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都村

地都村

地都村位於冀晉交接河北省井陘縣南峪鎮,東距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天長鎮10公里,省會石家莊60公里,西與天下第九關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娘子關山水相連,村域8600畝,490戶,1800口人,耕地1600畝,2013年人均純收入9800元,全國首批傳統村落之一,呈現四大特色。 地都村,首批國家級:中國傳統村落,千年古村落。因漢光武帝劉秀在此渡河而得名“帝渡”,後演變為“地都”。村落依山臨河,古有“襟山帶河”之稱。因地處偏遠,古村落保存相當完好,現保存著不少老建築:三閣、八廟、二祠堂、晉陽街古驛道、地都長城等。走進這個帶有古韻的小村落,一座座古建築,青磚青瓦,精美的雕刻,悠遠靜謐的老巷,透出濃濃的古樸氣息。將城市喧囂一揮而去,帶給人的是一種久違的寧靜。

歷史淵源

地都村始於公元前20年左右,村名起源於漢帝劉秀在此渡河而得名“帝渡”,後逐漸演變為地都,古時著名的秦皇古驛道從村中晉陽街道穿過,村南山春秋中山國長城牆猶存,重修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東接娘子關,西連固關,長近1公里,屬萬里長城第九關(娘子關)重要咽喉屏障部分,山勢峻險,水深浪涌,易守難攻,勢控西陲,燕晉通衢,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晉奉大戰、中日戰爭、百團大戰等歷經戰亂無數,也是冀晉兩省的行政分界線,聶榮臻元帥曾在村中段有忠家院中秀樓居住指揮戰鬥,1953年聶帥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又登門回訪。

村景如畫,依山鄰河,古樹名木

地都村 地都村

地都村有“北方魚屯,畫中鄉村”之美譽。村落青山環抱,碧水悠蕩,依山而建,臨水而居,坐南朝北,錯落有至,綿河源頭,太行銀龍(綿右渠)渠首,至西東折抱村而過,對山觀村,形似跳躍在綿河之上的一條鯉魚,頭西面河中間寬,東邊河橋將村分成兩岸,形似魚尾,如魚得水,魚躍龍門。

山峰巍峨奇秀,松柏蒼翠,十座橋樑飛跨於河渠之上,三閣、八廟、二祠堂、30幢古宅精典別致,相得益彰,中街千年國槐,主幹雖空但枝葉茂盛,村里1400餘年的皂角名木,胸徑三人合抱,樹冠寬舒,遮天蔽日,為陘山之最,村南北兩端寺廟內參天古柏,直插蒼穹,井陽公路中村穿越,石太鐵路在村北半山腰而過,奇峰逶迤,綿水蕩漾,交通四方,百業興隆,風光旖旎,區位優越,處處皆景,步步如畫。

村落典雅,明清遺風,古宅名閣

千年地都,古樸典雅,傳統建築約占總建築物的三分之二,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宅古廟都集中在村晉陽兩邊。石

地都村 地都村

圍石階,青磚砌牆,花格窗戶,尖脊灰瓦,飛檐斗拱,精巧別致;正房尤為氣派,石階高台,廊柱前檐,尖山式硬山,二層樓格局,頂布筒瓦,中置花脊;有院必有雕,石刻、磚雕、木雕、浮雕透雕,陰陽兼刻,細膩逼真,惟妙惟肖,各具特色;26處代表性古宅民院,古樸典雅;

舉人院、秀女樓、五進院、新樓院、段家祠堂等古宅院甚為精典。山關閣(古戲樓山關爺)、聯峰閣(財神閣)、臨流閣(真武閣)古閣門,為村落增添了無盡的威嚴和神秘,三坐古閣門均為石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上為廟或戲台,下為村門、道路,門路廟戲台一體兼備,為精典的明清建築群村落。

地都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人墨客、能工巧匠、名人志士層出不窮,村落名勝古蹟星羅棋布,中山國長城牆,秦皇古驛道晉陽街,大王、藥王天然洞穴,古街古巷古閣古廟古宅古樹,處處引人入勝,令人矚目,石刻、磚雕、木雕、浮雕透雕,細膩逼真,讚嘆稱絕,擁有遺址、古建築、古民居等具有濃郁地方特徵的文物遺產千餘處。

