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閘河崖建設得到加強,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最佳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民心工程”,逐步改善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近3年來,村黨支部開通了3條寬3米,長800餘米的機耕路和1條寬4米,長160米的環村公路,綠化美化街道300米。2008年,村里改建了村民文化場所。一個整潔、優美的現代化農村展現在人們面前。文明新風
閘河崖村緊緊咬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圍繞村莊“布局最佳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的要求,紮實開展了整改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逐步拆除違章建築,擴大村道,另一方面組織黨員幹部、廣大村民對河道、陰溝等衛生死角的垃圾進行了徹底地清掃,並集中進行了處理,共清理垃圾20餘噸,使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觀。積極主動聯合公安等部門,先後2次組織開展了整治“小搞搞”與破除“封建迷信”活動,從而徹底剷除了各種嚴重影響村風村貌的不良行為。村務公開
村兩委先後制定出台了村民代表會議、村民主議事、村級重大項目招投標、村務公開、會計委託代理等制度,並做到嚴格照章辦事,使村黨支部活動更加經常化、制度化、村兩委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為了讓民眾放心滿意,村里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對村裡的帳務帳目、集體資產的經營情況、、低保戶名單等民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全部實行公開,接受民眾監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從而密切了幹群關係,也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打實了基礎。發展經濟
早在幾年前,村黨支部就組織全村幹部制定了發展特色農業、搞活效益農業的思想和奮鬥目標。但由於村民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發展的信心並不是很足,村黨支部立即 組織黨員幹部們一一上門做農戶們的思想工作,鼓勵村民解放思想,發展效益農業,並取得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制定出台一系列的補助扶持政策,調動村民們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性。在村裡的正確引導下,該村不斷加大結構調力度,近三年全村共發展草莓大棚300餘畝,現在全村村民一年到頭都種大棚,單此項收入人均收入6000元左右。利用優勢,盤活資源。閘河崖村,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如何變區域優勢為經濟優勢,這一直村黨支部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經過反覆準備、論證,同時徵求黨員民眾的意見,一個“通過建設養殖小區,促進養殖業效益”的思路逐漸形成。目前村里正在建設多個養殖場,將能極大促進村民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