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壩工程
即是梯級開發築有十二個堰,分為十二流的渠首都有閘門控制。繼而秦代興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公元前256年)和鄭國渠(公元前246年),都是修築堰(低滾水壩)的水利工程樞紐工程。可見閘壩工程早在我國發展起來。不僅如此,泄流時的水躍現象,我國在《管子·度地》中,也早有記載:“杜曲激則躍,躍則倚,倚則環,環則中……”,認識到渠底局部突然升降(杜曲激)出現水躍現象;而“倚”和“環”則是描述水躍主流漩渦和兩旁回溜形態;“環則中”是說有了水躍就要發生沖刷,指出了水力破壞性。
簡介
早在我國戰國時期就記載西門豹興建漳水十二渠的故事(公元前422年),《水經·濁漳水注》記載:“二十里中作十二,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為十二流,皆懸水門” 。即是梯級開發築有十二個堰,分為十二流的渠首都有閘門控制。繼而秦代興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公元前256年)和鄭國渠(公元前246年),都是修築堰(低滾水壩)的水利工程樞紐工程。可見閘壩工程早在我國發展起來。不僅如此,泄流時的水躍現象,我國在《管子·度地》中,也早有記載:“杜曲激則躍,躍則倚,倚則環,環則中……”,認識到渠底局部突然升降(杜曲激)出現水躍現象;而“倚”和“環”則是描述水躍主流漩渦和兩旁回溜形態;“環則中”是說有了水躍就要發生沖刷,指出了水力破壞性。
由引水灌溉工程發展起來的無壩引水到有壩引水,在透水地基河床上修建低滾水壩(堰),迄今,我國很多河流上遺留著古代用竹籠河卵石或塊石堆砌的攔河或分水的低滾水壩。但是,結構混凝土建造的閘壩還是近百年內的事。印度在旁遮普河的沖積平原上1892年建的第一個主攔河堰(Khanki堰),因為沒有經驗,建成後不久(1895年)就失事了。經過組織討論研究和試驗,發現是在水地下沖刷和水躍消能考慮欠周,從而為土基上滾水壩設計指出了方向,隨後就出現了布萊(Bligh,1910)的滲徑長度設計方法。1934~1935年印度重建該堰,在地下輪廓設計和水躍消能方面取得了成功,並裝置了測壓管等觀測設備,為後來設計提供了寶貴資料,在此期間萊恩(Lanc,1934)提出了滲徑長度加權計算法,使土基上閘壩設計方法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我國開始修建混凝土結構的閘壩工程,可能要算李儀祉先生於本世紀30年代初在陝西省規劃建造的“關中八惠”灌溉樞紐工程了。到了50年代初,我國結合治淮工程修建了大量的水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