民間舞蹈有漁家樂、跑漢船、霸王鞭等;民俗活動有觀音廟會、元宵燈會、放煙火,婚、嫁、喪、滿月,送面羊等;民間傳說有劉秀;花會節目有秧歌、買菜、釘缸、小放牛、會鼓、拉碌碡、老娘送外孫等;民間手藝有麵塑、刺繡、扎笤帚、編荊框等;地方特色食品有拉麵、抿絮、煎餅、麵筋、炒不爛等;擁有各類非物文化遺產上百項,鄉村文化底蘊非常厚重。

建制沿革

歷史沿革
春秋 晉國
戰國三家分晉後 趙國
太原郡
西漢 太原郡上艾縣
三國、西晉、北魏 并州上艾縣(曾稱石艾縣)
隋初 遼州
隋開皇16年(596年) 葦澤縣
隋大業3年 (607年) 井陘
隋大業13年(617年) 井陘郡葦澤縣
唐貞觀元年 (627年) 廢葦澤縣入井陘
唐天寶八年 (749年) 廣陽縣
唐乾元初年 (758年) 隸屬河東節度使
五代 北漢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 真定府(今正定)
金代 太原支郡平定州
元代 冀寧路太原府平定州
明代 冀寧道太原府平定州
清初 太原府平定州
雍正二年(1724年) 直隸平定州安平鄉承天都
民國時期 平定縣第五區
公元1958年 井陘縣南峪鄉

地理環境

地都村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南峪鎮,河北省與山西省省界處,東距石家莊60公里,西聯天下第九關娘子關。

從“石家莊北站”或“陽泉站”火車站乘火車(票價3-4元,南峪或娘子關站下車),下火車後乘坐計程車10元左右可達。亦可從石家莊西王客運站乘坐井陘方向客車至井陘縣城微水,然後換“微水-地都”公車(票價7元)可達。

自然資源

石灰岩地質為主,石灰石山體,並有一小塊煤礦石,黃粘土壤。

歷史文化

民俗

地都村 地都村

1、鬧紅火 (鬧元宵)。正會的日子為農曆正月十六,十二試燈,家家戶戶要把自己製作的各式各樣的花燈在門前和房頂房角試點。十五、十六晚上是正式掛燈的日子。散蠟,是十五晚上掛出花燈後,還要在村莊的各處路邊道口牆頭點起蠟燭,使村莊街道燈火輝煌。十三、十四亮燈,十五抬上“燈官老爺”帶大隊人馬觀燈、評燈,之後放煙火,十六日白天爬山游百病,采柏樹枝,文藝節目遊街並集中匯演,十七休燈,十八日晚圓燈,燈會結束。期間有戲劇、扭秧歌、打扇鼓、跑旱船、老娘送閨女等傳統文藝節目,熱鬧非凡。

2、傳統廟會。主要有農曆正月十六全莊廟會,二月十九觀音廟會,三月十八天啟廟會,五月十三老爺廟會,六月十三大王廟會,廟會均為民間信仰自發組織,香頭由威信高組織能力強的的信仰者擔任,廟時到相應廟宇敬香奉供,請神,誦經祭拜,正日一般都要舉行踩街活動,鄰村人也前來義演,會期一至三天,主要活動有請神、祭奠、跳神、踩街、戲劇、拉花,馬戲、歌舞、雜技、社火、旱船、太平車,武術、魔術、高蹺等系列文化活動,隆重而熱烈,人們以此來祈求消災祛病,吉祥平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渴望和諧穩定、百業興旺。

3、祈雨。逢大旱年,村民到大王廟敬香請神禱念,抬上龍王爺神位,用上鼓樂隊,吹上嗩吶(喇叭),敲鑼打鼓在街里遊行,並為大王爺唱大戲、扭秧歌、打扇鼓,舉辦民間文藝節目等進行祈求。

戲劇舞蹈

1、晉劇團(班)。始於清朝,并州(太原)師教,50來人,主要戲劇有《明公斷》、《乾坤帶》、《串龍珠》、《雙官告》、《牧羊圈》、《十五貫》、《打金枝》、《空城計》、《回荊州》等20餘場,道具服裝齊備,演技超群,在三晉大地小有名氣,為井陘縣晉劇班始祖。

