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縣麥新鎮

開魯縣麥新鎮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麥新鎮位於通遼市的最西部,南隔西拉木倫河、西遼河與翁牛特旗、奈曼旗相望;北倚新開河與阿魯科爾沁旗接壤,毗鄰通遼市、赤峰市四個旗縣的七個蘇木鄉鎮,兩個國營林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是通遼市西部的一個商貿重鎮,經濟、文化中心。麥新鎮是紀念人民音樂家革命烈士麥新而得名的,鎮政府所在地位於本鎮的雙合興村。

自然概況

麥新鎮地處松遼平原與內蒙古高原東側次生沙地交界地帶,被西拉木倫河、新開 河所夾,是西遼河衝擊平原的一角,全鎮境內地勢高差不大,平均海拔高度為290米,由西向東傾斜,南北平均寬度約7.5公里,東西長50公里,呈西窄東寬的梯形狀,全鎮總區域面積33公里,其中耕地11.2萬畝,土壤肥美、物產豐富、氣候適宜,地上水、地下水資源豐富,民風淳樸,人傑地靈。

人口狀況

麥新鎮共轄29個行政村,總戶數7274戶,總人3.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5088人。

資源與產業特點:麥新鎮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經濟類型的大鎮,農副產品比較豐富,近些年來,全鎮各村廣大幹部民眾,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最佳化農業內部結構,農村經濟產業化框架已經奠定,已開發建設的優質水稻、綠色果樹、蔬菜瓜果、育肥牛四大主導產品基地已形成規模優勢。目前,全鎮優質水稻面積已達4萬畝,優質果樹1.5萬畝,蔬菜瓜果1萬畝,全鎮已形成了穩定的年產玉米9000萬斤、豆類500萬斤、水稻4000萬斤、鮮果700萬元、蔬菜瓜果6000萬斤的生產能力。生產的金紅蘋果"123"以"草原龍果"和"草原聖果"的美名享譽區內外,遠銷吉林、黑龍江、浙江、大慶市等省市,生產的優質大米、"123"蘋果被通遼市農業產品鑑定委員會命名為市級首批農業名牌產品,隨後又被自治區綠色食品辦公室、國家綠色食品鑑定委員會以"草原明珠"品牌註冊。麥新鎮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特點,形成了麥新農貿交易十分發達這一重要經濟特徵,是通遼市西部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鎮內有遠近聞名的雙合興萬人大集,市場占地面積200畝,集市貿易輻射200多個村屯,15萬農牧民。

工農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麥新鎮的經濟發展比較迅速,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1.5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達1.2億元,工業總產值達300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1.2億斤;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達8.5萬頭;其中生豬6.5萬口;黃牛存欄5200頭。全鎮有林地面積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3%;財政收入達52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3200元;全鎮個體私營企業達600多家,其中山東、河北、浙江、安徽、遼寧等外來客商投資興辦的企業達50多家。從業人數達3500人。

基礎設施

麥新鎮交通已形成網路化,鎮內主要公路有3條,總長94公里,油路34公里,縣級公路"開魯至八仙筒"線油路穿境而過,距"集通"鐵路和"303"國道30公里,距"京通"鐵路45公里,且有油路貫通。鎮內其他基礎設施也比較完善,全鎮29個行政村,全部通郵、通電、通電視和廣播、通程控電話,鎮內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1,200部,同時手機業務已經開通,鎮區內設有100W電視差轉台一座,覆蓋半徑達35公里。農田水利設施基本配套。全鎮共有高標準畦田9萬畝,機電井總數達1,500眼,有效灌溉面積達11.2萬畝。農田水利工程基本實現了地上水、地下水雙配套、雙保險。近些年來,麥新鎮堅持舊城區改造和開發建設新城區並舉的原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千方百計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鎮基礎建設步伐,鎮區內舊城區改造與新城區開發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城鎮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鎮區內給水、供電、排污等工程有序開發,鎮區綠化、硬化面積明顯增多,文化中心廣場已經建設完成;另外為推進小城鎮建設,2010年已經開發住宅樓小區“匯金嘉園”一期26000平方米,2011年二期16000平方米正在建設中。

文教衛生

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16所,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鎮內設有一級甲等衛生院1所,有村級甲級衛生室29個。

其他

麥新鎮是全國500個重點建設的小城鎮之一,也是自治區"百鎮千村"小城鎮建設示範鎮;自治區二級文物保護單位,人民音樂家麥新烈士陵園距鎮中心不足一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