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去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0萬元,占總收入的28.81%;畜牧業收入54.0萬元,占總收入的31.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85頭,肉牛7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1.5萬元;工資性收入32.4萬元,占總收入的18.7%。農民人均純收入435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7人,在省內務工47人,到省外務工0人。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07戶飲用井水,有10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7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機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62.3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9.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 畝。
該村到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省內、省外、國外)。去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8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乾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6戶,共鄉村人口406人,其中男性233人,女性173人。其中農業人口414人,勞動力25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3人,占人口總數的10.78%(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7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7%;享受低保4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屯完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鎮一、二、三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5人,其中小學生31人,中學生2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7.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無)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500個(勞均2個)。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主要基中表現在農田水利建設和鄉村道路建設等方面。
2、文化教育亟需加強。全村只有完小校點一個,教學設備簡陋,教育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3、醫療衛生設備簡陋。全村只有衛生業務用房 120 平方米,醫務人員3人,很難滿足廣大民眾,醫療衛生的需要。
4、人畜飲水條件較差。全村人畜飲水水質差,水資源受季節性的影響較大。解決人畜飲水90戶,總投資8.68萬元。
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
1、加強以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硬化村莊道路1518平方米,總投資6.68萬元。
2、加大農業實用技術推廣力度,每年種植優質玉米291畝,馬鈴薯90畝,水稻62.63畝。
3、發展以生豬為主的養殖業,全村每年計畫出欄肥豬529頭,牛8頭,雞180隻。
4、加大勞務技術培訓力度,每年轉移富裕勞動力90 人。
5、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展特色種植業,種核桃200畝,花椒15畝。
6、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因地制宜,發展 建築、建材、加工等產業。
力爭到"十一五"期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4125.9元增加到4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