地都社火 地都社火

2、地都社火。有300年歷史,描述的是三國、梁山等歷史時期的戰鬥場面,實戰性強,具有濃郁的古代色彩和傳統的民俗風格。共有三戰呂布、鐵龍山、梁山、三捉孟良、胡延慶打擂、蜈蚣嶺等20個回子輪流表演,每個回子都是一個優美的故事,表演時有鏗鏘有力的鑼鼓助陣,精神抖擻,豪情奔放,以防、退、攻、守為骨架,以閃、轉、騰、挪顯功夫,以器械對打論技巧,架式兒優美,對打順暢,武藝高超,社火臉譜精彩,臉譜根據所扮演的人物而畫,紅、白、黑三色,粗獷中見細膩,英武中透剛烈,個性鮮明,栩栩如生。色彩鮮明,曾在清代嘉靖年間被朝廷封為“皇家護衛隊”。

3、地都太平車。為特色鮮明的民間舞蹈藝術,始於民國年間,人們以推車演舞以示慶賀的方式,祈禱和諧,嚮往太平,故名“太平車”。

太平車 太平車

太平車先以竹竿(或木棍)、竹條(或荊條)綁成車架,然後外用布料裝飾,兩廂畫有車輪,繫於舞者腰間,車架上裝飾假腿,假腿有盤腳和直腳兩類,像似坐於車上。舞者扮像有少婦、傻老婆、老太太、新婚男女、還有未婚少女,形態不一,模仿推車,兩者相互配合,翩翩起舞。有三人組合、多人多車群體組合等方式,多種多樣。演示方式多姿多彩,演示動作上有走八字、套剪子空等,表現上坡、下坡、拐彎、走泥濘、過溝、過坎、趕路、擦跟頭、顛簸等形象動作。形成剛柔並濟,粗獷含蓄,瀟灑大方的特點,鑼鼓嗩吶音樂伴奏變換於悲喜哀樂之中,既有秧歌的韻味又有寺廟音樂的色彩,剛而不野,柔而不靡,旋律簡潔明了,妙趣橫生。

跑驢 跑驢

4、地都”跑驢”。為晉中地區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化,驢的骨架用竹竿或木棍紮成,外以紙布裱糊,形似毛驢逼真,在鑼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表演,基本動作有驢蹄步、雙錯步、駕驢式、催馬式、勒馬式等,隊形多樣富於變化,內容結合村情民事,自由編成,有老娘送外孫,贊村長等,極具趣味性和觀賞性,百姓喜聞樂見。

5、地都皇綱。“皇綱”也稱“皇槓”、“顛槓”。是廟會主要節目之一。一盤綱由槓桿、箱架箱、箱環、箱鈴等六部分組成,演出時36槓成或48抬槓箱排列成隊,“馬子”赤膊上陣開路,開路之後即是顛槓,各種隊形穿插變化“五馬破曹”、“穿十字”、“走連環”、“掏剪子股”等。同時演員一改單調的“顛槓”,爭先施展“換槓”、“鴕槓”、“頂槓”等高難度技巧。整個場景蔚為壯觀。顛動時箱環拍擊箱子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和奏樂,形成了一種粗獷而豪放的藝術效果。再現古代帝王之皇家之勢而文明遐邇。

6、民間舞蹈花會節目。漁家樂,拉碌碡,霸王鞭,扭秧歌,扭拉花,打扇鼓,跑旱船,老娘送閨女、送外孫,吹歌會,買菜,釘缸,補鍋,民間小調小放牛等。

民間手工藝

1、荊編。用荊條編製成各種生活用品,如宅筐、挎簍、手提籃子、筐子、大花簍等各種各樣,這種手藝始於明清,現有老藝人16名。

2、編蓆子。用蘆葦,劈成條狀,按制式編成蓆子,工藝花樣繁多,十分複雜,蓆子用於居民鋪炕用,做盛糧食屯子用,至今村民炕上還鋪著自已編織的蓆子。清代傳入我村,現有藝人5位。

