄足飽滿,提氣稍慢,氣宜緩沉。提氣後,待肌肉的緊張度多放鬆些、再發音。口腔共鳴位置宜稍低稍靠後。
8、嫩脆:氣足氣束壓力強,有彈性,肌肉弛張變化快,口腔共鳴位置在前齶稍靠上。用氣彈音,有炸音,是清脆潔淨的玉音,是童音奶腔,是閻立品音質特徵。
9、疙瘩音:即不均勻的裝飾音。氣束集中有彈性,上齶穩定,上下齒顫動配合,氣束頻率有變化,用咽腔調節音色,別有韻味。”
閻立品的發音正是善於調控咽腔共鳴,有創意新的用氣意念,以字情引氣,以情養氣,以氣生音,這是科學的發音方法,是閻派獨到的聲腔藝術發音技法。
演唱特色
在唱腔上,閻派唱腔依然體現出了“精細”的特徵,每一句唱腔,每一個聲韻,甚至具體到個別音符她都要經過反覆的雕琢。演唱時她注重行腔,注重意思的通達,不僅力度變化大,而且在音色變化上也有許多過人之處,可以說是明暗相宜,濃淡盡顯。此外,在念白上她也有著極深的功力,《秦雪梅》中那段四十餘句的“祭文”,不僅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而且聲隨情生,把這段“祭文”念的是哽咽有聲,涕泣有節,令在場者無不撼到摧肝裂肺之痛。
在表演上,閻立品尤重從人物出發,精心研究人物後再進行細緻的設計表演程式。其在《藏舟》中所飾胡鳳蓮的表演就堪稱是閻派藝術的典範之作。尤其是“接杯”一段的表演,更是令人嘆服。
在這段戲中,閻立品通過不同的形體動作、不同的眼神和富於變化的指法,多層次地表現出了少女胡鳳蓮的羞澀心理和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特殊心態。而最後胡鳳蓮轉過身子將手從背後伸出讓田玉川將蝴蝶杯放在手上這一身段設計之巧妙、之合理,更顯出閻立品對藝術追求之精細。
代表劇目
閻立品移植過川劇《柳蔭記》和《秋江》,以及評劇、越劇、京劇等八個劇目。她在豫劇中獨具一格,自成一派,為豫劇增添了新劇目和新流派。
閻派代表作有:《秦雪梅》、《盤夫索夫》、《藏舟》、《蝴蝶杯》、《西廂記》、《姐妹告狀》、《碧玉簪》、《三上關》等劇目。 在傳統名劇《秦雪梅》這部戲中,她以豫劇祥符調為基礎,取百家之長,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設計聲腔技巧,以其委婉清麗、脆韌相間、猶如晨曦中晶瑩剔透露珠般的甜潤唱腔,勾勒出了她獨特的“閨門旦”表演藝術的瑰麗色彩,形成了精緻、含蓄、細膩、典雅的閻派風格。
流派傳承
閻派弟子有張美貞、趙玉英、原淑靜、趙曉梅、白文芝、朱巧雲、張美蓮、李喜華及再傳弟子劉雯卉、陳大華等,遍布全國許多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