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
正文
1938年8月下旬,八路軍第120師遵照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指示,以第358旅第715團、獨立第4支隊和騎兵營一部組成大青山支隊,由原第358旅政委李井泉和旅參謀長姚喆率領,從晉西北之平魯等地出發,向綏遠省(今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挺進。9月1日夜,支隊主力跨過平綏鐵路(今京包鐵路)進入大青山地區,與當地蒙、漢兩族人民游擊隊會合,隨即積極展開創建根據地的活動。9月3日,支隊首先襲擊陶林城(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東部),殲敵一部,爾後揮師西進,攻取大灘。9月10日,襲占四子王府地區的貿易中心烏蘭花(今四子王旗),打開了大青山地區的抗日局面,擴大了八路軍的影響。9月下旬,支隊主力在後窯子擊退了日軍的阻攔,進入歸綏(今呼和浩特)至武川公路以西地區,襲擊了平綏路上的陶思浩、蘇安蓋等車站,並攻佔畢克齊鎮。11月上旬,支隊在人民民眾的支援下,在薩拉齊以北山區粉碎日軍騎兵2000餘人的圍攻。在此期間,支隊另一部在平綏路以南,以蠻汙山為中心開展游擊戰爭,並保障大青山與晉西北的聯繫。至同年冬,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初步形成,成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綏遠和山西的抗日游擊戰爭緊密配合起來。12月,大青山支隊主力奉命隨第120師師部開赴冀中抗日根據地,留500餘人,依靠根據地的蒙、漢兩族民眾堅持鬥爭。到1939年上半年,這支部隊擴大到1700餘人,改編為大青山騎兵支隊,李井泉繼任支隊長,後由姚喆任騎兵支隊司令員。1940年夏,在鄉、區、縣各級抗日民主政權逐步建立的基礎上,成立了綏察行政辦事處,姚喆任主任,下轄綏西、綏中、綏南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1年4月,綏察行政辦事處改組為綏察行政公署,楊植霖任主任,轄綏西、綏中、綏南、綏東4個專員公署。此後,根據地軍民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繼續堅持鬥爭,直到抗日戰爭勝利。配圖
黨中央毛主席關於開闢大青山游擊根據地給八路軍120師的電報
相關連線
一群熱血青年,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投筆從戎,走上了與工農相結合,武裝抗日的正確道路。-------1987年12月5日內蒙古日報第4版文章《成成中學及“成成中學師生抗日游擊隊”》(作者:田碩 雲小青)山西太原成成中學,1924年由當時的北平師範大學山西籍畢業生創建,因遵循“成己成人”的古訓,取校名為“成成”。
早在大革命時期,成成中學就是我地下黨的秘密活動中心。“9,18事變”以後,以武新宇,劉庸如,杜心源,焦國乃為首的一大批共產黨員和進步教師先後在該校任教,並建立了黨的秘密組織,領導學生進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投降勢力的鬥爭,“七七事變”以後,中共北方局和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員會以及八路軍駐晉辦事處遷入成成中學。劉少奇,朱德,彭德懷,鄧小平,陳毅,薄一波等一大批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人曾先後在成成中學校園內工作和居住。
1937年,由周恩來副主席批准,成成中學建立了師生抗日武裝,命名為:“成成中學抗日義勇隊”後改稱為:“成成中學師生抗日游擊隊”,經上級黨組織決定,成成中學抗日師生游擊隊集體參加“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編為第4支隊。
1938年8月,根據黨中央毛主席進軍綏遠大青山的命令,成成中學師生游擊隊隨同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及師部直屬騎兵營一部共2000餘人組成了八路軍大青山支隊(簡稱李支隊)由358旅副參謀長姚柘率領,從山西五寨出發,突破敵人層層防線,一路上經右玉,出殺虎口,躍蠻漢山,過平綏路,直插大青山。直接參加了開闢,建立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艱苦卓絕的對敵鬥爭。
1941年,4支隊正式編入八路軍大青山騎兵支隊。200多名成成中學的師生游擊隊的同學中,絕大部分為了蒙漢人民的翻身解放,將熱血灑在了塞外草原,把忠骨埋在了大青山上。