3、編蒲墩。用玉米皮做原料,用水浸濕,乾濕適中,編成辮,再擰在一起,蒲墩的樣式花樣很多,有平的,有高的,有圓形的,有長形的,各式各樣,美觀實用。

4、搓麻繩、納鞋底、納鞋墊。過去居民穿的鞋都是自已做的,做法首先是搓麻繩,再焙夾子兒,然後是納鞋底,做鞋。我村至今傳承做鞋的習俗,45歲以上的女人基上都會做鞋,還有不少人穿自已老婆做的布鞋。

5、做虎頭鞋、貓頭鞋。為兒童穿用,鞋的前臉做成象虎頭貓頭型狀,期望孩子如虎健壯生長。

特色食品

1、煎餅。用料:玉米、豆類、小麥、食油、花椒。製作方法:用小黃磨將玉米、豆類、小麥破碎後,用水泡12小時,泡軟後用小黃磨搬(俗稱搬磨),磨成沫,搬磨時放少許花椒調味,用專用煎餅鏊子,再進行攤制,營養豐富,味美可口。

2、小煎餅、鹹食。用料:和煎餅一樣,製作比較簡單,用各種麵粉和在一起,加水,放花椒葉或蔥調味。稠稀適中,再用小煎餅鏊子攤。

抿蝌蚪 抿蝌蚪

3、抿蝌蚪。將紅豆、黃豆、綠豆等豆類麵粉和白面及玉米面加水配合,用蝌蚪床將其壓入鍋中煮熟,加酸菜哨子。

4、年糕。過年做年糕是傳統習慣,每戶每年都做年糕,做年糕用的粘米,石磨推成麵粉,加少量玉米面,加紅棗和大紅豆,用鍋蒸,出鍋切塊存放。

5、扒糕。用蕎麥麵打成糊狀,用鍋熬制,出鍋後,盛在盤裡、碗裡,放涼後食用。

6、麵筋菜。用蘿蔔絲、豆芽等,配麵粉調勻上鍋蒸熟放涼後切成2-3厘米見方的薄片,上油鍋炒熱加蒜醋食用。

7、壓餅。將各種麵粉調成糊狀,用特製的鐵鏊(兩片面積相同圓形光面鐵板組成,可開合)將糊壓成薄膜狀,上火中兩面烤微焦

8、鹹飯。將各種瓜菜豆之類和小米及雜麵同鍋煮熟

地都村獨有的-饊飯 地都村獨有的-饊飯

9、饊飯:饊飯是村中人早上最常吃也最普通的一種飯。它不僅用料極為簡單,有玉米面或雜麵即可,同時製作也十分方便。鍋里的水開了,一手將玉米面均勻灑向鍋中,一手順勢攪動,自覺稀稠合適,再用勺用力攪拌數十圈後,蓋上鍋蓋慢火燒三五分鐘即可食用。儘管用料和製作如此平常和簡單,但火候、原料以及做飯的技巧各具千秋,一百戶的饊飯就有一百種口味,高手做出的饊飯,吃起來依然可口。熟後配以紅糖、醬、鹹菜等食用。

風景名勝

中山國地都長城

地都長城 地都長城

地都長城,重修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位於地都村南500米處的城牆嶺上,河北與山西省的交界處,全長1.5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底寬4米,頂寬1.6米,高3.5米,內填亂石,泥土封頂。此處地勢極其險要,西接娘子關,西南與山西固關相呼應,是晉冀交通的鎖鑰重地。因此修築時備受重視,不僅設計奇巧,還有重兵監守。

在城牆的內側,還築有一道高1.8米、厚0.2米的青石白灰勾砌的護牆,遇有敵人入侵時可作為第二道防線。東南端360米城牆的設計很特別,牆體比其它處窄矮,但外面為直面,內側為斜面,使牆體更加堅固,易守難攻,在古代軍事史上極具價值。整個工程採用青石錯縫疊壓壘砌,白灰勾縫填隙,精細堅固,科學適用,充分利用地形優勢,使之成為一道可攻可守的鋼鐵防線。

封建統治者將地都長城修得如此牢固,是因為由此西行3公里便是長城最重要的關口之一,素有三晉門戶、京畿屏藩之稱的娘子關。

娘子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地都長城也便成了與之唇齒相依的最後防線。參觀了地都長城,再遊覽娘子關,你才會體驗到“京畿屏藩”、“三晉咽喉”的真正含義。明代娘子關在軍事上歸真保鎮管轄,因此,在娘子關磚砌的東門拱形門洞上方鐫刻著“直隸娘子關”的題額。

秦皇古驛道晉陽街

連線冀晉兩省的晉陽街,為秦皇古驛道上的骨幹街道,兩側活板插門街坊店鋪尚存,東街、西街、十字街、二巷、後巷等長街小巷,河卵石路;整個古民宅建築為典型的明清二三四五進四合院,借山水靈氣,坐南朝北,高低錯落,布局考究,軸線分明,主房明快,廂房對稱,門多院深,石圍石階,青磚砌牆,花格窗戶,尖脊灰瓦,飛檐斗拱,精巧別致;正房尤為氣派,石階高台,廊柱前檐,尖山式硬山,石刻、磚雕、木雕、浮雕透雕,陰陽兼刻,細膩逼真,惟妙惟肖,各具特色。

三閣

東閣

地都村東閣  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火表演 地都村東閣 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火表演

東閣建於大清康熙丙子(1696年)小春,坐落在村東,坐南朝北。戲樓由戲台、閣、三官廟組成,閣的兩 面及過洞用青條石砌築,兩側過洞上有石匾,分別書“襟山滯河”、“會心”,戲台面闊三間,通面闊6.5米,進深 三間,通進深7.8米,由前後台組成,三層為三官廟,奉供天地人三官,後台屋面為硬山、花脊、筒板瓦式, 正脊兩端有吻,前台為卷棚,筒板瓦屋面,正面有四根石柱,因現砌牆將三根石柱抱住,僅露一根,柱為方 形,四周雕花,中間書“賢奸小傳一番排演也春秋”。聽老人講,這個閣下有“避水珠”,即使發再大的洪水,也 淹不了村子。1966年綿河發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小小的河道每秒流量達到了4950立方米,也未到其腳 下,從而映證了之前的傳說。

地都村西閣 地都村西閣

閣下是行人通道。內面閣上是戲台。戲台上還有閣樓。舊時曾掛一幾百斤重的大鐘。據村民李鑄講,鐘上 原鑄有銘文,是地都村歷史起源最早的記錄。可惜在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砸毀。80年代之前村里唱戲、看戲 還都在這裡,已被村國小占用。

西閣(聯峰閣、財神閣)

重修於道光年,位於西進出口,由閣、廟組成。閣的兩面及過洞用青條石砌築,兩側過洞上有石匾,分別 書“晉陽分沠(讀pai,去聲。也讀liu。古同“派”,水的支流)”、“環橋觀望”,北側為15步垂帶踏跺。廟面闊三 間,通面闊6.8米,進深一間前後出廊,通進深7米,五架梁有叉手,廊部出單步梁;屋面為硬山、龍紋脊、筒 板瓦式,正脊兩端有吻,中間書乾隆二十三年,上為寶葫蘆,施垂脊,有垂獸;柱頭施斗拱。廊部額枋上有彩 繪。南山牆上鑲嵌道光十二年補修聯閣記石碑一通,閣西過橋一座,橋上有十八羅漢請觀音布陣,內供比干關 帝文武財神,有很高的歷史、地理、道教、書畫及古建築研究價值。
真武閣(臨流閣)

地都村 北閣 真武閣 地都村 北閣 真武閣

明清閣廟,位於村舊街北口,由閣、廟組成。閣的兩面及過洞用青條石砌築,西側為15步垂帶踏跺。廟面 闊三間,通面闊6.7米,進深一間前後出廊,通進深7米,五架梁有叉手,廊部出單步梁;屋面為硬山、花脊、 筒板瓦式,正脊兩端有吻,施垂脊,有垂獸;柱頭施斗拱。東山牆上有人物壁畫。東北角牆上鑲嵌大清道光十 五年重修觀音玄天閣石碑一通。閣內還有大明隆慶六年重建觀音閣碑一通,大清順治十七年重修臨流閣碑一 通,閣下重修臨流閣碑一通,內供真武大帝和觀世音菩薩。為一處道教文化遺產。

八廟

觀音寺

觀音寺 觀音寺

位於村南。記載可考至隋朝(581—618)年間,原名為圓通庵,座南向北,由觀音殿、大佛殿、子孫殿、 東西禪房、鐘樓各一棟,石碑兩通,古皂莢樹組成,村里人習慣稱寺上。觀音殿座南向北,面闊三間,通面闊6 米,進深一間,通進深4.1米;青條石台基,硬山、龍紋正脊、瓦條垂脊、筒板瓦屋面,吻、垂獸;鐘樓面闊、 進深各一間,青條石砌高台基,懸山、花脊、筒板瓦屋面,大佛殿前兩側立石碑兩通:一為大明萬曆四十二年 重修觀音寺碑,由碑帽、碑身、碑座組成,碑帽為蛟龍形,身為方形,座為龜趺形;一為弘治癸亥年重修圓通 庵碑,由碑身、碑座組成。碑身為抹角方形,碑座為須彌座。另在大佛殿西山牆鑲嵌清道光二十一年施地碑。 觀音寺西北20米有古皂莢樹一棵,樹身直徑1.2米,身高3米,現枝葉茂盛。為較完整的一處寺廟文化遺產建築群。

天齊廟 是一道教廟。村民習慣叫三郎殿或廟院,奉供“東嶽大帝泰山神”。整個大院高於院外原地面一米左 右,需上六七個台階。上台階,進大門才是廟院。院子較大,基本呈方形,長寬不到20米的樣子。院子裡的地 面都是青磚鋪的。正殿偏高,坐南朝北,高粱大柱,氣勢不凡。

對面是一副殿。東西都是配房。神像如何擺 放、供奉都不清楚。為什麼又叫三郎殿也不清楚。但整個布局大氣、嚴整,看樣子是村里最大的一座寺廟。該 廟很早就被村辦國小占用,大約八十年代時期,村里對校園進行了改造、擴建。抬高了廟院外廣場的地面,建成 了新的教學大樓。舊式建築已不復存在。

大王廟 位於河南面村東,背倚大山,是一處天然石灰岩溶洞。高8米,寬5米,深30餘米,外為綿蔓河, 是該村最早人居住地。裡面舊時供奉的是“藏山大王(趙氏孤兒)、狐突大王(晉文公外公)、明靈大王、猴王 爺(孫悟空)”1958年井陘縣修建綿右渠時將廟拆除,只剩下廟後的石洞。2009年重修後又增塑了“五龍聖母、 風雨雷電神”。

說起大王廟,不得不提地都村獨具特色的:“ 魘馬貔祈雨活動

魘馬貔”是地都村獨具特色的一種民間祈雨活動。

在舊時村人的心目中:馬貔是通鬼神者,是鬼神的代言人,在儀式中代表鬼神向村人傳達旨意,謂之鬼神 附身。魘馬痹事關村莊的興旺衰落、吉凶禍福,不舉辦魘馬痹村莊就會不太平,農業收穫就會受到影響,於是 魘馬痹就成為了鄉民的一種精神寄託。 。

舊時,凡遇久旱無雨,人心惶恐之時,要迎請村大王廟明靈廟大王和狐突老大王出巡。迎駕時,先將大王 出巡之幫身使者馬貔押來。馬貔蓬頭垢面,光膀赤足,手持大刀和麻鞭待駕而發。旋即,將神像抬出,村夫 持“迴避”、“肅靜”起馬牌分列左右。一聲“打道起程”,先由黃門小侍鳴鑼開道,旗隊、傘隊、炮隊、迓鼓隊踴動 其後。接後是全副鑾駕護衛,“三步一跪拜,五步一燒香”,緩緩前行至村外取水井,先用柳條將取水井口遮掩, 再由村夫抬扎樓將取水淨瓶送往井邊,眾人跪拜禱告後,吊淨瓶於井內,待瓶內盛有三指水後,一路吹奏《大 得勝曲》,將取水淨瓶迎回廟內供奉。自此,祈雨男眾受戒斷屠,日夜交接跪香,不得間斷,直至降雨方止。 下雨後,再將淨瓶水送換原井

據考:魘馬貔屬儺舞形式,源於中國古代舞雩儺舞祭祀。雩祭是古人的一種迷信,他們認為雨是龍王爺下 的,祈神可以得雨,於是,通過魘馬畀這種祭祀方式祈禱下雨。在商周時稱為巫峴,在秦漢時稱為方相氏。雩 (yú),是祭天祈雨的典禮,是古人駕馭自然的一種良好願望。

河神廟

臨河建於村河北面崖(an)上與地條連線處。坐北朝南。廟內東側立一石碑,始建年代不詳。碑記於大清 光緒十五(1889)年重修,1966年的特大洪水4950立方米/秒也未傷及。由於常年失修,廟頂磚瓦破損非常嚴 重。2008年村民集資進行整修,並重塑佛像。

清光緒8年平定州志 記載 溥恩祠 觀音祠 清光緒8年平定州志 記載 溥恩祠 觀音祠

藥王洞為天然力漿石溶洞,高4.5米,寬8米,深6米,奉供孫思邈、華佗、扁鵲,塑像惟妙惟肖。

山神廟兩處:一座河北面龍黃溝;一座在右(峪)溝口。

五道爺廟

原址在村西閣外,已毀

溥恩祠

村西閣外,清雍正年間,平定知州李濂、青阿立曾在地都村“睿導綿水”,灌溉農田,地都村人民為此立祠紀 念。

二祠堂

段氏祠堂:位於村舊街南部,為座南向北兩進四合院,由主房、過廳、倒座、東西廂房組成,主房為特殊的二層小樓,下層為三間窯洞,通面闊11.4米,前為青條石砌月台,明間前做面闊、進深各一間的廊,廊屋面為懸山、筒板瓦式;上層為一三合院,主房座南向北,東西配房各面闊三間,進深一間,三架梁帶叉手,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懸山、萬字形花脊、筒板瓦屋面,五架梁帶叉手,次間砌檻牆,上置一馬三箭檻窗。前院的東西廂房面闊三間,通面闊5.6米,進深一間,通進深2.8米,倒座面闊五間,通面闊12.4米,進深一間,通進深4.5米,大門在中部,內為五架梁帶叉手,為硬山、萬字形花脊、筒板瓦,磚砌券洞形門窗,明間出廊。建築精巧,肅穆壯觀。

地都村 李氏祠堂 舉人院 地都村 李氏祠堂 舉人院

李氏祠堂(原舉人院):始建於明朝,位於村舊街北側,民居為座北向南的一套四合院,由主房、東西廂房、倒座、二門組成。主房面闊五間,通面闊13.1米,進深一間前出廊,通進深5.3米,青條石砌台基,五步垂帶踏跺,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正脊中間有吉星高照字樣;正面為券洞形門窗,西東廂房為面闊三間,通面闊6.2米,進深一間,通進深3.8米的二層小樓,正面下層為磚砌券洞形門窗,上層方形窗,方格窗欞,兩側有石雕,大門迎風石為天官賜福、加官進祿精美石雕,鼓形門枕石上精美的圖案;二門的檐下有精美的雕飾,迎風石上的雕飾精美。是-幢玲瓏典雅的石雕四合民居建築。

古宅院

地都村 地都村

繡樓院(段貴堂、貴柱)。民居位於村舊街唐家巷西頭,座南向北兩進四合院,主房為二層,下層為四間窯洞,中間為13步垂帶踏跺;上層為一三合院,主房面闊三間,通面闊6.8米,進深一間,通進深3.5米,五架梁帶叉手,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正面為方形門窗,東西廂房的形制與主房一樣。過廳面闊五間,前院的照壁較好,須彌座,懸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檐下施垂柱,垂柱上有磚雕雀替,心屜內鑲嵌石雕的天地、土地祠神龕,雕刻甚精,大門為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有石雕花草、人物迎風石、門枕石。

段有忠民居(聶榮臻元帥曾居住指揮戰鬥的處所)。位於村舊街北側,座北向南的一套四合院,現僅留主房、東西廂房。主房、東西廂房均為二層小樓。主房面闊五間,通面闊12米,進深一間前出廊。通進深6米,青條石台基,五架梁,木樓板,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正面的廊柱為通柱,下層為磚砌方形門窗,上層明次間為廊,廊部外置木欄板,明次間用四扇六抹格扇,格心窗欞殘損。稍間用木板圍護廊柱。東西廂房面闊三間,通面闊7米,進深一間,通進深4米,下層為磚砌券洞形門窗,上層為方形窗,用木板封堵,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木樓板;青條石台基。解放戰爭時期聶榮臻元帥曾在該家院中居住指揮戰鬥,1953年聶帥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又登門回訪。

地都村 地都村

新樓院(段生林)民居。位於村舊街512號,座北向南二進四合院,由主房、東西廂房、倒座組成。主房面闊四間,通面闊9.2米,進深一間前出廊,通進深6.1米,東一間為過洞,青條石砌台基,三步踏跺,五架梁帶叉手,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正面為券洞門窗,明間為四扇六抹格扇,西、東廂房為面闊五間,屋面與主房一樣。倒座面闊四間,青條石台基,五架梁,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大門上有木雕,券洞形門窗,方方格窗欞,檐檁上有彩繪。東廂房的南山牆上鑲嵌影壁,影壁的四周有磚雕精美。二門上部有精美的雕花。為保存較好的四合院。

仇素貞清代民居。位於村舊街唐家巷南側,座南向北的四合院,主房為二層小樓,面闊六間,通面闊119米,進深一間,通進深6.2米,硬山、瓦條脊、筒板瓦屋面,青條石砌高台基,台基兩側為七步垂帶踏跺,內木樓板,正面下層磚砌券洞形門窗,上層為方形窗。大門僅留十步台階,大門上掛一木匾,書“名重國學”,“山西太原府平定州太學生”。

地都村 精美磚雕、石雕 地都村 精美磚雕、石雕

段生彪民居。位於村舊街李家巷409號,座北向南二進四合院,由主房、倒座、過廳、東西廂房組成。主房 為二層小樓,面闊三間,通面闊8.8米,進深一間,通進深4.2米;青條石月台,屋面硬山、花脊、筒板瓦屋面,正脊有吻;正面下層磚砌券洞形門窗,上層方形窗;五架梁;東廂房面闊三間,青條石台基,形制與主房一樣。西廂房為平房,前出廊,雕刻精美的柱石。過廳面闊五間,進深一間,中部為過道,屋面與主房一樣,過洞門上有篆字。倒座面闊三間,青條石台基;大門在中間,屋面為硬山、花脊、筒板瓦。大門內影壁的土地祠雕刻精美。為清代一處四合院。

獲得榮譽

河北57個最美古村落之一

地都村 地都村

村中古村落保存較完好,古建築有觀音庵,記載可考至隋朝年間,可謂千年古寺。村南城牆嶺上有萬里長城——地都長城。該村還有保存完好的三座“村門”。舊時到了晚上村門一關,比山西王家大院一點也不遜色。

2015年12月11日納入中央財政支持範圍

井陘縣南峪鎮地都村位於太行東麓,坐落於萬里長城第九關——娘子關下,有“北方魚屯,畫中鄉村”之稱。走進村落,一股寧靜又復古的氣息撲面而來: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古樸、典雅,青磚砌牆,花格窗戶,尖脊灰瓦,飛檐斗拱,精巧別致。南峪鎮文化站站長仇程遠說:“村落因漢光武帝劉秀在此渡河而得名,這裡有26處代表性古宅民院,如舉人院、秀女樓、五進院、段家祠堂等,院落裝飾的石刻、磚雕、木雕等都十分細膩逼真。”2015年12月11日地都村被納入中央財政支持範圍。

著名人物

段和儉,1899生,民國年間畢業於北京師大,曾任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中學校長、河南學院校長、山西省政協委員,倡導幫助本村開辦了第一所公辦國小,為感激他助學貢獻,在村學校為其樹立碑石,名垂後人。卒於1957年。

段志高,生於1918年,解放戰爭曾多次立功,曾任湖北省水利廳廳長,湖北省氣象學院院長等職。已故。

段傑,抗戰英雄,曾為鄧小平勤務乓,曾任浙江省二輕局局長、黨組書記。已故。

段啟輝(段貴珠),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曾任陽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現已離休。

段貴,農民企業家,井陘縣鈣鎂企業創始人,歷任村黨支部書記,在職其間引進並建成了井陘縣第一個碳酸輕鈣和氧化鎂化工企業,全縣鈣鎂企業達50家,為全國第一鈣鎂大縣,授於“中國鈣鎂之鄉”。

段永福,現年104歲,百歲老人。

地都村 地都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